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鴻二十四中午下的山,轉眼就瞬移回家,出現在自己的臥室。

整潔的書桌,收攏的衣櫃,乾淨的床鋪~

“啊~”何炳鴻雙手張開,背仰到床上,柔軟的被褥讓炳鴻不想起來,心裡不停的怨念:華山的床鋪就是木板加一層薄薄的絮被,那硬度~軍隊都比不上。

何炳鴻的回家讓家裡的年味更濃郁了,按照傳統,二十五磨豆腐,何家跟大部分縣城人家一樣,去豆腐坊買了豆腐。

看別人家做豆腐,就是水煮和蒸餾,而何爸作為現代穿越來的何家大廚,花樣多了一些:尖椒炒豆腐、肉燉豆腐、麻婆豆腐、雞刨豆腐、豆腐盒子……這些都是後世常見的菜餚,還有過年的必備的燻炸豆腐。

兩三個雞蛋攪稀,加一點麵粉打勻,再撒一點鹽。將切成牌九大小的豆腐塊裹了雞蛋麵粉汁,放進滾油中,炸至金黃出鍋。

可直接擺盤上桌,也可以加了白菜粉條燉一鍋,噴香濃郁,這就是年的味道。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

何家前面已經存了很多肉,不過大多數是羊肉、魚肉、雞鴨肉,在古代這時候,牛不能宰殺吃肉,除非病死老死。即使是病死老死,也得先報官才行,不僅麻煩,而且一不小心還容易吃官司。再就是後世最常見的豬肉,都知道古代豬肉為下等,就是因為公豬從小未閹割,其肉腥臊,難以為食。

何家還沒悠閒到從小養殖崽豬的地步,所以也就隨大溜的吃羊肉雞肉,好吧,古代人連魚肉也吃得少。除了酒樓的大師傅,鄉野之民除了吃不飽有人吃外,竟也很少有人把魚做的沒有腥味。

不過話說回來,古代擁有誅般限制,但也有現代人難以品嚐的新鮮。

比如野鹿、獐子、老虎、黑熊……古代打虎是不犯法的,不僅如此,打虎還是為民除害,虎災嚴重的地方,打虎還有獎勵!

何爸就收購了兩隻完整的野鹿,半頭黃斑虎,外加熊掌熊筋若干!

可惜虎鞭不在……

不是何爸見識多,都怪那本《隨園食單》惹的禍,上面雖然是古代人的烹飪食譜,但諸多妙用很是抓撓何爸心中三味之癢。

〈雜牲單〉中,牛羊鹿獐的烹調之法,都有記載。

〈羽族單〉中,單論雞鴨的烹飪,也有四五十種之多!

何爸不捨得珍貴的虎熊,但雞鴨收集了百多隻,都養在城外新買的莊子裡,由專人照看。

平時沒事,何爸每天都會讓人送來一隻雞或鴨,專練《食單》上看過的菜品。

在何炳鴻回家之後,何爸更是“得寸進尺”,除了每天練習做一道雞鴨之外,小菜、點心也是流水不斷。

二十六號,主菜蘑菇(松茸)煨雞、燒鵝,素盤芙蓉豆腐、煨幹筍,小菜蝦油醬瓜、醬炒三果(核桃、杏仁、榛子),飯是火腿炒飯,點心是揚州粽子。

二十七號,主菜紅煨羊肉、梨炒雞,素盤冬瓜盅、問政筍絲,小菜玉蘭片、醬油鴨蛋,粥是雞豆粥,飯是青團(偽)、藕粉盒子。

何爸手工不錯,按照古法製作,嘗試兩次做出來後看著還不錯。就是味道上,古今有別。

有些菜也許古人覺得不錯,可何家人吃不慣。於是何爸就把這些味道差別都耐心的記錄下來,哪些菜品可以留下,哪些可以捨棄不再做;哪些食材配料可以替換,哪些烹飪之法可以改進……

家中一日三餐被何爸包圓了,年貨購置是何媽在做,奶奶則沒事溜達著去濟慈堂看看,或者跟老姐妹兒們一起聊天曬太陽、打打麻將。

何炳鴻又回到了被爸媽“壓榨”的美好時光,讓何炳鴻幫著管理客棧。

今日倒是巧了,之前何媽訂的一車瓷器趕著年底終於到了。

同時來的還有自稱是日月神教的人,遵童百熊之令,來給何家送錢來了。

一沓銀票,全是泰昌商行發出來的,全中原各大城市都有分號,雖然華陰縣沒有,但不遠的太原府倒是有。

都是五百兩一張,看那厚厚一摞,少說三四十張。

“不愧是魔教,真有錢!”

