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朱由校這段時間心情很好,華夏帝國的商品傢俱給他的木匠手藝帶來了大批的靈感,在偏殿中忙的不亦樂乎,各式新設計的木制家具成品堆滿了房間。還有帝師孫承宗連續的報捷奏摺看得他心花怒放,老奴酋奴爾哈赤的日子不多了。各地也少了很多的亂民,整個大明給他的感覺就是盛世,一片歌舞昇平,自己以前是躲避朝堂上的煩心事才專心的做木匠活,現在卻是沒事讓自己幹,才能夠專心地做自己喜歡的木匠活。

國庫還是空空如也的可以跑老鼠,但內庫卻每天都有大批的進賬,閃閃發光的炎黃金幣、銀幣堆滿了他的小私庫,後宮嬪妃們的賞賜他也大方了許多,深宮大院中也多了些歡聲笑語。

魏忠賢和徒子徒孫忙著準備彈劾孫承宗,但被一連串的報捷奏章給砸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剛從客氏處回返的魏忠賢遠遠地看到了信王朱由檢向偏殿走來。

雙方都敷衍地見過禮,匆匆轉身離去。

信王是明皇最信任的弟弟,魏忠賢也是明皇最倚重的手下,被東林黨嚴重影響思想的朱由檢對太監絕無好感,魏忠賢對和東林黨親近的信王更無好感,只是都知道扳不倒對方而相安無事,維持表面的和平。

“皇弟見過皇兄。”

偏殿處信王向忙著自己手中木工活的明皇朱由校施禮道。

未發現多出一人的明皇茫然地抬起了頭,驚訝道:“皇弟,何時來的,見過你皇后嫂嫂了。”

“臣弟剛從嫂嫂處歸來,皇兄,讓大明的百姓如此大批量的移民會不會對大明帝國有影響?”

朱由校站起身來,示意信王隨他坐下,道:“皇弟多慮了,大明百姓何止億萬,由船隻運輸華夏帝國又能運輸多少,何況他們帶走的都是些饑民,只會給我們官府減輕負擔,每年光是省下賑災錢糧都不知有多少。只要大明的讀書人還在,底下連飯都吃不上,更談不上交稅的貧民我不介意他們離開,何況華夏帝國和我們同宗同祖。”

知道朱由校主意已定的信王告辭離開,他也是意外的在外聽到的這個說法,同樣希望大明帝國強盛的他趁著進宮的時候順嘴提了句,盡到自己的職責就好,何況他的身份不能明顯地插手朝政。

北京城內城,明皇賜給孫間的豪宅中,被作為帝國的大使館使用,華夏帝國的一場內部慶功宴正在舉行。

慶祝大西洋海戰的勝利和大移民的順利進行,雲懿舉著酒杯為這些辛苦為帝國奔波在外的各地負責人一一敬酒。

“陛下,這位是我屬下樊林,這位是安全部的間諜吳遜,中部的移民路線由他們倆負責開拓,途經各地的官府人際關係都由他們一一打通,他們倆也是走得最遠的兩位,陝西以西都去過,成績非凡。”

孫間指著站在邊緣處吃著自助餐的樊林和吳遜道。

雲懿扶起匆忙見禮的兩人,道:“帝國就是由你們這些基層官員努力拼搏才能大踏步地前進,相信你們的功績政務院會記錄在冊,帝國能給予你們的就是封爵,繼續努力。”

“陛下,在大明工作環境辛苦一些,其它方面還好,大明官府只要有銀幣就行,相信其他的弟兄們來幹也可以很成功。”樊林謙遜地道。

“陛下,接下來您在明帝國內的行動都由他倆負責,相信他們都能安排的妥當。”

孫間打斷了樊林的謙虛,建議道。

“不會耽誤移民工作?”

“有他們打下的基礎,有足夠經驗和人手去接替他們,放心吧陛下。”

點頭確定下來後,雲懿繼續的為各部門的立功人員慶功,勉勵他們繼續為帝國努力工作。

直到夜深人靜才逐漸散去。

翌日,用過早餐的雲懿迫不及待地走出大門,匯入街上的滾滾人流之中,見識大明的風情而去。

順著人流,只見一排排的木屋鱗次櫛比、整齊劃一。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一片人聲鼎沸。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色茶樓、客棧、車行、賭場、飯店、酒肆、錢莊、米鋪和布莊一家緊挨著一家,絡繹不絕地人流中時而有人進店,時而出店匯入人流。

坐著轎子的官員,一路吆喝著開路遠去,員外老爺們帶著下人一路招搖,還有挑著各色蔬果、作物的農民們匆匆地往市場而去,只是少了以往遍地都是的乞丐,應該是被人抓走換錢了。

雲懿毫無目的地走街竄巷,見到路邊感興趣的吃食就買一點品嚐,還不忘隨在身邊的劉猛、戴佩珊和艾茜兒。

支付的都是炎黃幣,自從華夏帝國開始移民以來,大量的炎黃幣流入大明帝國,百姓商人和官員都更認可炎黃幣,憑藉十足的含量,精美的造型迅速的流通開來,華夏帝國各駐地中的銀行已經被兌換走了大量的金銀銅幣,給帝國帶來了一筆額外的財富。

日頭漸漸升高,依然興致勃勃地雲懿來到了廣濟寺門前,來來往往的善男信女們或徒步、或乘車、坐轎,滿臉地虔誠來,或興奮、失望地離去。

走進寺院旁的小樹林,一條小溪穿林而過,溪邊聳立著一座石亭。三位穿著書生袍的士子正在高談闊論。

“三位兄臺有禮,在下華夏帝國黃懿,遊覽京城累了,可否借地休息片刻。”

看著衣著不凡的雲懿,還有跟在身後和戴佩珊和艾茜兒,(劉猛這個巨漢已經被無視,)三人眼光發亮,趕緊身起回禮,請進亭中。

各自作了一番介紹,身材高大皮膚白晰英俊的自稱朱明,京城本地人。尖嘴猴腮的穿著寬大士子服的是來自杭州的劉銘,剩下這位相貌堂堂,濃眉大眼的斯文書生來自蘇州的鄭繼顏。

“三位兄弟,剛剛似乎在爭論某些事情?”

客氣地接過戴佩珊和艾茜兒泡的茶水,劉銘悄悄地掃視了二女一眼,爭先介面道:“黃兄,剛剛我們正在談論大明朝政,現今閹黨當道,朝堂混亂,民不聊生,皇帝又不理朝政,我輩讀書人空有報國之心而無報國之門,朱兄提議聯合朝堂官員和國子監士子們上書除閹,梨庭掃穴般快速地清除魏忠賢和他的徒子徒孫,而我也贊同朱兄所言,但鄭兄並不贊同使用過激的手段,他建議溫水煮蛙之刺,徐徐圖之,所以因此而爭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