老黃經常報假案,狼來了喊多了,宋輕雲也不當真。

上次明明是梅詠一家人過來度假,他非報告說是來的志願者,搞得貧困戶和村幹部很高興,結果是空歡喜一場。

這次應該也不例外,那麼,究竟是什麼人來了呢?

宋輕雲想了半天,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

說話間,他和老吊已經來到村小學操場。

這地方挺大,學校已經於三十年前拆掉,變成一片大空地。

空地起初長滿了荒草和灌木,就如同村當中長的一塊牛皮癬,實在有礙觀瞻。宋輕雲就組織村民把地平整出來,又寫了個申請,抽時間跑了一趟文體局,死磨爛纏申請了一整套健身器材安在空地上。

有了這些明黃色的器械,看起來倒是順眼了許多。不過,村民們都很不理解:啥,讓我們活動筋骨健身?我們每天下地幹活健得還不夠,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只想喝一口包穀酒,躺椅子上看電視,你還要我們動起來,會積勞成疾的。

就這樣,整套健身器材就荒廢下來,也沒人去碰,只宋輕雲自己時不時在單槓上吊上幾下,引得村民好奇圍觀。

平日裡,器材上都晾著鋪蓋被子,或者搭上席草、蘿蔔乾、大頭菜什麼的,算是廢物利用。

我們小宋書記的全民健身運動算是媚眼拋給了瞎子。

等到了地頭,定睛看去,宋輕雲和老吊都吃了一驚。

只見,兩輛房車和兩輛麵包車停在那裡,顯然是來了一隊自駕遊遊客。

房車還好,旅客可以在裡面吃住,麵包車的主人則在空地上支起了帳篷,把帳篷的繩兒系在健身器材上。

四車人屬於四個家庭,大約二十個遊客,再加上來看人熱鬧的幾十位村民,使這裡頓時變成了一個集市,熱熱鬧鬧起來。

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幾家人開始準備做晚飯。他們從旁邊的溝渠裡打來水,開始淘米洗菜。

老吊一看就有點惱了,對宋輕雲說:“宋書記,這些人竟然把咱們的健身器材給佔了,我去讓他們都走。”

宋輕雲一笑:“來者都是客,大可不必。再說了,這些器材平時也沒有人用。”

老吊:“也是,要過年了,就不管了。”

四輛車中,兩輛麵包分別是途安和長安,兩輛房車分別是B型的五菱和C型的大通。

其中最貴的那輛是大通,而這一行人也以大通的車主為首。

那是一個大約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穿著一件黑色短袖,手腕上戴著串兒,他還帶著妻子和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兒。

中年人正在車裡案板上切臘肉,他妻子則在下面洗青菜,把青菜葉子扔得到處都是。至於他家的小女兒,則活潑地在外面人群中蹦蹦跳跳,很快和前來看熱鬧的大姑玩在一塊兒。

宋輕雲走上車去,自我介紹說是本村的第一書記,村支書和村長都不在,現在村裡的事他在負責。

中年人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說他叫老郭,在省城一家大公司上班,中幹。這不是孩子放寒假了嗎,他們休年假,就約了親朋好友出來玩。

“宋書記,你同意我們把車停這裡玩嗎?”

宋輕雲哈哈一笑:“允許,怎麼不允許?咱們這裡很偏僻,平時也沒什麼外人過來,一旦有人進村,咱們都非常歡迎。不過,你能不能叫你家夫人還有同伴別亂扔垃圾。菜葉子還好,可以自然降解。如果是塑料袋和飲料瓶子就麻煩了,我們村每月都會定期讓村組幹部帶頭進行清掃,環境好了才能可持續發展,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嘛!”

老郭有點不好意思,伸出頭對老婆和同行人喊:“垃圾別亂扔,都裝袋,走的都是帶出村。你看人家老鄉這麼熱情,咱們不能給人添麻煩。”

宋輕雲一笑:“大可不必,村裡有垃圾筒的。”

老郭又吼:“村裡有垃圾筒,你們做好分類。”

宋輕雲心中又笑,垃圾分類,我可不敢在村裡這麼搞。紅石村不同於省城,村民覺悟不到那份兒上,今天你敢垃圾分類,明天老鄉就敢把你撕了。

這還是宋輕雲第一次進入房車內部,心中好奇就定睛端詳起裡面的陳設,連帶著身邊的老吊也嘖嘖稱奇:“宋書記,這省城的人真會玩啊!”

