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中的情形要比鍾華甄想得嚴峻得多, 大司馬在入夜初便已經開始有所動靜,皇帝有所察覺,立即讓長公主提前離宮。

但大司馬的人緊守皇宮大門, 若非長公主手上有皇帝聖諭, 態度強勢, 她不一定能出得來,只不過沒想到一出來, 便又遇上了鄭壇。

皇帝是個勤政愛民的皇帝, 毋庸置疑, 但他算不上明君, 偶有識人不清, 還容易錯信他人, 為數不多能讓人為他慶幸的, 是他有一群忠厚老臣, 還生了一個好兒子。

夜晚漆黑一片籠罩, 皇宮四處卻燈火通明,月亮隱入烏雲之中。皇帝寢宮上書福寧二字, 已經被御林軍圍滿, 他們刀上都沾著血。地上躺一堆傷亡者, 血味燻鼻。

大司馬著紫袍官服,坐在轎輦上被人抬著過來, 他身邊有一隊威武營的護衛,有人避過地上屍首, 攙他下了轎輦。他身形稍有佝僂, 人雖有老邁之意,卻又有種精神矍鑠,老而強健。

李煦從皇帝寢宮出來時, 面前烏泱泱圍了一群御林軍,還有一些混在其中的威武營兵。

李煦身形高大,穿一身玄袍長靴,氣勢壓眾,他領著幾個配刀的侍衛,明知故問道:“看大司馬這意思,是來者不善。”

“太子殿下多慮,”大司馬拱手朝李煦行禮,語氣真誠,“陛下昏庸,陷害忠臣,太子殘|暴,贓害兄弟,派人刺殺我兒,朝中無人敢違抗,三皇子心懷聖念,想救黎民百姓於危難之中,奈何勢弱,只能求助於老臣,老臣感懷於三皇子為天下之名著想,特奉三皇子之意,請陛下與太子殿下退位讓賢。”

如今天下不平,牽一髮而動全身,誰都不想成為眾矢之的,惹禍招愆,引各諸侯討伐。大司馬以三皇子名義攻入皇宮又不立即對皇帝下手,就是要個名正言順。

“李肇想要這個位置,何不自己來?本宮現在都沒看見他的人影,難不成是因為大司馬已經把人滅口了?”

李煦沒有任何慌亂,言語之中帶著慣有的沉穩之意,大司馬也不慌不忙道:“三皇子心善,不願見到陛下,現正在馮賢妃的宮殿之中,為她請香,也請陛下出殿相見!”

“父皇早已入睡,大司馬若是想要個結果,還是等明早再來吧,若是亂來吵著父皇,大司馬可要想清楚後果。”

大司馬對他的態度稍有起疑,但李煦在這方面素來厲害,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冷靜又穩重,裝模作樣也不是不可能。

後邊的御林軍副統領上前,附耳道:“統領去看著三皇子,張相派去豫州請求支援的信件都被我們的人攔住,今天守衛的御林軍早就換成我們的人,臨淄的人一天內肯定到不了,半個時辰前讓陳副將前去傳信領兵進京,太子即便有通天的本領,也奈何不住,大司馬不要被他所騙。”

李煦卻沒有理他們的嘀咕,他看了眼漆黑的天空,又看向大司馬,誰也看不清他眼中在想什麼。

“大司馬可要想清楚自己的位置,”李煦慢慢走下臺階,“本宮的耐心不多。”

大司馬眯眼,緊張壓抑的氣息在四周瀰漫。

御林軍副使對李煦道:“死到臨頭還嘴硬,大抵也只有太子殿下。”

李煦轉頭看向他,語氣沒見變化,“你這條命快沒了,倒也嘴硬不了。”

御林軍副使有些震怒,大司馬抬手擋住他拔刀的姿勢,“太子殿下慎言,老臣只是奉三皇子的命令,為朝中肅清大道,若陛下早些下旨,老臣倒可向三皇子求旨,饒殿下一命。”

李煦不置可否。

大司馬為官多年,經驗老道,他突然一笑道:“太子殿下能說會道,在這種時候拖時間,難不成還在等張相等救兵進宮救駕?”

