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秀在鹿兒島的主要目的就是結交隆永和一藏,任務完成,直秀開始準備回程。他請西鄉家主吉兵衛幫忙找船,此時已經是霜月(十一月)中旬,恰好薩摩藩有商船要在新年前送一批貨物給江戶的薩摩藩邸,直秀和船主約好四十枚金小判的費用,兩天後隨船出發。

接下來的兩天裡,直秀請隆永、一藏做導遊在鹿兒島到處遊玩,人多熱鬧,他還特意邀請了隆永的弟弟妹妹和一藏的妹妹陪同。

直秀是幕府武士,隆永不敢帶他去薩摩藩緊要的地方,櫻島此時還與陸地分離,直秀嫌麻煩沒去,因此兩天內就待在鹿兒島的城下町品嚐美食、欣賞音樂。

未來著名的城山展望臺,現在還沒有蹤影。城山山頂,是俯瞰鹿兒島城下町及眺望櫻島的最佳所在,景色迷人。但現在是治所鹿兒島城所在地,不便靠近。

仙岩園,別名磯庭園,是扶桑著名的園林,建於萬治元年(1658年),佔地面積約5公頃,現在是藩主的別墅和庭園,也不能參觀。

其實直秀還蠻想看看仙岩園的,據說仙岩園中中華和扶桑園林文化交融,採用中華“借景”手法,將櫻島火山、錦江灣納入眼界之中,格局非凡,而園內池塘、小橋、石燈籠等搭配有序,又體現了扶桑園林“枯山水”的特點。中華園林講究“人工之中見自然”,扶桑園林強調“自然之中見人工”,直秀還真想親眼見識下如何將這兩種風格綜合在一起。

中華園林推崇“因景造園”,將外景納入變成園林的一部分。在仙岩園的建築裡,推開門窗能看到隔海相望的櫻島和鹿兒島灣,櫻島成了仙岩園這座巨大盆景中的“山”,碧波盪漾的鹿兒島灣則成了盆景中的“水”。

庭園內的“望嶽樓”是一座中華風格的青瓦頂單簷四角涼亭,在扶桑非常少見。地面的273塊青磚據說是模仿阿房宮的地磚花紋燒製的,涼亭內匾額上的“望嶽樓”三字模仿書聖王羲之字型,落款也寫著王羲之—迷之自信,真敢寫啊。島津家自稱是秦始皇後裔,也不知是真是假。

庭園後方半山腰處的千尋巖是扶桑少有的摩崖刻石景觀,垂直巨巖上刻“千尋巖”三個漢字,總高11米,傳聞是1814年動員了三十多人花費3個月時間刻成的——估計是吹牛,因為地方不大,人可能站不開。

曲水之庭在未來是從江戶時代留下的最大的曲水流觴庭園。曲水流觴是自中華傳入的三月三日上巳節的傳統習俗,後世在這裡每年舉辦一場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

“曲水之庭”附近是一片翠綠的竹林,名為“江南竹林”,頗具中華江南色彩。竹林種植的是中華毛竹,扶桑借用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筍”的典故稱之為孟宗竹。傳聞是1736年島津四代家主吉貴從琉球國索取了兩株毛竹,後來擴散到扶桑各地。每年三月三日扶桑女兒節的時候,花季的女孩們會盛裝聚集在竹林邊,相互訴說心事。

櫻島是一座活火山,是鹿兒島象徵,現在還是一座海島。未來在1914年火山噴發,流出的溶岩凝固,使櫻島與大隅半島連成了一體。

薩摩藩在鹿兒島之外還有不少優美風景,尤其是溫泉眾多,但直秀是幕臣,不方便深入領地,所以只好老老實實在城下町品嚐美食。

薩摩油炸魚餅是鹿兒島的傳統食物之一。將攪拌後的魚肉油炸,食感優質、味甜,現炸現賣,人氣很旺。未來薩摩油炸魚餅的種類很多,各種魚類和其它食材的搭配很豐富,即使是現在,大家也吃的一包歡樂。

“茶節”也是當地特有的一種美味。客人憑自己的喜好在木魚幹和味噌裡加入生薑和大蔥,然後用茶水混合成的熱湯。據說能緩解宿醉、緩解疲勞。在未來,鹿兒島縣指宿市每年都舉辦“指宿油菜花馬拉松”,在現場為每一位選手提供“茶節”飲用。將茶節一口喝下去,感覺就像喝了濃縮了木魚幹味道的味噌湯,味道濃厚、回味無窮。

