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在網上討論這件事的時候,有許多人已經開始等待著《葉問》的午夜場首映了。

玲玲和美嘉就一對夜貓子。

她們很喜歡在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去電影院看首映。

早在兩週之前,她們就知道李藝的電影《葉問》就要上映了。

為此她們興奮了好幾天。

畢竟李藝都是她們共同的偶像。

在檢票進影廳的時候,玲玲問著美嘉:“你說《葉問》好看麼?”

“肯定好看啊!”美嘉肯定道:“藝哥拍的電影哪一次讓人失望過。”

“是啊,每次藝哥都給我滿滿的驚喜。”玲玲立即表現出一副色嘻嘻的樣子。

美嘉拿出紙巾,假裝道:“好了好了,注意你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玲玲一愣,摸了摸自己的嘴角,隨後吐槽道:“你這個死美嘉,我打你!~”

就這樣,兩人有說有笑地進了電影院。

今晚看電影的人大多都是年輕人。

他們或多或少都是李藝的粉絲,都是來支援《葉問》。

電影一開始,簡單的劇情便鋪展開來。

30年代的佛山既視感立即呈現在大家眼前。

一個飄落在空中的風箏最後停在了樹上。

當李藝問著前來切磋武藝的廖師傅吃了飯沒,廖師傅那饞了的眼神一下子出賣了他。

“哈哈哈哈哈,臥槽,這個廖師傅就是想蹭飯,說什麼切磋武藝!”

“就是啊,笑死了。”

電影院裡鬨笑一堂,稀稀落落的討論聲也傳了出來。

大家對於李藝一開始的詠春拳都大為震驚。

“臥槽,這是李藝的詠春?”

“特效?”

“特個屁啊,你沒看到沒用替身麼?”

“難道他之前真的去練了詠春?”

電影院裡的其他人也都小聲討論起來。

玲玲很不爽,為什麼在電影院看電影非要討論!

但她也同樣感到困惑。

為什麼李藝的功夫竟然這麼厲害。

特別是當李藝空手奪槍支的鏡頭時,全場都高潮了!

一整場電影下來,大家對於這部電影可以說毫無分心的點!

終於,首映的《葉問》播完了。

網路上也立即出現了相關的影評。

“好看!超級好看!!我的媽啊,最後的時候看得我起雞皮疙瘩!”

“是啊,當林家棟打死那個曰本人的時候,我那個電影院的全場觀眾掌聲叫好,這部電影主題熱血,民族情緒被適當挑撥,前面橋段幽默,曰本人也不是一味的傻里傻氣,動作設計果斷、暴力、真實、殘忍,太好看了啊!”

“我也這麼覺得,更為可貴的是李藝居然能把葉問的儒雅穩重演繹的淋漓盡致,這樣的商業片想不賺錢都難!”

“我單方面宣佈,葉問是居家男人的典範!你來找我切磋,我就是不打,因為老婆不讓我打;等到老婆心疼家裡的瓶瓶罐罐了,我再打,因為你丫的惹我老婆生氣了。

我看資料說詠春拳是女人的拳又怎麼了,我天天在家窩著,天天陪老婆,你能指望我跟楊過似的劈波斬浪的打出黯然銷魂掌麼?”

雖然有許多網友都肯定著這部電影,但同時也有一些過於吹毛求疵的觀眾。

“太過套路了,喜歡看拳腳功夫的倒可一看,其餘全部程式化,讓人提不起興趣。”

“臺詞平淡,劇情也缺乏波折。”

兩邊的網友都互相較量著,似乎都想證明《葉問》在這檔片期中的地位。

另外還有許多網友也在等待著著名的藝哥粉絲,“娛樂圈知往事”的微博更新。

大家都知道,每次當李藝出新電影時,“娛樂圈知往事”都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而其他人並不知道,其實“娛樂圈知往事”就是宋瑩瑩本人。

其實宋瑩瑩剛從電影院回來。

以往她都是等第二天的時候再去看電影。

可因為時間點有些特殊,大家早在好幾天前,就在微博上評論,表示期待自己能夠早些更新微博內容。

所以宋瑩瑩頂著犯困的身體,看完了《葉問》。

看完《葉問》後,她不困了!

這簡直就是一部熱血的電影啊!

於是,她立刻回家,發了一條微博。

微博內容:【《葉問》絕對值得讓你連續去電影院看兩遍!!

第一遍,看眼花繚亂的功夫,因為電影票的價值全都化成了以秒計時的拳腳之間;第二遍,看功夫背後的芸芸武者,他們用短暫或跌宕的人生畫出一個暴戾的問號:世事無常,武者何為?

PS:有點點的劇透;影片的前三分之一片段,以輕快詼諧的情節帶出了一群抗戰前夕中國民間武林的眾生相。

當時號稱武術之鄉的佛山,拜師學藝切磋技藝成風,其中當然也不乏門戶之見、高下之爭。

在這不長的篇幅中,對武痴迷者有之,以武撐門面者有之,用武征服他人者亦有之。

而故事的主角葉問,在這熙熙攘攘的武者之中,卻是一個雖愛武卻無爭、既內向且謙和的一流高手,同時還是個愛家顧家、“尊重老婆”的富家子弟,PS:這像不像YY小說裡的主角?你們想到了誰?

在這種生活大背景下,習武純粹是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展現了草根的野性和諧趣。

以金山找為代表的北派武學帶來的威脅,算是本段戲劇衝突最為激烈的一幕,卻也在葉問的雞毛撣下,以最家常的方式被消解,並在眾多武者的追星狂歡中落下喜劇的幕布。

可是,後來的侵略者讓葉問陷入困境;廖師傅最終死於曰本人的冷槍之下,也間接地死於他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缺陷。

他的死,加劇了習武者追求功利性的迷失:武功再好也挨不過一槍,武者何為?

葉問深知這一點,感到茫然和失落,一身的上乘功夫,卻只能去挖煤來換取一塊烤地瓜,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同胞慘死而無力施救。

《葉問》除了給我們帶來詠春拳的精彩表演外,還拋給了我們這個存在主義式的嚴肅命題。

我們的傳統武學,被好萊塢拿去用威亞和電腦締造了“功夫之王”,喜歡“拿來主義”國產導演又活學活用地製成了諸多燒錢大片。

當武打成為特技和噱頭後,張徹時代以“武”打出男兒熱血和俠氣的電影匆忙退場。

如今,《葉問》藝術地再造了一個熱愛武術如生命的一代宗師形象,並試圖喚醒我們對中華武學的真正回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葉問》當之無愧地稱得上近年來最好的功夫片!】

這篇文章一出,立即獲得無數網友的點贊。

並且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中國武術協會竟然轉發了這條微博!!

這是側面肯定李藝拍這部電影的意義麼?!

就在大家都在討論《葉問》究竟能夠獲得多少票房時,又一個毀滅性的訊息炸了出來!!

湯姆斯霍克竟然在社交軟體上公開表示:詠春拳,我覺得還是不行。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萬千網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