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戰之後,對於旭日城的爭奪戰,就成為了一個重點。

長期的攻守博弈,讓旭日城的爭奪戰充滿了智慧。

說起這座旭日城,主要的防禦自然是城牆、護城河,還有城樓、甕城,然後大概就不多了。

但其實具體到細節,一個完善的城池系統,必須還有很多其它土木工程設施。

最早的人類城牆是夯土而成,後來才大量用來包城牆,這大概是因為當時的磚在成本、效能等方面還不夠理想,無法用到面積大、又經常要面對衝擊的城牆上,磚砌城牆並不普遍,大量使用的依然是夯築城牆,用石灰、沙粒和粘土夯築的城牆,也異常堅固。

到了後來,這個城牆被修行者所採用,才變得越來越重要,技術水平越來越高。

另外在城門樣式上,最早是大過樑式城門洞,而後才是拱形結構,這個也主要是成本、強度方面的原因。

阿修羅界早就已經普遍採用環形護壕,用來保護自己,旭日城在城外有與谷水相連的護城河環繞,而且寬度極大。

這護城河幾乎是城池的基本配備,不僅用於防禦,還經常是城中的水源之一,至於一馬平川地讓敵人直接跑到跟前來攻城,任何稍微有點頭腦的守將,恐怕都不會樂意。

當然在護城河的細節上,各城還有一點區別的,比如為了便於通行,戰亂又不頻繁時,某些大型城池的主要城門外,可能不採用吊橋,而是用固定的木橋。

有些甚至在主要城門外把護城河切斷,只用涵道連線兩側河水,但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也沒有完全放棄對城市防守的關注。

有一種名為發梁的機關,在敵人上橋後啟動,結果就會是橋面傾側翻轉,把敵人掀入壕中。

在阿修羅界的城池,還經常在城門兩側,向前築起兩段不長的牆,前端有寬大的高臺,上面甚至有角樓,這稱為“城闕”,與城門上的城樓一起組成了三面夾擊的態勢,加強對城門的防護。

在沒有護城河的城門外,這種防護措施就更為有必要,像城闕這種建築,在戰時時把它作為守城的助力,而不僅僅只是當成了一件擺設。

此外在旭日城的城牆結構上,還有一些特殊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各種條件下的防禦作戰,而且在很找早就已經發展得很全面。

爵穴是一種夜間照明設施,以防敵人趁黑爬城,並且考慮了,她如何在照亮敵人的同時,不晃了守城士兵的眼。

懸門,則是設在城門道中的一道暗門,用絞車操縱升降,這顯然要比那種對開的普通城門更不易開啟,關閉卻很容易。

在很多誘敵戰術中,都會採用它來截斷入城之敵的退路,然後予以消滅。

馬面在逐步推廣,但它其實早就出現了,只不過當時還沒有固定為方形,而是呈馬蹄形,或為牆體直接外凸,或附建於城牆外側。

這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城防工程,因為沒有它,守城士兵的弓弩就只能對離開城頭一定距離的敵人射擊,無法攻擊貼到城腳下的敵人。

這將會成為一個非常致命的死角,馬面的最佳間距,基本上相當於當時弓弩的有效射程,因為這樣可以互相之間掩護,消除馬面外側的死角。

而消除城下死角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戰國時期墨家設計的坐候樓,一種挑出於城牆之外的木樓,他們還設計了一種名為“懸脾”的活動板屋,安裝於城牆外沿,用絞車操縱著沿外壁升降,內載兵士,攻擊攀爬攻城的敵人。

而有時這樣的側射火力還不夠,於是人們在城牆外一定距離建一高臺,上面架弩,只有繩梯可以上去,存放一定的軍械、糧草。

這它可以威脅攻城敵人的後背,是一種很有效的倒打火力,而這也相當於加大了防禦縱深,另外一種增加防禦縱深的方法是在護城河與城牆之間修建羊馬牆,一道有垛口、射孔的矮牆。