火山

灰燒烤是用葉子或布包裹魚、肉等食材,外面再用火山灰包裹烤乾。據說這樣做,食物的味道比曬乾和烘乾的方式更能體現食材的原汁原味。

後世著名的“櫻島雞炭火燒”,直秀沒有找到,估計是因為現在雞是給病人吃的貴重食物,所以沒有得到開發。直秀不管這個,直秀一行人有七個男孩、兩個女孩,直秀買了三隻雞,拿出村田永敏隨身攜帶的低配十三香,讓居酒屋幫忙製作,雖然沒有後世著名的椒鹽味、照燒味、柚子胡椒味等多種風味,但大家還是吃得很開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除了村田,直秀不讓其他人飲酒。

薩摩燒酒在扶桑燒酒中很著名。薩摩燒酒原料是以薩摩芋、黑糖為原料,採用傳統單式蒸餾法“本格燒”,僅僅蒸餾一次,香味特別獨特。因為清酒價格較高,薩摩藩的下級武士和町民又很窮喝不起,而本地盛產薩摩芋,不知道哪個天才靈機一動搞出了甘薯燒酒。未來鹿兒島各地本格燒酒的酒窖多達有113處,其中比較著名的品牌有“白玉之露”,由白玉釀造所製造。當然現在還沒有白玉之露。

吃炭火燒比較油膩,直秀讓老闆娘給大家上了幾杯知覽茶。薩摩藩所有土地都是火山灰土壤,比較適合種茶。知覽茶是鹿兒島知覽町所生產的煎茶(綠茶),未來數度獲得扶桑農林水產大臣賞和全國茶品會扶桑農業中樣會長賞,後世知覽茶在扶桑的評價很高。知覽茶的茶葉有通透的鮮綠色,散發清爽的茶香,入口濃郁清甜,夏天的時候可以用作衝冷泡茶。

小孩子都喜歡甜食,明石屋的輕羹和到處可見的山藥糕最受歡迎。

明石屋是鹿兒島的和果子老店,最著名傳統點心就是輕羹。直秀找到的這家明石屋應該就是後世明石屋的總店。輕羹的做法是:將山芋粉、米粉、砂糖混合攪拌,然後用蒸的方式製造果子。輕羹的口感在黑糖發糕與長崎蛋糕之間,十分鬆軟,而且甜度較低。特殊吃法是在輕羹中放入紅豆餡或奶油餡做成輕羹饅頭,現在沒有奶油,直秀詢問是否有紅豆餡的,老闆娘說這個可以有,歡迎以後來品嚐。

山藥糕是鹿兒島具有代表性的和式點心,未來在扶桑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名點心。山藥糕以優質薩摩芋、粳米和砂糖為材料,製成後的山藥糕有紅薯的清香和獨特的口感,口味獨特,作為土特產深受歡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肉食動物,直秀對"黑豬武士"仰慕已久,但可惜的是,現在只有烤黑豚肉,火山灰燒烤做的也挺好吃,但直秀還是頗為遺憾。

在未來,"黑豬武士"是鹿兒島人氣炸豬排店"黑かつ亭"的招牌料理,有著可愛的外表,在Instagram上也經常有人分享,備受女性喜愛。不僅僅是外觀,其味道也相當有吸引力。麵皮中加入糯米,口感非常有彈性,配上裝得滿滿得黑豬肉餡,用竹炭烘製而成,充分發揮出鹿兒島黑豬的原味肉汁味道。

未來在鹿兒島,和牛料理也非常受歡迎,但現在牛是非常珍貴的農用牲畜,據說十年後米國黑船來訪,幕府上下戰戰兢兢,能答應的都答應了,但米國人提出要吃牛排,被幕府官員言辭拒絕了,難得硬氣一回,也可見牛在此時的珍貴。

鹿兒島的海鮮也不錯,除了刺身的吃法,爐端燒也很流行,就是在室內建造大沙盤,點上篝火,把海鮮串上竹籤插在沙盤周圍燒烤,再佐以美酒。但大家吃的太多,只好敬謝不敏了。

現在沒出現的鹿兒島美食還有鹿兒島拉麵、甘薯奶油蛋糕、免烤紅薯蛋糕、薩摩巧克力薯片、巧克力黑糖和牛奶果醬。

扶桑拉麵的起源不詳,但第一家本土拉麵店的店主是尾崎貫一。他曾在海關供職,1910年退休後,他從中華街僱了十二個中華廚師,在江戶淺草開起了一間中華料理餐廳“來來軒”。除了拉麵,餐廳也賣雲吞、包子、燒麥等廣東點心,但真正讓它載入扶桑史冊的,卻是拉麵。

未來在鹿兒島,拉麵店多得只要在馬路上走走就隨處見到。每家拉麵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味道

