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支香時間,李博手捧著卷宗過來了。

和長安城的資訊比起來,宮裡的卷宗並不多。

蘇大為接過,翻開後細細查閱。

一邊查,一邊向李博問道:“對賀蘭敏之那邊,有派人盯著嗎?”

“這幾年一直有眼線盯著,但賀蘭敏之身邊的明崇儼極難對付,我懷疑他們早就察覺了。”

“所以沒查到有用的東西?”

蘇大為翻著卷宗,頭也不抬的問。

“目前沒有發現可疑處。”

“我離開這幾年,長安城裡有詭異傷人的事嗎?”

“沒有。”

“宮中?”

“那就更沒有了。”

“嗯?武順還有賀蘭敏月,都入宮了?”

蘇大為翻動卷宗的手,突然停了一瞬。

李博不明所以,下意識的道:“武順去歲入宮,封韓國夫人,其女賀蘭敏月,封魏國夫人,怎麼,有什麼不對嗎?”

姐妹,母女,同侍一夫?

這在後世是不可想像的,會激起極大的道德輿論。

但在大唐,簡直再正常不過。

太宗殺建成、元吉,又納了他們的女人。

還有徐惠妃,是太宗的女人,她的妹妹徐氏,又是李治的徐婕妤。

更何況李治還把太宗時的才人,武媚娘給納了,甚至封了皇后。

現在再納了武媚娘的姐姐,順帶把姐姐的女兒一起收了。

好像……

也沒什麼不對。

但是蘇大為腦子裡此刻只有兩個字,“固寵”。

李治固然是需要武媚娘。

兩人的感情也確實很好。

夫唱婦隨,一起經營大唐帝國,這麼大的事業。

甚至上尊號都是“天皇、天后”。

但如此受寵的武媚娘,顯然競爭壓力也極大。

後宮中美女才女層出不窮。

要想留住李治的心,連武媚娘都需要把自己的親姐和姐姐的女兒拉入宮做幫手。

後宮簡直是個修羅場。

蘇大為不在其中,很難想像其中的雲波詭譎。

但光憑今天宴席間發生的事,就不難想像。

權力引發的衝突鬥爭,是何等劇烈。

自己不過是一個遠赴百濟征戰的將軍,回來第一天就被人刺殺。

第二天在“家宴”上,就先後出現賀蘭敏之和那個道士郭行真的針對。

這還不算李義府偷偷挖坑,在李治面前想陰自己。

定了定神,蘇大為翻動著卷宗,終於找到他想看到的部份。

“郭行真,據說此前在終南得仙人傳授仙法,一直在山中修煉,後來李弘因病,陛下和武后則放榜求天下名醫高士,有能為太子治病則,賞千金,封伯。

這郭行真不知何時來到長安,竟與武順結識,後來經武順介紹入宮。

陛下與武后試過此人,見他道術通玄,便命其替太子診治。

此道言如果能煉成上丹,不但能醫好太子,就算連陛下的身體,也能一併醫好。

之後又屢次展露神通,陛下與武后甚信之。”

蘇大為唸完關於郭行真的這一段文字。

看了看時間。

這道士來長安,剛剛半年。

半年時間,從一個山野中修煉的野道士,一躍而成為帝國天子座前紅人。

可謂是一飛沖天。

“他提了許多次煉丹,不知煉丹究竟需要哪些藥材,好像不太容易湊齊?”

蘇大為翻了翻卷宗,沒看到,抬頭問李博。

“這個……都察寺沒查到,或許宮裡有人知道,但陛下和武后有意封口。”

“知道了。”

蘇大為便不再繼續問下去。

只是心裡,暗暗對此事上心。

那道士,今天在宴上都數次提到煉藥的物事。

以蘇大為推斷,如果此人真是妖道,要麼為錢財,要麼為名利,要麼,就是有其它不可告人的目地。

總之須得加倍提防。

“要是煉丹能治好肺結核,那他真該去領諾貝爾獎了。”

蘇大為冷笑一聲,語氣裡帶了一絲嘲諷。

李博站在桌案前,有些詫異的問:“什麼貝?什麼獎?”

“沒事,無須在意這些。”

蘇大為搖搖頭,皺眉又翻動著卷宗。

許多事,看起來零零碎碎,但是一起看完,在他的腦中,漸漸拚湊出新的形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武后現在……”

“什麼?”

“想不到,武后的親族,已經有這麼大的勢力。”

蘇大為暗自皺眉。

看了卷宗中關於武后的資料,可謂觸目驚心。

自武媚娘成為皇后,雖然李治一直有意限制,幾乎沒有官員明裡投靠武媚娘。

但暗中支援的人,還是有一些。

這些不足為奇,真正令蘇大為在意的是,外戚。

武媚娘入宮,引武順和賀蘭敏月、賀蘭敏之、母親楊氏為援。

其中武順被封韓國夫人,賀蘭敏月封魏國夫人。

楊氏封榮國夫人。

而外甥賀蘭敏之起家便是是尚衣奉御,這等肥差。

接著又授太子左庶子,遷左散騎常侍、弘文館學士。

出繼外祖父武士彠,賜姓武氏,襲封周國公。

拜太子賓客、檢校秘書監。

在賀蘭敏之身邊,已經聚齊起不少奇人異士,勢力不小。

而榮國夫人和韓國夫人、魏國夫人,光是人家送的宅子,便有四座。

佔地上百頃。

此外還有人暗送家財,送田產。

在長安城外,上好良田,便有人一次贈予千頃。

除了田產,各種域外奇珍,金銀器皿,綾羅綢緞,珍寶香料,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楊氏的三女武氏嫁與郭孝慎,此時自然也沾到喜氣,一榮俱榮。

