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襄聽了吳三桂的話,情緒愈發煩躁,低聲道:“明天回山海關!記住,以後決不能再讓雪霞和韋寶接觸!明天我就對這小子把話挑明了,若肯聽吳家的,他可以安生在鄉里當個土財主,若是再不老實,別怪我斬草除根!”

吳三輔聞言一驚,知道父親已經動了真怒,本來親自來韋家莊,以為韋寶肯定會買他的賬,會就範,會自己找臺階下,誰知道韋寶這麼倨傲?

爹爹這次是真的要對韋家莊和韋寶動手了,雖然韋家莊的人不少,韋寶也有了些靠山,但畢竟基礎差,而且韋寶的靠山好像都在京師,遠水解不了近渴,不由有些替韋寶著急。

不是吳三輔吃裡扒外,而是吳三輔覺得韋寶並不是窮兇極惡之輩,相反,在吳三輔的認知中,知道韋寶是一個知恩圖報,別人對他有一點好,他便會百倍千倍感激的那種人。

吳三輔覺得父親對韋寶的態度,有些過於強硬。

但吳三輔不敢再多說什麼,他的性格本來就很佛性,不會在別人動怒的時候多嘴的,更何況老爹吳襄不管在家裡,還是在遼西,都是很強勢的,平時不聲不響,但是真的做出決定,皇帝老子來都難以改變。

“爹,您終於想通了?這趟便不該來,我早說過,這個韋寶必須剷除,隨便一個鄉里人弄了點銀子,便想躋身世族大戶,那還不亂了套。”吳三鳳笑道。

“爹,我也贊成殺掉韋寶!”吳三桂稚氣道,小小年紀便滿臉的戾氣。此時在吳三桂心裡,韋寶便是普天之下最大的惡人,奸人。

“都吃飯吧,吃了早些歇息!讓人將飯送到雪霞房裡去,她不來吃,等會餓了便會吃的。”吳襄道。對外人,吳襄可以很強勢,很有手腕,但對幾個子女,吳襄是有些過於溺愛的。

即便總是說吳三桂,在三個兒子當中,不太喜歡吳三桂,其實也遠遠超出一般父親對孩子的關心。

三個兒子一起答應。

說歸說,氣歸氣,吳襄和吳三鳳吃完飯,各自回房之後,又分別摟著韋春燕和韋胭脂,大大的溫存了幾回。

似乎是要將對韋寶的不滿,都發洩到韋寶給他們安排的女人身上去。

韋寶次日半晌午趕回了韋家莊,本來想到趙金鳳和她娘在山海關的宅院門前去轉一圈再走,想起趙金鳳說她和娘,包括兩個丫鬟都極少出門,她們必備的生活品,都是從金山裡,由趙克虎讓人運來的,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去了也碰不到趙金鳳,遂作罷。

韋寶實在想不明白趙克虎和趙金鳳的娘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奇葩關係,明顯能感覺出趙克虎對趙金鳳和她娘很好,但在這麼個男權為天的年代,又是這麼好的一個男人,趙金鳳的娘為什麼不肯與趙克虎在一起,而是要長期分居呢?

韋寶回到韋府,王秋雅急忙向他彙報:“吳襄讓人來找過公子好幾次。好像是說今天要走,想與公子單獨飲宴,並說幾句話。另外公子辦的同窗會,來了四五十人,已經過半數了,蕊兒讓人將他們都安排在了迎賓館。”

韋寶點頭,雖然昨天晚上睡的還算不錯,但是他戀床,必須要睡平時睡慣了的床鋪,才會安心,所以此時還是有些疲憊。

“吳襄找我,應該是想走了,要跟我最後談一談,逼迫我接受他提出的條件。”韋寶道:‘至於同窗會的人,是接到我和吳三輔的邀約而來的。’

“那今天中午,公子要陪那一邊的人?”王秋雅問道。

韋寶暗忖,本來自己並沒有想怠慢吳襄,或者是說想晾一晾吳襄,吳襄既然讓人來找過自己幾次,估計是已經誤會了,既然是那樣的話,不如索性多晾一晾這老小子。

“我接待同窗會的人吧,中途過去給吳襄敬杯酒就行了。”韋寶道。

“行,那我讓人去安排。公子昨天玩的很高興啊,今天到了這個時辰才回來。”王秋雅不經意道。

韋寶呵呵一笑:“你吃醋了?”