城牆裡面,也要為城防進行考慮,除了經常見到的登城階梯、坡道,還要挨著城牆修建一條環路,讓守軍可以快速機動、運送器械。如果在戰鬥過程中出現什麼環路擁堵,請減速慢行,那可就要命了。

限於成本、工程量的限制,城牆這類土木工程,確實很難取好很好的效果。

不過羅睺一方在改造建設旭日誠時,沒有考慮基本的城壕、馬面,確實有點可惜了。

而在攻守城的各種器械、戰法上,逼真效果應該還是容易追求的。

雲梯大概是最常聽到的攻城器械,但它並不是長得像一個竹梯的東西。用那種簡單的工具攻城,在古代叫做“蟻附”、“蛾傅”,是一種比較無奈的攻城方法。

比如它們的頭部經常裝上一對小輪,這樣在抵到城牆後用力前推,就可以使小輪沿牆上滾,快速立起。或者直接在一根長竹竿、木柱上綁上橫杆,形成一個重量更輕的竹飛梯。

古人一般所說的雲梯,是底部有車輪的大型攻城器械,梯下隱蔽有士兵推動前進。傳

說是魯班發明的,不過在戰國時期肯定已經有了。

而現在以後,主梯上還增設上城梯,梯首安雙輪,隨著木材加工工藝的進步,雲梯上又增加了折達機構、防護裝置。

當然,這種雲梯要想接近城牆,必須先跨越護城河、壕塹的阻擋。

攻城法中的“堙”,就是用土石、柴薪填塞壕塹,為攻城開闢通道。

僅靠人力背馱也不是好辦法,因此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種螭蟆車,裝土以後推過去填塞。史書上甚至記載過三百人推行的大型蝦蟆車。

如果僅僅需要人員越過壕塹,導演們很喜歡讓士兵們踩著竹梯過河,這大概是受人民解放軍的影響。實際上戰國時期已經有了一種專門跨越壕塹的橋,下面也安有兩輪,方便運動,叫做飛橋,後來則繪有壕橋、折達橋,這些橋都更便於人員快速透過。

當貼近城牆後,除了透過雲梯攀爬,攻方還會使用衝車撞擊城門,這種戰法就稱為衝。不過衝車除了城門,也有直接衝擊城牆的,破壞其夯土結構,讓城牆坍塌。

在第二次攻城時,是率領數萬人進攻,而羅睺方只率三千人據守。

當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時,羅睺一方就用火箭燒燬雲梯,又用繩索吊掛的石磨墜壓衝車,破了教如何的攻城之策。

到後來,還出現了專門的撞車,可以在城頭移動,撞木前端包鐵,撞擊攻城雲梯,而石磨也換成了專用的鐵撞木,用沉重木料製成鐘形,下緣周邊安鐵刃,落下後砸毀衝車等。

炎火多在雲梯、衝車失敗後,又建造高臺木架,用弓箭壓制城頭守軍,然後用土填塞壕塹,並直接填到城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羅睺軍就在城內又築了一道城牆,吳鋒隨後挖地道直通城內,而就在城內橫向開挖了一道壕溝。

就這樣,晝夜攻擊了許多多天,仍舊無法攻破旭日城。

因為這幾種攻城方法都是,在阿修羅大帝戰時期就開始採用的,古人也早想出了對策。

當然炎火軍的攻城方法,也不只露的這幾手,炎火一方覺得這樣太慢,可以用轒轀、大盾等器具掩護士兵靠近城牆,然後攻擊。守方會用石磨砸,攻方就加強轒轀的強度,後來又把它改成尖頂,稱為尖頭木驢。於是攻守雙方在這種不斷,在對抗中互相發展。

而守方對付雲梯的火箭,也可以對付轒轀車,而且能夠更加簡單,把蒿艾、秸稈、麻布等編成火把,浸漬油脂,點燃後扔到車頂、雲梯、飛梯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