楊氏出自弘農,楊氏這邊的親族,之前在武媚娘無名的時候,一個也不見。

現在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一下子冒出來許多。

凡是沾親帶故的,皆有賞賜。

在武媚娘身邊,光是母親這邊的親族,便已聚成一個極大的利益群體。

這還不算在父族那邊的武氏。

因為早年武氏欺凌楊氏和武媚娘,武元慶和武元爽這兩個異母的混帳哥哥,倒沒沾到多少光。

武元慶被武媚娘外放為龍州刺史。

龍州,大概在後世廣西崇左市轄,龍州縣一帶。

說是刺史,等同流放了。

武元爽開始還好,武媚封后,他被升為少府少監。

但是沒多久武媚娘讓他出任濠州刺史,後又因事流放振州。

後世海南三亞。

一個海南,一個廣西,在唐朝,基本都是原始叢林,蠻荒瘴癘之所。

發配去那邊,基本就是閻王爺點名。

除了這兩個倒黴蛋,其他但凡能和武媚娘沾上一星半點關係的,無不雞犬升天。

此時的武媚娘,早已非是當年一心許佛的明空法師。

在她身邊,身後,已經形成龐大的外戚利益團體。

這還是李治擅於平衡內外,有心壓制的結果。

若不然,按漢時的情況,只怕武媚娘的親族會膨脹得更加可怕。

“權力……權力真如怪獸一般。”

“寺卿,你說什麼?”

“沒什麼,對了……”

蘇大為將卷宗合上,微微閉眼回憶了一下,方才看到的內容。

過了片刻,將卷宗推向李博:“可以還回去了,還了過來,我再和你說一下昨日被刺的案子。”

“是。”

李博拱了拱手,將這些卷宗收起。

捧在懷裡歸還給檔案室。

蘇大為腦中,趁此功夫,還在翻來覆去的想。

武媚身邊的那些人,那些關係和人脈,已經複雜如蛛網。

別說郭行真,在武后身邊,現在的道士,又何止一個郭行真。

如潘師正、劉道合,這些都是鼎鼎大名的道家高人。

那些沒聽過名字的各道各派,就更多了。

賀蘭敏之身邊,都聚了不少能人異士,何況在武媚娘那裡。

李治是否知道這一切情況?

他應該是知道的。

李治的手段好像是盡力打壓武媚在朝中的勢力滲透。

是一種既用,且防的策略。

因為他的身體不好,需要武媚幫他處理繁雜事務。

同時推武媚出去,可以吸引朝臣的火力,所有朝臣的針對目標,都朝著武媚。

李治可以藏在武媚身後,從容佈局,去推動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武媚娘對他來說,不可替代。

但李治也是英明之主,他也防著武媚娘坐大。

所以對朝中朝臣和武媚娘的關係,盯得還是比較緊。

一些明顯傾向武媚娘,妨礙了整體平衡的官員,都會被李治找到藉口,一一定點拔除。

在權勢上李治是壓制武后一族。

但是在錢財和名望上,李治就不太管束了。

大概李治是不太看得起所謂江湖上的異人之士。

真正有本事的,大多都投效朝廷,比如太史局。

所以也任由賀蘭敏之去折騰。

將這些問題想透,蘇大為再看賀蘭敏之和郭行真,便有些明悟。

自己,算是武媚娘身邊唯一的異類。

自己投資武媚娘,或者說抱定武媚娘的大腿,是在武媚娘做為明空法師,最落寞的時候。

所以與武媚娘建立起的交情和信任,非旁人可別。

這一點,恐怕是賀蘭敏之這樣的人,難以想通的。

沒有血緣關係,但卻比親人更得武媚娘的信賴。

何況武媚身邊,最缺的就是朝中勢力。

蘇大為雖不在朝中,但他身在戰場,掌握軍權,屬於軍中實權人物。

而且上升潛力巨大。

哪怕他現在回長安了,一但邊疆有事,李治隨時都得起用。

到那時,手握至少數萬大唐精銳的蘇大為,將是武媚娘最可靠的羽翼。

更何況,蘇大為用兵有一個特點,最擅長召集僕從。

他打西突厥,打百濟,打倭國,大量都是就地徵召僕從,而且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而府兵精銳,蘇大為往往就帶上三個折衝府,兩千餘人。

能打出這樣的戰績,實在令人側目。

據方才卷宗上的資料,李治在接到蘇大為徵倭的奏摺,在看到他的兵力配置時,當時是驚得站了起來。

那麼胖大的皇帝陛下,平時連坐著都喘氣的人。

在那一瞬間,居然幾乎跳著站起來,驚呼:“此人將為朕之臂掖乎?”

張帝國臂掖,收盡邊疆土地。

數百年前大漢,張掖之故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