“沒有,我吃啥醋啊?我為公子高興。”王秋雅口是心非道。

韋寶笑著解釋道:“我昨天傍晚將趙金鳳送回山海關,然後兩個人一起吃了晚飯,我就將她送回家了,並不像你想的那樣,我們可沒有啥逾越的事,更沒有一起過夜。”

“我可沒有想過公子和趙小姐有啥逾越的事。”王秋雅撅了噘嘴:“公子這麼說,好像我心地狹窄似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韋寶笑了笑,在王秋雅的胳膊上輕輕地扶了一下,以示安撫,然後去稍事歇一歇,準備等會陪一幫山海書院同窗會的人。

山海書院同窗會是韋寶牽頭搞出來的,也就一百來人,人數並不多。

要進山海書院同窗會,首先得是山海書院的人,曾經就讀於書院,或者現在仍然在山海書院就學。

另外,山海書院同窗會的一百多人,多為富家子弟,本來山海書院的學子,也多由富家子弟構成,這年代,寒門是沒有多少學子有條件上書院就學的,能找識字的人,教一些粗淺常用的字,已經算是家裡很盡力了。

山海書院同窗會也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寒門學子,多為至少取得了童生功名的人,現在這部分,大部分都已經被韋寶招攬到了韋家莊,讓他們在各個小學教書。

韋寶為這些寒門學子提供薪俸,並且讓他們將家人都接過來,免於出去逃荒,全部將他們當成‘教師’級別對待,當成人才對待,給予優厚的待遇,否則這些人當中的大部分人得出外逃荒,別說繼續進學,連存活下去都困難。

山海書院同窗會的現狀,基本上也是遼西本地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

明朝還是有地方團練武裝的,像是遼西,大戶就是地主,大戶們基本有點自己的武裝,在大明的其他地方也是這樣,李自成不就死於地主武裝手裡。

據韋寶所知,在遼西,遼東,還有山東,在明末就有很多鄉兵,不過不怎麼出名,沒什麼霸氣威武的名號。

人數也不多,除了吳家祖家這種超級大戶,能上千人數的私家軍隊,其他的多為二三十人到四五百人不等。

明末的鄉勇們,地主的私家軍隊,和清末的地主武裝在性質上是一樣的。

明末的地主武裝團練為什麼要幹掉李自成,清末湘軍淮軍為什麼要玩命的攻打太平天國?因為起義軍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

不管是明末,還是清末那些地主武裝不可能是真的愛國,說到底,還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在原本的歷史中,李自成在北京抄了士大夫的家,儒家大師們自然和流賊勢不兩立太平興國信基督教,這是斷了地主老財們的根,地主階級的最典型特徵是什麼?就是他們受過教育,都是儒家信徒。

儒家大師們和聖人們還不抄傢伙和洪秀全幹上。

清軍入關後,任用前明官吏和地方士紳來消弭**,恢復社會秩序和帝制文官系統,開科舉來保證士大夫的特權和地位,士紳所希冀的秩序和特權卻得到滿清新政權的認可和保證。

儒家大師們覺得,這不就是換個東家麼?透過科舉當官咱們還能和從前一樣,至於玩命麼?