,面也有極細面和卷面等多種選擇。鹿兒島拉麵的魅力是湯,由特產豬骨頭煮出的“豬骨湯”,看起來很油膩,但卻格外的清淡而富有營養。

薩摩巧克力薯片很特別,是用鹿兒島當地產的“黃金千貫”番薯製成的薯片,在外層淋上可可含量52%的巧克力,與番薯薯片完美搭配,深受遊客的喜愛。

巧克力黑糖, 以永久屋的最為著名。它是由奄美大島特產的黑糖和富含多酚的巧克力融合在一起的產品。常規產品有四種,除了黑糖巧克力,還有使用霧島有機栽培抹茶的黑糖巧克力、唐皮島黑糖巧克力,以及使用屋久島海鹽的黑糖巧克力,各種各樣的素材煥發出不同的味道。此外,它是一種比較不容易溶化的巧克力,所以無論是戶外活動還是普通旅途,都是深受歡迎的隨身物品。

牛奶果醬是鹿兒島代表性觀光酒店"城山觀光酒店"的特產,從一發售就備受歡迎,還被多家媒體爭相報道過。採用鹿兒島特產知覽茶的牛奶果醬,在抑制住茶的澀味的同時,將茶葉的味道和牛奶的甜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種子島產的安納芋突出了甘薯原本的甜味,並且給了人一種入口即化的感覺。牛奶果醬是讓人即使在家裡也能感受到住在城山觀光酒店裡滿滿的幸福感的一種果醬。

不得不說的鹿兒島特產有黑砂糖、黑豚、薩摩燒(陶瓷器)、薩摩切子、薩摩芋、黑醋、櫻島蘿蔔、佛檀佛具、乾製鰹魚、蛋雞等。

此時,薩摩藩幾乎壟斷了扶桑的黑砂糖出產,九州島和四國島也有部分黑砂糖生產,但都被薩摩藩高價買走,用來保持壟斷。

薩摩燒是薩摩生產的陶瓷器,分為“白薩摩”和“黑薩摩”二種,白薩摩外表是象牙白色,表面有規則、細膩的蛛網狀裂痕,有花瓶、香爐、茶具等種類,黑薩摩是質地黑色的日用製品陶瓷器,比如盤子、碗。薩摩燒的技術源自十七世紀初期從高麗掠來的陶瓷業者。

鹿兒島的黑醋是古法釀造,用一個個大陶壺放置在戶外,裡面放入優質蒸過的米、米曲和地下水,日曬雨淋,在多變的環境中自然熟成。其中最有名的產地是福山町。未來最出名的黑醋來自“坂元釀造”,其口感分外清新溫醇,外觀呈琥珀色。

現在的薩摩切子(玻璃制品)還沒有出現,按時間計算,薩摩藩才開始製作普通玻璃瓶子,要等到十一代島津家主齊彬1851年繼位之後才有重大技術突破。未來的薩摩切子馳名扶桑,是結合了中華的鍍玻璃技法以及歐羅巴的琢磨技術製成的精緻優雅的高階玻璃制品。

因為吃的太飽,大家一致同意取消觀看薩摩琵琶表演。

在未來,薩摩琵琶表揚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名氣。

薩摩琵琶全長約91釐米,形似樂琵琶,與樂琵琶相比,它的頸比較粗,上端龍蝦尾的部分比較大。特別是腹板呈現出高凸形,柱特別高,有四個,第一柱與上端(承弦)很近(約5釐米),因此與第二柱之間的距離很寬(約13.5釐米)。

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1603年),薩摩島津家家主忠良為了教育子弟,命盲僧淵脅壽長院創作了一批以宣揚道德為內容的琵琶彈唱作品,從此琵琶在薩摩藩得到了廣泛流行,其流派成為薩摩琵琶流。未來在明治維新政府成立後,薩摩和長州成為並立的兩大門閥,薩摩琵琶也隨薩摩高官傳入東京,並逐漸向扶桑全國發展和普及。薩摩琵琶流派的特點是“注重內容,幽雅與悲壯並存”。

吃了也吃好了,玩也玩夠了,最後兩天除了直秀大家都很滿意——直秀沒吃到黑豬武士和鹿兒島拉麵非常失望,在西鄉家自行研發,結果黑豬武士大獲成功,而拉麵作戰大失敗,製成的麵條粗細不一,雖然孩子們沒吃過,但都用懷疑的眼光看直秀,直秀的心靈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兩天後,直秀四人登船離開鹿兒島,隆永、一藏領著孩子們揮手道別,回船藉著北風駛向長崎,至此,直秀一行人的第一次遊學基本結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