何炳鴻心中感嘆,也知道這是童百熊買酒和玻璃瓶的欠款,不過卻沒想到能給這麼多!還真是不差錢呢~

將銀票放進金庫,瓷器也傳送進倉庫。

“這要是再能回到現代,就這一車瓷器也能夠花一輩子了!”

回去,好像還沒有頭緒,左右就是想想。

眨眼到了二十九!

客棧裡,何爸給所有人都放了年假,雖然晚一些,但銀錢都是按天計算的,而且翻了平時的三倍!

除此之外,過年福利不少,最少的每人都是:五穀雜糧各二十斤,雞鴨魚各一,竹葉青或者臨汾酒一壇,布一匹。

東西太多,何媽派出幾輛馬車出來,讓大家夥往家運東西。

馬車一出何家門,就被擁擠的人群圍觀,無他,都是聽見何家分福利這訊息後,來看熱鬧的人。

而那車上的人則昂首挺胸,自豪感溢於言表。

馬車一路走,一路擁吵,但絕沒有敢伸手的。直到一人回家,到門口才發現,這裡也圍住了一大群人。

當著大家夥面,幾個夥計一起將其中一人的東西搬下來。

每搬下來一樣,吃瓜群眾就驚呼一聲,“這麼多糧食!”

“還有雞鴨!”

“竟然一整匹花布!”

“竟然還有?!這是……好多肉!”

這個是西樓客棧選出來的五大優秀員工之一,比普通的夥計多了半批子豬肉!雖然豬肉上不得檯面,但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常吃的。半頭豬,足夠這個時代的十口之家吃很久很久了。

馬車每到一個夥計家門,都會引起陣陣驚呼,有的人家驚呼聲大,有的小一些,但總歸是何家西樓才能給出的榮譽。

家裡驚呼聲小的夥計,心裡想著來年一定努力幹活,爭取第二年也能憑個什麼優秀員工,掙個大臉回家過年!

三十一早,何炳鴻跟著何爸,將早就寫好的春聯、福字拿出來,準備張貼。

趁著老爸在熬漿糊,何炳鴻先是出門瞅了幾眼,發現這時候的人家過年基本已經都開始貼春聯,不過叫法不一樣。

這時候,人們習慣稱春聯叫“桃符”,都是一樣的。當然也有不貼春聯的,而是在自家大門上貼掛神荼、鬱壘的神像。

只要別人有貼春聯的就好,這樣就不會顯得自家太另類。想要融入一方生活,就得遵從當地習俗。而何家來異界,想要留點兒念想,也幸好現在這朝代已經開始貼春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南正門和北側門都貼了左右聯和楹聯,其他門也都掛了福字。

南正門,

右聯:萬象更新春光好

左聯:一年鉅變喜事多

橫批:日新月異

北門,

右聯:和和美美全家福

左聯:平平安安滿堂春

橫批:平安是福

以前過年,都是何爸帶著何炳鴻去趕集,買現成的春聯和福字,現在可沒這便利了,只能親自動手寫。

得益於何爸整理整理好了所有書籍,裡面就有一本對聯冊子,一家人扒拉著想找好一點的對聯。

在看到這兩幅對聯後,所有人一致同意就這兩幅了。

這半年時光,真就是顛覆了一家人的觀念,從穿越到定下來謀生,再到開客棧、學武藝、奶奶過壽、炳鴻受傷、門派交集等等等等,不管經歷多少,鉅變容易接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幸幸福福,那就滿足了。

啪啪啪!

鞭炮聲突然響起,卻是何爸在門前點燃了家裡最後的存貨。

何炳鴻回過神,只見街道上家家戶戶都喜笑顏開的燃起爆竹,鞭炮聲聲,彼此迴盪。

xiu~pa!

過年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