從魏晉的塢堡主,元末的漢人軍頭,明清的地主武裝,乃至民國的保安團,一脈相承,他們不關心誰當皇帝,不關心誰當老大,誰是什麼正統,他們只在乎哪個東家能維護他們的權力和地位。

士紳儒生們對抗李自成還是很給力的。

至少韋寶看來是這樣。

目前的大明,各種勢力殊死較量,政權戲劇般轉換。

韋寶很清楚,不就的將來,不出十五年,大順政權就能幾乎一夜間控制大明北方。新政權旋即派軍沿運河南下山東西部,明朝的地方政權望風披靡。

韋寶在想著今天怎麼組織這次山海書院同窗會聚會的同時,想到了原來在上一世,看到的一則歷史故事。

大順軍甚至可以在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進入在南北漕運中居於中樞位置的運河都市濟寧。

大順官員看到了濟寧的富庶,對城裡不願輸納的富戶加以苛刑。

逃出城去的士紳開始醞釀重新糾集潰散的九營民兵和明政府散兵,形成對濟寧城的包圍。

佔據濟寧城半月的大順首領對每況愈下的局勢愈來愈局促不安,在五月十一日命令所有停留在城裡的士紳到城隍廟集合,以便監控和進一步勒索。

士紳們在通向城隍廟的路上有意放慢步伐,密商對策,一面赴廟,一面密傳四關鄉兵頭目與城中士兵之解事者,謀求裡應外合抗敵。

兵勇喬裝潛入城中,在居民中鼓動、領導公開暴動。

形勢陡然逆轉,至午夜大順軍全部被殲。

士紳舉行了祭奠崇禎皇帝的儀式,同時發牌各州縣,擒拿偽官,傳檄各路,號召忠義。

幾天內附近的多數地方政權紛紛回到忠於明王朝的勢力手中,不久,大順政權在山東土崩瓦解。

前明官吏和地方士紳在各地建立起基層政權,恢復社會秩序。

階級決定立場。

流賊動了儒家地主們的利益,李自成居然還抄士大夫的家,地主士紳們自然是和李自成不共戴天。

至於清軍入關後麼,與反抗李自成剝奪他們的特權、家產的歸旨一致,士紳指望滿清征服者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在新的統治秩序裡尋得庇護。

在滿清征服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士紳選擇順服異族佔領者並與他們合作,一反稍前他們對待大順政權的排拒態度。

其實大順軍乍至之時,濟寧及山東各地大都沒有馬上發生激烈對抗,但當士紳、富戶的財產、權利、地位和社會秩序被踐踏時,出於對“割富濟貧”的恐懼,他們開始反抗,驅除了李自成的農民武裝。

相反,在清初,士紳所希冀的秩序和特權,卻得到滿清新政權的認可和保證。

改朝換代過程中出現的政權空白加劇了治安惡化,山東西部饑民結夥成寇,嚴重地威脅了士紳—地主階級的地方霸權。

孤立無助的士紳與李自成、地方土匪發生衝突,而清政權卻是以他們的救星面目而出現的。

進佔山東之後,滿清統治者任用前明官吏消弭**,恢復社會秩序和帝制文官系統。

在這樣的政治生態裡,逃難到南方的士紳回到家鄉,獲得寬宥,並恢復了原來的財產和身份。

而運河貿易和水利基本設施的恢復,也促進了地方城鄉社會的安定。

清廷還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科舉考試以換取士紳的支援。

士紳需要秩序,其實他們在相當程度上象徵著秩序。

士紳對政治權力,或者說穩定的國家權威的依賴,決定了他們在政權和士紳關係中溫順和合作的終極立場。

總的說來,儘管滿清征服者與漢族合作者之間存在所謂正反交雜的雙重矛盾心態,彼此還是取得了某種相互適應。

前者需要後者的幫助用儒家符號去統治中華帝國,後者依賴前者的力量獲取和保障他們自己的利益並施展政治抱負。

在這種有博弈色彩的交易中,滿清統治者恢復公共安全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准許士紳的權益,重建他們通向仕途的路徑。

