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幽冥之界,輪迴之地,便是徹底的陰氣所在之地,從外象而言,不錯,幽冥輪迴之地,更無半點陽氣存在,就好像正常的火焰不可能存在於海水之中一樣,水火不相容。

但是如果你的修為提升到了一定的層次,就不會再有這般粗淺的看法。將世界看得非黑即白了,這樣不好,眼中的世界,還是混沌一些來得好,如同人事混沌一樣,天地本源之間,同樣是混沌的。

在大能眼中,陰陽二氣,並非互相對立,絕對排斥的存在,陰陽二氣可以相互影響,進而相互轉化。至於最後是逆轉為混沌之氣,還是進一步轉化為五行之氣,便是外力影響的結果了,於陰陽二氣自身而言,這兩種變化都有可能出現。

吳毅刻繪陰陽陣紋,分割陰陽二氣,以石碑世界為陣基,進而又以自身幽冥法身化道,勉強維持住了陰氣的平衡,並且開始有了聚合為核心的趨勢,倘若這個趨勢不改,日後的石碑世界,便是西海輪迴之地的中心。

而與此同時,吳毅也面對著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便是分離而出的陽氣不受控制,掌控不住陽氣,任你陰氣制約地再好,也是無用。

陰氣以石碑世界及幽冥法身加以鎮壓束縛,這陽氣又以何物呢?難不成以自己的肉身嗎?這個想法吳毅真的有過,但是很快就自我否決了。

人身的肉身雖然久經錘鍊,但是想要比擬石碑世界,還是差了一些,更何況肉身也沒有足夠的體量容納這許多陽氣,終究還是要藉助外物的。

現在何處尋來一個與石碑世界相當的小界吞噬陽氣,此物不可得自於外,不可能向敖壬等人借來。

倒不是說擔心他們在其中留下一些手腳,而是外物缺乏自身打磨,不相匹配還是小事,若是之後引發陽氣暴動,那可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吳毅思緒搜遍自身一應諸物,並無一物可堪此間之用,明白此事之後,吳毅反倒想開來了,既然無有外物可用,那便自身頂上吧,既然立誓要使眾生不受劫難之苦,不做些犧牲,又怎麼能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毅蛻下軀殼,精氣神分離,一身精氣留在肉身之中,而這肉身,則是被驅使著緩緩走向了陽氣肆虐之地。

吳毅雖然修煉有力道,卻並非專修力道一門,便是那些上古妖獸出身的神獸,此刻也未必敢誇言能夠以肉身為核心,鎮壓下陽氣暴亂。

外間觀看的人,見到吳毅如此做法,眼眸之中或是欣賞讚歎之意,或是嘲諷譏笑之意,或是淡然不屑,亦或是——

但是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蓄勢待發,準備在吳毅死後奪取陣圖,為日後進軍西海做個鋪墊。便是那些欣賞讚歎吳毅此舉的上仙,同樣如此。

南海龍王目光幽幽,直如一灘不見深淺的水潭,靜謐自若,但是看他握著氣運神器的手掌已然青筋暴起,便知道他的內心,遠遠沒有外表這般沉著冷靜。

眼下要說最不希望吳毅殞命的人,那麼便莫過於敖壬了,只是一應看天命,他急也沒用。

當吳毅作出這個選擇之後,已然是一往無前,他自然知道自己此舉意味著什麼,或許肉身在踏入暴亂陽氣內的第一時間,就被碾壓成為了齏粉,或許肉身的貿然進入,使陽氣變得更加暴躁,進而毀去陰陽平衡。

西海偉力,一旦失去維繫平衡的能力,以吳毅眼下的修為,便是想要不死也不可能了。

如果有退路,如果有後手,又有誰喜歡一往無前呢?以強勝弱不好嗎?以弱勝強都是不得已下的結果罷了,因為少之又少,所以才得以傳諸後世。

這一刻,吳毅心中一切的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盡數化為泡影,心念前所未有地空靈澄澈。如果說連活著的希望都已經很渺茫了,那麼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還有意義嗎?沒有了!

頓悟嗎?並不是,更準確的說法,不如說是解脫了,看開了,生死看淡,那麼世間一切又有哪些看不開呢?

吳毅沒有發現的是,當他將心中雜念去除,不再思索後路一事,身後大智慧清光耀眼至極,滾滾願力自莫名之處匯聚而來。

佛門心法,主要是指大乘佛門,你認為自己有多強,你就有多強,或者說在大佛眼中,根本沒有強弱的概念,萬般皆是虛無。

大乘佛門之中,並無境界的劃分,唯有羅漢,菩薩,佛祖的稱謂,小乘佛門兼學道門,將境界體系引入其中,好壞暫且不論,卻是漸漸偏離的心法正途。

大乘佛門之中,那些被稱為佛祖的人,你感應過去,他們可能只有太初仙人的修為,甚至連仙人的修為都沒有,但若是你膽敢就此小視他們,必然會付出代價。

有句著名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緣而生的世間法,都如夢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霧靄一樣的不可琢磨,無常變幻。同時又如同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要無時不刻地這樣看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束縛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這等心法,超脫了靈氣對修為的約束,甚至於一定程度上超脫了大道對修士的束縛。

即便是在靈機匱乏之地,同樣能夠修持心法,或許無法增長壽算,但是其高超的見識與心智,卻足以使他們輪迴百世而靈魂不滅,從這個角度而言,一世壽元又算得了什麼呢?

凡修持佛門心法之人,大多不重視肉身的修煉,於他們而言,肉身不過是一身臭皮囊,輪迴坐化之後便無用處,絲毫不影響他們的修煉,同理,人世因果於他們而言,也不甚重要,親情愛情友情等,皆是如此。

若是沒有這等心法,佛門的崛起並與道門一爭高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而眼下,絕境之中,先後放棄了魂魄與肉身的吳毅說是一朝解脫也不為過,心法一朝大成,多少人百世輪迴也未必有這個成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