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JB知道找家長!還特麼有啥能耐?有種你動我一下試試?”

曾朋帶著譏笑繼續挑釁。

“出去!現在就給我出去!”孫老師氣得更加顫慄,聲音歇斯底里,卻連一個“滾”字都沒敢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曾朋鼻腔裡蹦出一個“哼”字,歪著脖子,陰陽怪氣地說:“出去就出去唄,還整個給你出去,你算個JB呀?”

“出去!” 孫老師指著門,死死地盯著曾朋,炸雷般地喊了一句,似乎要拼命喊碎玻璃質的黑板。

曾朋輕蔑地瞟了一眼孫老師,不屑一顧地笑了笑,兩手插進腰間的兜裡,大搖大擺地走出教室。

孫老師再次上課的時候,也許是想在全班學生面前,找回點顏面,冷著臉走上講臺,報怨說:“孩子沒素質,純粹是家長慣出來的!我教了三十多年學,沒見過這樣的學生,更沒見過這樣的家長!穿得油光水滑的,竟然沒等你把話講完,張口就說‘行了、行了,你不用說了,我兒子沒動手打你吧?你教不了,我把他帶走,行了吧?’有這樣說話的家長嗎?這就是典型的慣子如殺子!將來,兒子蹲了監獄,有他後悔的那一天!”

其後那個風情的女生也不念了,凌風也沒再見過曾朋這個人。

在高順的詢問下,透過吳斌敘述,凌風大致瞭解了吳斌懼怕曾朋來學校找他麻煩的經過。當然,吳斌不可能瞭解“蓋天會”的發展史;他本意是平時看到孫峻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認為他肯定有辦法,或者利用孫峻的號召力,依靠更多同學的力量,替他出頭擺平這件事。有這樣的打算,他肯定不想同學們和他一樣忌憚“蓋天會”,更不會一五一十地把“蓋天會”的具體情況全都說出來,所以凌風當時也只是聽吳斌隻言片語的敘述,對曾朋和他所組建的“蓋天會”略知一二。

曾朋輟學之後,便在社會上結交了三個能打能殺,和他一樣輟學的無業閒散人員,由於他夠狠,主意又多,敢想敢幹,三個人都聽他的。

後來曾朋覺得,出來混社會得要混到錢,混出地位,不能瞎混,於是與三人商議決定,到各各遊戲廳網路小弟。最初利用各種手段網路了四五個初、高中在本校打架出名,並認識人多的學生做小弟,並成立了“蓋天會”,封他們做各各學校的堂主;又讓這些堂主,回學校把那些愛打架,或家裡有錢的人發展成會員,並承諾:凡是“蓋天會”的人跟誰結怨,或讓人欺負,朋哥都會帶人為他出氣。

當時每個學校都存在著一些校外人員,或者校內高年級學生在校門口以“借錢”為名,勒索錢財、尋釁滋事的情況,增加了很多學生心中的不安全感。

幾個堂主按照吩咐,分別去找自己熟悉的同學,炫耀說:“我認識一個叫朋哥的人,跟著他混,就沒人敢欺負你了。”出於好奇、恐懼和尋求保護的心理,先後有30多個人加入了“蓋天會”。

曾朋確實像他承諾的一樣,做到了凡是“蓋天會”的人跟誰結怨,或讓人欺負,就帶人幫他討回公道,也因此與很多別的幫派團伙拼殺過,但從來沒有敗過,挫了對手銳氣後,再與對方談條件或是將其收降。

經過幾次大小戰爭後,“朋哥”在那些在14歲至18歲之間的小弟們眼裡,成了他們向同學炫耀的資本,又有很多學生抱著好奇、羨慕的心態,加入了“蓋天會”。

當“蓋天會”逐漸形成50多人的規模後,曾朋便在一次全員大會上宣佈:每位會員,每星期需要交納10塊錢會費,由堂主收取。會員不準告訴幫會以外的人,加入“蓋天會”是要收會費的,等正式加入以後再告訴他。

另外還規定:集體打架活動中,只是列陣走場,雙方沒有動手,到場會員可以減免一期會費;與對方動手了,可以減免兩期;拉攏一個會員的,每期可以免去兩塊錢,打架立功者,可以免去一個月會費;多次立功者,或發展5個會員的,可以晉升為“堂主”,不再繳納會費。如果有誰想要退會,就要當眾執行家法,為了不讓會員的家人知道,家法採用扒褲子,用腰帶抽打屁股的

方式,一次性抽打50下,方可退會。

曾朋又私下給各各堂主開了一次會,會上承諾,第一個月的會費,全部用來給各各堂主配備傳呼機,並告訴他們,上報會費的時候,可以在自己統領的每位小弟上交的10塊錢中,扣除3塊錢,作為給堂主的犒賞。例如自己手下有10個小弟,每週收100塊錢,交給曾朋70,自己可留下30塊錢。新收的小弟必須由堂主領著見老大,登名入冊。堂主如果在行動中立功者,可以按功勞大小獎勵紅包。

會規確立之後,如果有人不按時交會費,曾朋就會以“練練手”的名義,糾集幾個人打他一頓。

一代青少年中,聲名顯赫的老大就是這樣練成的,但這個老大是否會像孫老師預言的那樣,蹲了監獄呢?至少目前不會,因為他還沒惹出什麼大事。

吳斌與曾朋年齡相仿,小時候在一個街區長大,兩家相距100多米,彼此都認識,只是不太熟。吳斌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片街區統一拆遷了,兩家也各奔東西。

初中的時候,吳斌與曾朋同在一個學校上學,曾朋初二的時候,就已在學校打出了名。

吳斌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夥人要揍他,正好被曾朋撞見了,曾朋對那夥人說:“他是我家鄰居,看我面子算了吧。”之後那夥人便沒再找過吳斌的茬。

吳斌當時以為曾朋很在乎鄰里之情,潛意識裡就有被人欺負找曾朋的想法,但從此沒再和曾朋聯絡過。

吳斌的家庭條件比較好,所以經常有錢泡遊戲廳,但他卻不願與別人打交道,總是獨來獨往。

年前寒假開始沒幾天,吳斌正在一家遊戲廳玩遊戲,隱約聽見身後有人說話:“大哥,這小子有錢。”

吳斌感覺到有人要打他的主意,便馬上起身要走,剛走到門口,便被兩個陌生人擋住去路。

“兄弟,哥手頭緊了,借點錢花唄?”其中一個個子與吳斌相仿的人,嬉皮笑臉地對吳斌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