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磯娘娘帶著殷發離開,當然其間跟隱藏在虛空中的姜瑤鏡打了聲招呼。

石磯娘娘現在的情況不便於露面,她現在在闡教眾人眼中是已死之人,若是他們發現石磯娘娘還活著,那麼很多事情或許就會暴露出來,甚至是會招惹出來諸多的麻煩,一旦被闡教鎖定,那麼牽扯出來諸多的後續,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石磯娘娘很清楚,她原本此次出現就是有些冒險,但是她實在是放心不下殷發,即便是姜瑤鏡在場,但是她不敢保證姜瑤鏡那邊就沒有偏差,若是存在,那才是真的大麻煩。

也正是如此,石磯娘娘才會冒如此大險出現。

當然石磯娘娘也清楚,殷發的重要性對帝辛而言比她還要重的,殷發絕對不能出事,正是礙於這些,石磯娘娘覺得無論如何她都要從旁保護一下。

畢竟這是第一次。

若是有了第一次,日後殷發還要出什麼任務,她倒是可以放心讓他去做。

從這件事來看,石磯娘娘對殷發第一次出任務甚是滿意,他剛剛展現出來的應對能力確實也足夠了。

其實殷發剛剛的表現大大的出乎了石磯娘娘對他的預料,她沒想到殷發能演的這麼逼真,若非石磯娘娘知曉殷發是故意演出來的,她都會誤以為是真的。

石磯娘娘和殷發沒做停留,當即就回了西昆侖,一路無事,平安出現在的西昆侖聖地。

石磯娘娘和殷發師徒現在將洞府就擇選在西昆侖聖地,且還是西王母的禁地。

在西王母的庇護下,石磯娘娘的身份絕對是安全的,當然殷發的身份也是絕對安全的。

西王母雖然僅僅是準聖,是西昆侖之主,但是西王母的來歷不簡單,他乃上一代石族的長公主,他歷經一次地水風火重演,卻能夠安然無恙,且其兄長盤古有大功德,其功德融入西王母身上諸多,她有功德之力加持? 若非是當年遭到暗算? 或許現在已經成聖? 不過即便是如此? 誰都不願意招惹她的,一旦對她動手,勢必會沾染上無盡的因果,哪怕是聖人都不願。

也正是如此? 石磯娘娘很清楚? 留在西昆侖? 除非是重大變故? 基本上是不會有事的。

且殷發原本就是石族中人? 他留在西王母身邊? 有西王母指點一二,修為定會突飛猛進。

姜瑤鏡見此間事已了? 她也當即離開。

至於黃飛虎、黃天化父子以及被被她揍得爬不起來的清虛道德真君,他們至少還有一口氣在? 並沒有掛掉的。

尤其是清虛道德真君和黃天化父子,他們都是修行之人? 應該很快就會醒過來的? 當然法力或許會受到限制,情況好的話? 可以個把月就會恢復,但若是差些? 三五個月也就會完全恢復,至於黃飛虎,傷筋動骨一百天,總得三五個月。

不過這就跟他們無關了,畢竟他們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北地。

聞太師率領大軍征討北海七十二路諸侯,當他抵達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領地。

聞太師率領截教眾道友殺進北海七十二路諸侯的地盤,與袁福通他們廝殺近一個時辰,最後袁福通對天立誓,宣誓效忠成湯天下,不再反叛,如若再叛變七十二族血脈就此斷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是如此,聞太師再做主饒過他們一命,將他們放過去。

聞太師留下一部分將士,駐守北地,有張奎、高蘭英夫婦代為挾制,旨為盯著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如若再叛變,由張奎和高蘭英夫婦率軍就地斬殺。

聞太師二話沒說,隨即就帶著大軍啟程回關。

聞太師在離開朝歌時,石蘇嬌便派人將帝辛的手書交給他,讓他抵達北地時開啟。

聞太師聽從命令,開啟一開,書信上沒有多餘的廢話,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速速回朝歌。

聞太師不解,但是他卻也清楚帝辛此舉定然是有他的道理,他這般去做也絕對是為了能夠去算計什麼。

聞太師不敢猶豫,隨即就啟程,但是他將北地的事情也做的天衣無縫,讓人看不出絲毫的破綻。

關鍵是聞太師一出手,就展現出了他對北地出爾反爾的憤怒,率領截教道友當即就殺了進去,將北海七十二路諸侯悉數鎮壓,讓他們徹底的陷入了沉默。

當然這是做給外人看的,實則是他們也就是作作秀,畢竟袁福通他們所謂的反叛也僅僅是配合帝辛而算計而進行的,他們這次可不是真反。

聞太師率領大軍火速朝著朝歌回撤,同時他對外宣稱是他要回去誅殺朝中的妖孽,肅清朝堂的威望,矯正大王的威嚴和正氣,以保朝歌天下太平。

聞太師這一路吆喝,其實就是掩人耳目,但是他這般手段也確實是能夠讓西岐以及其他宵小之輩都能夠明白,畢竟朝歌現在烏煙瘴氣,作為守護朝歌的託孤大臣,他聞太師勢必會全力以赴,他此刻心急如焚,眾人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們不清楚的是,聞太師僅僅是在作秀,且朝歌中那位被眾人都誤以為已經瘋了的帝辛,可比誰都精明的很,也比誰都精通這一切的算計。

聞太師看似慌慌張張,急切的趕路,但是他這一切都是他裝出來的,並非是真的需要這一切,他這般作法就是做給闡教眾人看的。

聞太師越是表現的慌張,越是表現出失態,那麼闡教、西岐以及諸多宵小的勢力則都會想要看到的,因為聞太師越是慌張,越是不淡定,那麼就意味著帝辛就越是糟糕,朝歌的掌控力就越是差,他們就越是有機會。

此才是聞太師真正的目的。

既然他們想要看這種狀態,那他為何不給他們這次機會。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此正是帝辛交給聞太師的。

既然對方在算計他們,他們何嘗不在算計對方,這是對等的,他們算計得越重,那麼他們吃虧就會越多。

帝辛可不會容忍他們對他所做的這一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