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事情本就只能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就像是她們所在地方,全都是靠人力,而其他的城市則是靠機械,人工肯定是比不了機械的。還有就是,隨著生活的發展,很多地方還實現一體化的模式,這樣不僅大大減少了人力消耗,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糧食不被浪費。

就拿稻穀來說,人工種植人工收割,人工烘乾,在這些工序裡面,是真的浪費不少。用她奶奶說的那樣,只有收割稻穀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事情,不是因為立馬可以分糧食,而是可以去檢撒漏出來的,然後回家吃個飽。

機械化的話,這些工序那都是一次性的,一邊收割一點烘乾,等到拖回去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裝進糧倉了。

“對了,你們到時候,收割稻穀和小麥,可以提前砌一個糧倉,下面砌高點,要不然就很容易潮溼,並且最下面還可以弄一個洞,等到下雨天或者是冬天,要是擔心糧食發黴,你們可以下面稍微加點熱。”

“可以,趕明兒我就讓你叔去做幾個,就做在我家院子。”

聽到羅小花的話,閆麗那也是精神奕奕,恨不得家裡的糧倉立馬給堆滿。

只可惜,這一切都只是他的猜想,晚上吃飯還是一鍋紅薯加菜餅,這還是最好的待遇,

“姐姐,你們可不可以不走了?”

顧家最小的兒子,顧望咧著嘴看著羅小花。

“不走?那我去哪裡住呀?”

“當然在我家住了,這樣的話,我天天就有好吃的了,也不會餓肚子,你不知道,這晚上肚子咕咕咕叫的滋味真的是太難受了。”

說起這事,顧望就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這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就算顧家的確很喜歡這個小兒子,奈何條件在這裡,他們就算是想給也給不了。已經八歲的顧望,才五十斤不到,身高還算是正常,就是哪渾身上下就沒有一點贅肉,瘦瘦巴巴的,全是骨頭。

“臭小子,你羅姐姐那可是仙女下凡,怎麼可能一直在我們這裡待著。”

在說這話的時候,閆麗的鼻子也是一酸,她是真的很捨不得羅小花她們走,但是,她也知道,她們肯定是不會在此久留的。

“放心,我們有緣總會相見的,就是你一定要聽爹孃的話,有機會去學堂讀讀書,就算不考個狀元什麼的,至少考個秀才,等你功成名就了,就可以帶著全村人發家致富了。”

雖然有人曾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不管在什麼時候,唯有讀書才能改變現狀,讓家裡人過得更好。

只有多讀書,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不然,一輩子就這麼默默無聞下去。

“嗯,羅姐姐,我會聽你的話好好讀書,等我考起了狀元,你就要來找我哦!”

“你要是考起狀元了,那我就是狀元他爹。”

“看把你給美的,這狀元我就不指望了,考個秀才,夠在縣衙裡謀個職位就成了。”

只要兒子能當官,他們這當爹孃的肯定也能享點福,要不然一輩子只能在這個山旮旯裡面生活。

當年的顧耀輝被來也是被爹孃寄予希望的,結果,當爹孃年邁的時候,他們竟然誘騙他回來,然後讓他娶妻生子,兜兜轉轉就這麼又回到了這個出生的地方。

其實,當年如果他沒回來,憑藉師父的人脈,去鏢局或者是衙門,找份事做還是可以的。但是,得知爹生病了,他還是回來了。

父母在不遠遊,他也不想自己成為一個別人嘴裡的不孝子。

“這考上秀才也不簡單了,我覺得你要是考個秀才了,也可以回家當個教書先生,讓村裡的孩子都能上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爹,您們不覺得說這些有點早了嗎,望望才多大呀!”

顧天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用手揉了揉弟弟的頭。

其實,他也很想出去看一看,但要想走出大山,真的是一件難事。

“我覺得不早,如果你們真想送他去學堂,那就要趁早,要不然定了性就很難了。”

在二十世紀末的時候,對於學習就比較重視了,小小年紀就送進幼兒園,並且還有什麼胎教這種,她聽都沒聽過的詞。

也難怪那些人成績好,他們的起點都不一樣。

“花花說得對,只是我們哪有那條件呀?”

剛開始的熱度,被現實給冷卻了,閆麗這會兒也低下了頭。

雖然顧家在這個村裡,比其他人家是要好很多,但也只是圖個飽,溫暖也還沒解決,家裡的衣服那都沒意見嶄新的,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小的實在穿不了了,就做成馬甲或者鞋墊什麼的。

“條件那都是創造的,咱們下橋村不是有個學堂嘛,就他們二弟三弟四弟還有五弟都送過去,然後放學回來就幹活。”

“你說得輕鬆,他們雖然小,但也能幫家裡做點活,這一下子去了四個,那咱們家的活哪裡幹得完。”

“娘,我就不去了,三弟四弟還有五弟,他們三個去,我這再過幾年就要娶媳婦兒了,還不如多幹點活,多攢點銀子,然後找個媒人給我娶個漂亮媳婦兒。”

“娘,我也不去,就讓三哥和五弟去,我喜歡跟爹練武,那個文縐縐的東西,我搞不來,我覺得跟著爹還自在一些。”

“娘,我想去,我喜歡寫字,以後放學回來我就幹活。”

“娘,我和三哥去,以後家裡就靠你們了,但是,請您們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顧家老三和老五就這麼被家裡人寄予眾望。

在羅小花的眼裡顧家確實是一個很有愛的家庭,這個跟顧家的家風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

他們從不攀龍附鳳,就選上顧耀輝和王大財是同門師兄弟,他沒有助紂為虐,去幫他做任何一件事來獲取報酬。

他們從不叫苦,生活再難,他們家裡也有歡聲笑語。

父慈子孝,就是他們家的狀況,只要兒子是對的,父母都會無條件支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