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忙碌,初世民一家基本上,該收的都收的差不多了,該種的也都種上了。

但是最近幾天,一直是大晴天,本來這裡就是沙地,根本就存不住水,地裡現在相當的幹了。一家人打算不等天下雨了,準備自己澆地。

畢竟玉米,大豆都種到地裡了,如果不快點澆水,會影響種子發芽。

雖然說村裡的井,也沒幾口井,但是這個時候大部人都在收割小麥,都空著。

澆地這個活還算不錯,不那麼熱了。

一開始的時候澆地,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地裡面打好水渠,然後在把井裡的水抽上來,一個人跟著水,然後把水從水渠裡均勻的引到地裡。

從井裡抽水,一般情況下都是用電。但是此刻沒有電用,必須要傍晚才可以,現在這裡很缺電,每天也就三四個小時的電供給,並且有電的時候,也是大家的用電高峰期,電壓相當不穩。如果要是抽水的話,必須要配個小型調壓器,這樣才不會燒電機。

家裡這麼多人在家也不打算等到天黑,剛好大姐夫家裡有拖拉機,就用拖拉機帶動電機抽水。

初雲敏自告奮勇擔當看電機的任務,由於拖拉機要長時間的執行,水箱的水溫度很高,要不停的加冷水降溫。在澆地的時候,還要不停的切換開關。

從井到地裡有幾百米的距離,基本上都是用水管來傳送,如果不用水管的話只有也挖水渠,天太幹,並且一路上到處都是乾涸的土地,水在中間都被截流了,太浪費水了。

所以大部分人家都買上幾百米水管,水管基本上那個時候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白色的,比較薄並且沒有韌性,很容易被扎透,基本上用一段時間就好多地方漏水。如果漏的嚴重的話就用多餘的管子把他裹起來,這種水管基本上都很便宜。好多人家都喜歡買這種水管,並且一買都買很多。

還有一種是藍色的水管,這種是膠製品,很軟,也不容易壞,但是比較貴。

一般情況下好多人家就買上幾十米放家裡備用,還有就是放在一開始出水的地方用,在抽水的地方使用頻率比較高,如果不耐用的話,容易漏水。

大姐夫很快就開著拖拉機車頭到了井的旁邊,然後把拖拉機固定好,電機也弄好。

初雲敏負責幫忙安裝水管,大姐自己一個去捋順路上的水管,初世民兄弟兩個在地裡打水渠。

這幾天,天真夠旱的,一開始水根本就不走,乾涸的土地,貪婪的吸收著水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家人在拖拉機的轟鳴聲中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中午時分,老太太過來送的午飯,大家都湊過來吃飯。

這個時候,大家我沒啥講究了,就在路邊上席地而坐。大家聊著天,就吃起飯來,四個小孩在家裡沒有跟著出來,都在家裡陪著舅媽看兩個表弟。

午飯過後,大家在涼蓆上簡單的休息一下,就又開始澆地去了。

初雲敏這個時候,在樹下看起書來。樹上現在也開始有蟬了,蟬的鳴叫聲挺招人煩的,叫人本就急躁的心更急躁。

傍晚的時候,來電了,這下澆地的速度明顯加快了,大家一鼓作氣,一天全部搞定。

回到家裡,天已經很晚了,孩子們也都餓了,大家圍在桌子旁,商量著明天回大姐家去收割,澆地!

老太太說,“孩子回家沒有人帶,就留下來,我們在家照看!”

初俊昌身體不好就不去了,初世民兄弟兩個加上初雲敏明天一大早就跟車回去,要抓緊時間收割了。

老太太這個時候問大姐:“最近還有磚要送嗎?”

大姐說:“最近幾天都農忙,那裡還有時間造房子,就是有,這段時間也不會造。”

所以說也沒有人需要送磚。

老太太說:“那就等你們忙完家裡的活,就歇一下。反正家裡有拖拉機,可以幫別人收割,也可以賺點零用錢,畢竟好多人家都是靠人力來幹活,都幹的慢,也有好多家裡沒有勞力的,或者趕不回家的。”

大姐夫這個時候也說:“早就打算好了,來的時候就和幾家人都說好了,回去就給他們幫忙收割。”

聽到大姐夫說這些,老太太很是欣慰。她的這個女婿雖然話不多,確實是個靠的住的人,女兒嫁過去,雖然苦了點,但是他們全家一直在努力改變著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怕吃苦,也能吃苦。

人就是這樣,只要你能不怕吃苦,又不懶惰,日子總會越來越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