士紳對帝國權力的依賴揭示了他們獨立自主性的缺乏。

於是,不難理解在晚明士紳社會裡發生的許多富有革新性的事情,何以沒有導向任何結構性的、實質性的變遷。

明清王朝更替最終也無法跳出傳統意義上“王朝循復”的窠臼。

在這個公式內,滿清政權也完成了從一個暴力闖入者到一個帝國制度傳承者的角色轉換。

韋寶覺得,自己現在構想的勢力擴張,也跳不出這個框框,就算自己是遼西本地人,在遼西地面上的擴張,稍微有點牌面,不會像建奴們的嘴臉那般惹人天生嫌惡。

但利益擴張的本質是一樣的,自己必須遵守秩序。

這個秩序就是不能太狠的從韋家莊周邊的地主們身上挖肉,畢竟他要發展,需要和這些人打交道,需要這些人的扶持,就像他將天地商號的銷售部分打包形成股份有限公司,將原先韋家莊四個裡的大大小小的裡正甲長們都拉攏到身邊,只是殺掉了其中最頑抗的幾個人而已。

韋寶面對的情況,其實和李自成,和建奴政權,是同樣的。

這次聚會,主要是為了召集那些曾經就讀於山海書院的富家子弟聯絡感情,至於要如何做,韋寶之前就已經有構想了,此時又在房裡,邊抽菸,一邊默默完善了一遍,覺得可行。

清朝的團練定製於雍正初期,官方叫法是揀選民壯之制。

各省州縣例設民壯五十名,每不足額數餘亦僅供雜役。刑部尚書勵廷儀奏請團練民壯,令各州縣揀選民間壯丁,務足額數實,給工食分派學習鳥槍手二十名、弓箭手二十名、長槍手十名,選其尤壯者各一人充頭役,不時操練,務使技藝嫻熟,皆堪應用,奉行不力者罪之。

這50人裡不僅有長槍弓箭,也裝備有4成火槍,而後又讓這些人擔負地方上的治安。

這些人的領頭人,“毎名歲給工食銀六兩”,這只是相當於一個綠營兵半年的工資。

清朝就用這種民團來減少軍費開支。

因為民團中領頭人受過軍事訓練,而且有一定量力的火器,所以在川楚教亂時,民團才會打的比綠營好。

為了更好的利用民團,民團人士在嘉慶時便開始進入體制。

羅思舉、桂涵就是以團丁的身份提拔進了綠營,最後以從一品提督致仕。

這也讓民團與體制的聯絡更為緊密。

到了太平天國時代,團練的許可權雖被擴大,但整個過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演變,不是從無到有。

明朝民間沒有這種合法的武裝,就算晚明時代貿然去搞,結果也只是更多的整出遼西遼東一幫山大王來。

韋寶覺得,不考慮政治,單純考慮目前明末近乎癱瘓的經濟因素,就應該將防務全部交給各地的地主民團,這種民團幾天就能像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都是,就算別的地方不搞,遼東遼西和北直隸,這些建奴和蒙古人有可能破關劫掠的地方,便應該搞起來,那樣的話,朝廷幾乎只需要出一個人的銀子,就能起到5個士兵的作用,將大大緩解經費壓力。

為了打仗,橫徵暴斂,將經濟直接拖垮,這是大明滅亡的主因,因為地主階級已經對皇權,對朝廷失去信任了。

韋寶現在因為意外,偶爾的獲得了遼西遼東一幫世家大戶的大筆錢財,其實也有點這麼個意思,所以,三年後還一半銀子回去,這種緩和矛盾的方式,是韋寶能想出來的最好的解決矛盾的方式,韋寶推崇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做人做事留一線,不必針尖對麥芒,這樣,日後也好相見嘛。

“公子,款待同窗會的人的酒菜都安排好了。”過了一會兒,王秋雅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吳二公子來找公子。”

韋寶坐起身,出門:“吳二公子來了?”

“嗯,在偏廳等候。”王秋雅道。

韋寶點頭,去偏廳見吳三輔。

“韋公子呀,你怎麼才回來?上哪兒去了?”吳三輔見韋寶來了,立刻起身,劈臉便問。

“怎麼了?我昨天上山海關去有點事情,才剛回來。有啥事嗎、”韋寶不解的問道。

“你還問我。你呀,我在爹爹面前幫你說了多少好話?這下全完了。我爹能來你韋家莊,已經很給你面子了,你怎麼能連著兩頓飯不相陪呢?這太失禮了。”吳三輔直爽的對韋寶道:“還有,你不是喜歡我妹妹的嗎?怎麼又跟趙克虎的女兒不清不楚的?你去山海關,是不是為了送趙克虎的女兒回去?”