李煦劍眉一斂,道:“本宮不知道大司馬在說什麼。”

“陳副將早就出京傳令,張相手中也並沒有多少人,太子殿下若想指望他,那大可不必。”大司馬後退一步,讓御林軍拔劍相向,“既然殿下不識趣,三皇子恐怕也留不得你,也望太子殿下恕罪,此事非老臣所願。”

他一直在把握度,把所有的事都往李肇身上推,自己只是聽命行事。

整齊的漢白玉鋪在寢宮門前,雕刻祥雲紋,御林軍的人還沒動手,鄭壇便領隊兵大步過來。

他的手上沾滿血跡,連衣服都能看出被迸濺的溼意,彷彿剛剛經歷一場激|烈的廝殺,喘出來的氣都是粗的。

鄭壇抱拳道:“父親,張相那邊已經解決,陳副將特地讓我前來通報一聲。大哥那邊派重兵把守,蒼蠅也飛不進去。”

大司馬看到李煦臉色變了變,他看著李煦,卻問鄭壇:“你來這裡,是代表威武營所有人已經進京?”

鄭壇大聲道:“陳副將已經讓人包圍皇宮,與守衛對接,半刻鐘後便會進宮。”

他說的這句話是暗號,代表威武營已經把京城都控制。

李煦不是普通人,皇帝能留,但他絕對不能留。

大司馬讓鄭壇退到身後。

“太子殿下既然已經瞭解情況,那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應該知道,”大司馬突然加大聲音朝殿內喊,“請陛下下旨傳位於三皇子。”

他話音剛落,一顆流血的頭顱突然被丟到中間,赫然是御林軍統領的頭顱。

大司馬一驚,回頭便看見李肇一身白衣染血,他後面跟著一隊御林軍,明顯是護他前來。

李肇拿巾帕擦手,對李煦道:“大司馬意圖謀反,請太子殿下下令誅殺!”

大司馬反應迅速,厲聲警告李肇,“李肇,你不想要馮侍郎命了!你可別忘了刑部大牢中關押的,是你親舅舅的替身,他在我手上。”

李肇是有禮的,他拱手回道:“知大司馬好心,但舅舅現已經在外地安居養傷,不過舅舅肋骨被活生生打斷幾根,大司馬似乎從未對我說過,李肇在此多謝大司馬派人救他出獄時,對他的好生‘照料’。”

李煦則拔出後邊侍衛腰間的刀,御林軍副使一驚,大喊一句大司馬小心,卻沒料劍是衝著他去,他還沒來得及看清李煦的動作,便雙目瞪大倒地,胸口直直|插|入一把利刀,穿甲而過。

太子天生神力,尤擅刀劍。

大司馬只是片刻便意識到情況不對,他立刻下令:“太子手段狠毒,謀害大臣兄弟,三皇子被太子脅迫,故意陷害忠良之輩,此乃當今罪人,取其首級者,賞白銀萬兩,加官進爵!”

但除了他身邊的近侍外,在場的人都沒有動,不僅是御林軍,連他帶來的威武營將兵,同樣也像沒聽到指令。

大司馬陡然清醒,髮指眥裂,看向李煦:“你做了什麼?!”

“大司馬嘴上說著救人,但為了兒子把人舅舅打一頓,這似乎也不太合適,”李煦穩聲道,“說來還得多謝一聲大司馬,這些天沒來上早朝的官員都記於名冊之上,有的人膽子大,還敢趁機朝京城外給各州郡的遞信,想必他們都是忠誠之人,只可惜忠的不是朝廷。”

“你不可能在我眼皮子底下換人!京中絕無那麼多能用的人,”大司馬忍住怒意,“從京城外借兵的書信我都已經攔截,侯府私兵同樣沒有大動靜,你怎麼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煦呵笑出一聲,“大司馬也知威平候忠心,怎麼就不多想想他都能給侯府留三千人,又怎麼可能不給京城留人?父皇平日從不動用這群人,不代表他們從不存在,你威武營是有三萬人,但他們敢跟鍾將軍麾下的一萬精兵相比?”

大司馬呼吸有些急促,但他並沒有亂,“不可能!如果皇帝手裡真有鍾將軍的人,不可能沒人知道!”

“信不信由大司馬,”李煦站得筆直,面上不顯任何異樣,“不過也多虧了大司馬在這裡拖時間,這才能讓人殺陳副將,執虎符讓威武營兩萬人返回駐地。”

“絕不可能!陳副將行路保密,就算真有威平候的人,他們也絕不可能聽信於你李家!”大司馬的話突然一頓,一股寒意突然湧上背脊,就算他領進皇宮中的人有問題,但皇宮外的人不可能到現在都沒有動靜。

他倏然轉向鄭壇,鄭壇手上的劍依舊在滴血,他卻後退幾步,讓旁邊的御林軍拔劍,對準大司馬。

“大司馬方才說本宮派人刺殺鄭將軍,實則不對。”

李煦慢悠悠地,話只說了一半,大司馬不是傻子,他怒急攻心,口吐血沫,擦去之後怒問鄭壇:“是你傷的邗兒!”