老郭就熱情地跟兩人介紹起裡面的設施。

只見裡面空間極大,後面橫著一張床,掛了個家用空調。原本冬天也用不著這玩意兒,可紅石實在太熱,床上丟滿了羽絨服和毛衣,空調也開了冷風,老郭一家都穿著短袖,不住道這地方太爽了,外面的人冷得打抖,這裡卻在過夏天。

除了空調,前排的車棚橫樑上還掛著一臺電視。床當頭則是火車座和桌,旁邊則是灶頭,有水池和電磁爐電飯鍋。

看外內部,老郭又帶宋輕雲和老吊到車尾,打開門,後面是衛生間,可以洗澡。

這車看起來不大,裡面卻別有洞天。

還是老吊那句話:省城人真會玩啊!

我省外號麻將之省、吃貨之省,麻辣燙之省,凡是和吃喝玩樂相關的東西大夥兒都非常熱衷,這就是一個大耍之省。

正看著,那邊已經有人煮好了一壺手磨咖啡送過來。

老郭變戲法式地在車側一拉,就拉出一張桌,又拿來椅子,請宋輕雲坐下喝咖啡。

笑著說今天來的都是公司裡的同事,都是喜歡出門耍的,聽說這裡風景不錯,打算紅石村過年,給宋書記您添麻煩了,還請多多關照。

郭太太大約是剛才被老郭吼不要亂丟菜葉子,心中不快,說:“你們公司都是一群貪玩好耍的,掙一點錢就想出門浪。公司剛發點績效,就尋思著花出去才開心。對了,上前年,你們部門的小陶就是在露營的時候被水沖走了,到現在還沒有尋著。宋書記,你們這裡不會有山洪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郭喝道:“大冬天的哪裡來山洪。”

郭太太:“這可說不好,熱成這樣,說不準有暴雨。”

怕被曬黑,郭太太頭上裹著紗巾,只露出一雙眼睛。

宋輕雲笑著說:“不要擔心,別說是冬天,就算是盛夏,咱們這裡都不怎麼下雨,紅石村缺水缺得厲害,我倒是希望下幾場大雨。對了,你們怎麼找到這裡的?”

紅石村實在太偏僻,別說省城,即便是在本市,知道的人也不多。就算知道了,一想到要開兩個小時盤山路車,也都退縮了。

老郭:“從網上看到的,我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搜尋到的。你也知道,我喜歡到處玩,省裡所有的景點都玩遍了,就想著找還沒有本人開發過的,最原始的古村落耍一耍。輸入關鍵詞後,就找到這裡了。”說罷,就掏出手機,點開一個網頁遞過來。

宋輕雲接過手機看去,是一個小眾的旅遊論壇。

上面有個帖子,題目是《那一抹神女的笑魘》,很文青,光看題目也搞不懂內容究竟說什麼。

發貼者大約是也意識到這一點,直接就上圖。

開篇就是一座隱藏在連忙青山後面的雪峰,正是紅石村村民每天早晨朝西面眺所看到那座。

接著是紅石村標誌性的紅色山峰。

紅石山和雪山默默對視,一座紅得像火,一座純潔晶瑩,就好象是熱烈奔放的漢子正在含情脈脈凝視夢中女神。

而那女神嘴角微微一翹,留給漢子一抹神秘莫測的笑顏。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古村落的民居、青石街道、燒紙塔,古色古香,原滋原味。

發貼人也沒做過多的描述。只用平實的語言描述說: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我和同學們來到這座藏在深山裡的古村落,據駐村第一書記宋書記介紹,這裡在一百年前原本是溝通我省和西部高原的茶馬古道。當年的商旅往來如織,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就是個不夜城。大量的客商在本地購地置產,留下了一大批典型的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的特點是因地制宜,講究天人合一,取材大多以木料、石灰、青磚、為主。牆有黃土、篇石、竹夾土、木板。多用小青瓦、石板瓦,房頂坡度極大,便於雨水下瀉,沒有高高的飛簷。

因為西南多山,平地少,民居院落面積都不大。可在小小的天井之中卻佈置繁複,以小見大,內藏須彌。

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中,沐浴著朝陽,你的腳步彷彿與清風、鳥鳴、時間揉在一處。

禁不住輕聲吟唱:“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而時間已悄然流逝,歷史沉沉入睡。

無人應答。

只遠處雪山如同純潔神女,在雲間露出淡淡微笑。

……

看完,宋輕雲忍不住擊節叫好:“這文章寫得真不錯啊!”

旁邊,老吊問:“寫得啥,看不懂。”

宋輕雲解釋道:“文章是在誇咱們村呢!裡面說,鳳凰在山上歌唱,梧桐迎接著早上的太陽,紅石村就是神仙喜歡的地方。”

老吊:“哪裡有鳳凰,只有雞叫。新狗家那只公雞叫得最煩人,結果好了,被宰了祭車了吧?可見,做人也好做公雞也好,都不能太跳。”

宋輕雲一笑:“我繼續看下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