韋寶一汗,暗忖老子啥時候說過喜歡吳雪霞了?知道還是那天李成楝對吳三輔胡說八道,說自己喜歡吳雪霞的事,“我去山海關不是為了趙裡正的女兒,我們只是順路,恰巧一起走而已。我不是讓我義兄和韋家莊的幾個主要管事相陪吳大人嗎?哪裡是故意怠慢?確實有些急事要辦嘛,你爹這也太容易生氣了。”

“別說那麼多了,現在趕緊去向我爹陪個不是去,你呀。”吳三輔拉著韋寶,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韋寶被吳三輔拉著向外走,“去賠禮可以,不過,我這頓飯不能完全陪同吳大人啊,你不知道嗎?咱們邀請了同窗會的朋友們來,已經來了一大半了,難道不要接待他們?”

“我去接待他們就成,你這頓飯好好的陪我爹,另外,你這頓飯千萬別亂跑。我爹與人進餐,最煩旁人中途離席,會很不高興的。”吳三輔答道。

韋寶嗯了一聲:“那我在去見你爹之前,先見一見同窗們,這總可以吧?總不能人家來了韋家莊,我這做東主的不露面吧?”

吳三輔猶豫了幾秒鐘,“也行,那咱們先去見一見同窗們,你不能留下喝酒,說幾句話便去陪我爹。”

“知道了。”韋寶呵呵一笑:“用不用這麼緊張啊?”

吳三輔見韋寶似乎不是很上心的模樣,氣的嘿一聲,跺了跺腳,吳三輔知道爹爹已經在生韋寶的氣了,韋寶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這傢伙卻好像沒事人一般,怎麼不讓他著急:“韋公子,我作為朋友,勸你一句,千萬別得罪我爹,否則你和韋家莊,都很難在遼西存活下去!”

對於吳三輔這句重話,韋寶仍然不以為然,韋寶現在在心理上,對吳襄並不懼怕!否則昨天也不敢在吳襄來訪的中途,專門設家宴款待趙金鳳和趙克虎了,這種節骨眼上,本來是沒有功夫為男女的事情分心的。

韋寶不怕吳襄,是因為即便吳家和祖家再來個聯手帶兵來犯,有酒瓶炸彈,有上千陸軍和海軍,到時候可以臨時組成混編部隊,在目前他手裡有足夠的糧食的情況下,吳家和祖家根本沒有能力用軍事力量直接摧垮自己一方。

“大哥,你放心吧,我巴結吳大人還來不及呢,哪裡敢得罪他?”韋寶淡然一笑,並沒有將心理上不再懼怕吳襄的情緒表露出來。

吳三輔點頭:“這就好。”遂與韋寶一道,直奔迎賓館而去。

同窗會和連日來款待吳家眾人的酒宴都在韋家莊迎賓館,但卻不在同一個大廳。

韋寶到了迎賓館,一路有人鞠躬敬禮。

韋寶一路對人點頭示意,走過長廊,到了招待同窗會眾人的門口,兩名侍從急忙幫韋寶拉開門。

韋寶邁步而入,五十多人已經坐了滿滿的五桌。

眾人一見韋寶,均是不約而同的起身打招呼。

在山海書院,韋寶其實並不起眼,在外人看來,韋寶只是一個家裡有點銀子的小富戶罷了。

並不如何稀奇。

與吳三輔、吳三桂、還有汪東明這種的官二代,還有一幫輸了大銀子的富戶子弟們比起來,韋寶的世家就算不是毫無成色。

成色也明顯不足。

但是韋家莊的壯觀工地,到處都在施工的場景,宏大的施工規模,還有大批的做事的人,這些都將韋寶牽頭搞起來的山海書院同窗會的新老同窗們鎮住了。

眾人這才知道韋家的財力已經到何等地步了?

他們中有不少人曾經到過原先此地的四個裡,簡直已經認不出本地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