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二學武術的事,老爺子和老太太在家裡一直在拌嘴,誰也說不服氣誰,老太太氣的飯也沒有做,一直叫老爺子去初世民家問個究竟,老爺子就是不服,也不想去問,就一個人在家裡聽起收音機。

老太太是個很傳統的人,什麼事都喜歡以過去發生的事為標準,沿著軌跡走,不論啥事都感覺沒毛病,畢竟好多事都是有前車之鑑,可以借鑑。老爺子雖然說也是和她一個時代的人,但是老爺子多了好多年的教育事業,這些年間接觸了好多的新事物,也吸納了好多新的理念,整個人也在不停的改變著,與時俱進。社會不斷的進步,創新也開始變成新的主旋律,大到國家,小到家庭,無疑例外。遠的不說,大清帝國的衰落,就是墨守陳規,閉關鎖國,總是躺在功勞薄上過日子,最後被別人用大炮炸開了國門。小了說家庭,這個幾年,凡是規矩的在家種地的,雖然沒有啥大的過錯,但是家庭家庭總的發展基本很緩慢,一年又一年的重複著過往。到是有些家庭大膽創新,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造就了一批開始富裕的人,他們的生活質量,一年比一年好。

說到對孩子的培養,說到底道理也是一樣,每個孩子有天然的差別,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他們,對一些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南懷瑾老先生說過三千年讀史為的是功名利祿。所以老百姓心裡根深蒂固的觀點,要讀書識字,才有好前途。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讀書,他們可能有別的天賦,你如果在強迫著他低下頭讀書,不但沒有啥效果,並且叫孩子有牴觸心裡。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已經開啟了一扇窗。

作為初世民,在國家教育的一線,始終瞭解著國家教育革新的動向,對教育這個詞也賦予了新的定義,也變得更加有新時代氣息。所以對初二學習武術的事,也沒有太多的排斥,也沒有想到老太太這麼反對,還好的是老爺子沒有這麼想,但是也沒有支援,可能從骨子裡還是認為多讀書是正路,其他的像水上的浮萍,沒有根。

老爺子最後沒有別過老太太,雖然很不情願,但是還是去了初世民家詢問情況。

老爺子顫巍巍的走到初世民家的時候,初世民一家都準備睡覺了,初一初二兩個人是真累了,沒有人提醒,也沒有人催,吃過飯往床上一躺,就進入了夢鄉。

敲門,初世民打開門,看老爺子來家裡了,多少有點意外,這老爺子怎麼大晚上來我們家做啥,感覺告訴初世民,又要有啥意外的事發生。平時老爺子和老太太基本不會來他們家,有啥事都是他們去老院子彙報。

“爸,這大晚上的怎麼來我們家了,有啥著急的事嗎?”

老爺子沒有搭理他,直接進了院門,院子裡的燈都關了,初世民也看不清老爺子臉上的表情,不知道老爺子是喜還是憂,就跟著老爺子後面,一起進了房間。

到了房間以後,老爺子找了個板凳坐了下來,調整了一會呼吸,這才說話:

“孩子們都睡了?”

“恩,都睡了,找他們有啥事嗎?”

“村上有人說,我們家初二給你送出去聯絡武術去了,是不是真的。”

初世民一聽,這事傳的這麼快,我自己還都沒來的急給他們去說,就有人傳話傳到他們耳朵裡了。

“是的,初二這兩天和小王莊的一個孩子一起學了兩天,還沒定,孩子喜歡,就叫他去了,正打算給你們說說這個事,沒想到你自己親自來過問。”

“這樣給你說吧,我來瞭解兩個事,第一傳達一下我和你娘的態度,你娘是堅決反對,我保持中立,不支援也不反對。第二,初二學武術,聽說還要拜師才可以,具體啥情況你要給我說說。”

初世民也沒有想到老兩口對這個事這麼上心,大晚上的就過來了,於是初世密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詳細的給老爺子說了一遍。

“現在來說,人家根本就沒有吐口答應,是初二貼著人家要學。”

老爺子聽完初世民的話,基本上算是明白怎麼回事了,李巧雲也忙完手頭上的家務活,給老爺子倒了碗開水,坐在初世民身邊。

“你們兩個怎麼想的,我先聽聽你的意見。”

老爺子看李巧雲也坐了下來,自己先沒有說話,就問起他們兩個人。

李巧雲別看平時說話吵吵的,可是和老爺子老太太說話的時候都是規規矩矩的,不亂說話。就用手拽了拽初世民。

“咋想的,其實我們想的很簡單,我們還巴不的人家同意,畢竟現在人家都沒有說同意。”

“我是說理由,不是你們的決定。”

“真要是說理由,我還是真有理由,並且我有兩個有說服力的理由。”

李巧雲聽初世民這麼說也是吃了一驚,沒想到初世民真的仔細考慮過這個事,不然不會隨口這麼說,就像她,真的沒有考慮過這事,老爺子一問,她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那你說給我聽聽。”

“首先,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每個孩子的天賦是不一樣的,對於初一來說,讀書是最好的選擇,他各方面都適合讀書,並且做的也比較好,以後只要不出現啥大的偏差,將來是可以有所成就的。但是初二你看,他好像就沒有讀書的興趣,每天就是應付,你說他將來能上學上好了嗎,我看很難,那麼我們現在就要多給孩子找找出路,練習武術是不是他的最佳選擇,我也不清楚,但是我認為可以一試,孩子畢竟還小,就算將來不成功,還是有機會改正的,不過連試都不試一下,就下結論,有點武斷了。”

老爺子聽完初世民的一番話,感覺有點道理,語氣就松了好多,畢竟好多觀點是和他不謀而合,這些觀點其實就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一種共識吧,這也是從師者根植在心中職業道德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