“父親明鑑,我只是不想大哥再出去惹是生非,勞您費心費力,非心懷惡念,”鄭壇只道,“再者說,父親重病,若有大哥陪伴上路,當是該感激於我。”

李煦突然開口宣旨:“奉父皇口諭,大司馬襲殺御林軍統領,夜半領兵闖京城,殺御林軍無數,照當朝律法,當處以斬刑,株連九族,念鄭長丞大義滅親,特恕一族。”

御林軍拔劍對向大司馬,大司馬身邊只有幾個死侍抵抗,但沒過多久,這幾個人突然鼻孔流黑血,身形搖晃,沒撐多久,被侍衛取了性命。

鄭壇大義凜然道:“鄭家效忠陛下,絕不容許父親行反叛之事。”

大司馬瞭解自己這兒子的狠毒,含著血沫捂胸口,指他怒吼好幾聲你這逆子!

“大司馬糊塗了,我不過是過繼的,”鄭壇笑道,“除了大哥之外,誰又能做你兒子?父親不忠君主,我只是替天行道。”

月亮露出半個角,暗淡的月光散在地上,大司馬癱坐地上,頓時也明白自己敗了徹底,他突然轉向李煦哈哈大笑道:“便是我今日敗了,李家氣數絕對也長不了!等鍾家知道皇帝所作所為,青州必反!”

宮殿門口流滿深紅血跡,李煦只把他的話當做喪家犬之言,慢慢走近,身體挺直道:“父皇對鍾家如何有目共睹,大司馬若想挑撥,挑的不是時候,壓下去,聽候發落。”

侍衛壓著年邁的大司馬離開,大司馬卻回頭狠狠看鄭壇一眼,宮燈驅散漆黑的昏暗,屍首無數,鄭壇上前,在他耳邊道:“父親大可放心,大哥一定會先您一步離開。”

大司馬恨不得扒他的皮。

鄭壇卻像什麼都沒說過一樣,他轉身朝李煦跪下,抱拳行禮,“鄭某未辱太子殿下吩咐,但方才路遇長公主,不好處理,讓人請進客棧,等事情結束後再打算放行,恐怕會讓鍾世子擔心,勞殿下向世子解釋。”

他很識相,會說話,知道李煦和鍾華甄關係好,藉此套近乎——他並不知道李煦和鍾華甄看過他和鄭沐的事。

“華甄那邊本宮會說,你平反有功,明日早朝父皇會嘉獎,不會少你,”李煦扶他起來,讓他回去休息,又看向李肇,語氣平平,“父皇招你覲見。”

鄭壇知道他們兩個人不合,並沒有插話進去,先行告退去處理雜事。李肇習慣這位他的語氣,並沒多說,只是朝他行禮,進了寢殿。

夜晚的風帶來一陣冷意,李煦看著鄭壇別有心思離開,緊繃的後背終於放鬆片刻。他按了按自己胳膊,試圖緩解因為刺|激而來的興奮感。

鄭壇在大司馬手下未得重用,十幾年來為鄭邗處理麻煩,卻依舊處在小小的長丞之位,任何一個有野心的人,都不會滿足於這點蠅頭小利。

威平候給長公主留私兵,是因為怕她受旁人欺負,京城素來守備森嚴,有個威武營駐守。

威平候是個沙場將軍,確實不可能在京城留下一萬人之多來守衛皇宮。

今天進皇宮的這些人的確是侯府的私兵,只用了一千人,並非從侯府呼叫,而是早幾年就已經養在皇宮,得長公主准許。

僅一千人,便抵了一萬庸俗之輩,威平候對長公主的愛重之意,可想而知。

他在京城留私兵一萬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除了皇帝外,旁人也說不清。

鍾華甄父親的戰神將軍名號傳得太響,手下鐵騎驍勇善戰,忠君赤誠,留有一萬私兵守護京城,又護妻兒,不算誇張。

李煦兩年前就開始接觸鄭壇,以此為藉口引鄭壇上鉤,他是有野心的,屈居鄭邗之下,能力卻遠在鄭邗之上,有鄭邗壓著,他這輩子都沒有出頭之路。

鄭壇是很聰明,沒盲目聽他的一己之言,半信半疑,在大司馬接觸李肇的時候同李肇套上了關係,之後又在他和李肇之間選擇了他。

這並非長久之計,但目前而言,是最簡單的。

他捶著手,對旁邊侍衛道:“本宮出宮一趟。”

她對母親很依賴,要是知道長公主沒回家,指不定慌成什麼樣。

鄭總管越過地上血跡跑過來,連忙對李煦道:“太子殿下,方才侯府差人來報,鄭將軍派人接走了世子!”

李煦手突然一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