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劼與陽球回來,喬玄將要出口的話,又給咽了回去。

注意到曹操宛如帶上面具一般,又沉默了下來,喬玄暗暗嘆了一口氣。

曹操還是年輕了些,沉默又如何?還不是讓人看出了異樣?

當了幾年的縣令,雖然讓曹操長進了些,但道行還是不夠啊。

對此,喬玄默默嘆了口氣。

轉過頭去,看到陽球臉色好了些,喬玄這才放下了另一樁操心事。

而劉劼,只是瞧了一眼曹操,便也與喬玄點了點頭,示意事情辦妥了。

如此一對比,喬玄不得不在心中再次感嘆。

坐下之後,陽球還是冰冷著臉,有點悶悶的,為著將來的事情而煩躁。

看到陽球這個樣子,劉劼也不去搭理了,自顧自喝點熱茶暖一暖。

沒一會兒,劉衛蔡邕,與劉玏喬誼也回來了。

劉衛與蔡邕滿臉喜色地邊走邊交談著,說著劉玏拜師禮的事情。

而劉玏與喬誼,也沒有了剛剛那般拘謹,跟在兩人後邊不住地小聲說著什麼。

等看到了劉劼已經在那坐著,劉玏與喬誼一喜,都向著劉劼這邊走來。

見狀,劉劼也是帶上了些笑容。

看來,劉玏拜師蔡邕的事情,也是定下來了。

有了蔡邕這個大儒的指點,劉劼相信,以劉玏的的聰慧與勤奮,學問會越來越好的。

既是劉玏喜歡做學問,劉劼當然會全力支持他的。

能夠拜得蔡邕為師,很是適合劉玏。

因此,劉劼才會有幫著陽球與蔡邕和解的想法,也希望陽球自己找好後路,免得今後為難。

至於另外兩個人,劉郃與程璜,那就算了吧。

到時候失敗了,不要牽連到陽球就好了。

這個時候,被劉劼記掛著的陽球,看到蔡邕回來了,身體僵了一下。

不過,他還是很不自然地先朝著蔡邕點頭致意。

而蔡邕,雖然對於陽球的變化有些意外,但也是客氣地回了禮。

見狀,劉劼與喬玄對視一眼,都稍稍安心些。

只不過,待到蔡邕幾人坐下之後,劉劼感覺暖席這裡,還是有些空蕩蕩的。

想了一下,劉劼才意識到,蔡琰與喬薇並沒有再次回到暖席這裡來。

對此,劉劼莫名的有些失望。

劉劼這一下無意的動作,蔡邕也剛好注意到了。

知道劉劼應該是對蔡琰有意,蔡邕的心情,歡喜中帶著一絲酸澀,只好藉著喝茶,掩去了這一種複雜的心緒。

他的女兒蔡琰,也差不多要及笄了。

這過去的一年多以來,因為全家被流放,蔡琰也跟著吃了不少苦。

若他不是名聲在外,得不少文人的崇拜景仰的話,只怕那些押解他們的軍士,會更加的胡來。

好在,他們一路上有驚無險,因為身體的原因而吃足了苦頭,但到底還是安全的。

也是因為王智被王甫暗中動作,給調往漁陽去,當時的五原太守,乃前朝太尉李固倖存的幼子,李燮。

李燮是一個剛直不阿的,因為他父親的關係,倒是沒有人敢明著得罪他。

但也因為李固的性子,雖有大才,卻遲遲無法返回洛陽。

在收到訊息,蔡邕等人被流放到五原的時候,李燮很是意外,便好生招待,讓蔡邕在五原苦寒之地,得以過上了一段安生日子。

同時,因為知道蔡邕是得罪了宦官而被陷害的,又因為敬重蔡邕,李燮對蔡邕的事情更是上心。

而正好,今年遇到了劉宏大赦天下,蔡邕才得以免罪。

又因為劉宏很愛惜蔡邕的才華,便下旨,讓蔡邕一家人再回洛陽,繼續在東觀堪書。

只不過,在五原那段時間裡,雖然有李燮的照拂,但蔡琰一個嬌弱女子,在北方天寒地凍之時,還是有些受不了。

但是,蔡琰最終還是挺了過來,並且還很孝順地照顧著父親蔡邕,讓蔡邕心中,更是對女兒蔡琰有愧。

也是因著這一系列的事情,原本要為蔡琰定親的事情,就被耽擱了下來。

如今看到劉劼一表人才,是個有主見,有本事的,又對蔡琰有意,蔡邕決定,等散席之後,他再問一問寶貝女兒的意思,抓緊把這件事情辦了。

在來到這裡,看到陽球的態度變化後,蔡邕知道,這都是劉劼的手筆,對劉劼也是愈發的看好。

說起來,蔡邕其實對陽球並沒有什麼意見。

他得罪的,是劉郃,是程璜,才會遭受陷害的。

陽球的那些法理之說,剛直果敢,也是讓蔡邕有些佩服。

如今,因著劉劼的原因,兩人能夠化解干戈,也算是一個好結果了。

對此,蔡邕也是領了劉劼的好意。

只不過,看到了曹操,蔡邕心中還是有些擔心。

剛剛來喬府的時候,在門口碰到了曹操,他們便一同進了喬府。

路上的時候,曹操有意無意地看蔡琰,蔡邕也不是不知道。

只是,曹操已經娶妻納妾了,且剛剛也沒有進一步的不軌之舉,蔡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誰讓他的女兒這般優秀呢。

不過,若是蔡琰真的對劉劼有意的話,他也得儘快將親事給定下來,免得今後再發生什麼變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蔡邕相信,以劉劼的人品,是能夠讓蔡琰生活幸福的。

可再一想到王允王子師,好像是說近幾日要來府中,為人提親。

那蔡琰的親事,是真的拖不得了。

王允何許人也?

蔡邕這樣的聰明人,怎會不清楚呢?

王允是很有才學,但就是氣量小了些。

因為名氣不如,所以王允一向對他很不服氣。

尋常暗中的一些風涼話,蔡邕聽聽就罷了,並不想去計較。

但若是關係到他的女兒蔡琰,蔡邕可就不準備妥協了。

在剛回洛陽的時候,王允就這般急吼吼地要來給蔡琰說親事,蔡邕肯定是要防備的。

但是千防萬防,又怎麼能夠完全防得住?

所以,蔡邕還是要儘快地為蔡琰定下親事,以絕了其他人的想法為好。

而劉劼,正是最好的人選了。

以劉劼的本事,還有在陛下跟前受寵信的程度,蔡琰若是能夠與劉劼定親的話,其他的人,是不敢亂打主意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