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這邊差不多處理完手頭上的事情後,就讓蘇茜通知了國家電視臺的《人物》欄目,因為這個欄目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播放的,拍攝的時間就要長上一些。至少也得跟拍幾天的時間。等到拍好製作完成播放,怎麼也得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到時候《瘋狂的石頭》當然上映了,不過只要陳峰的這期播出,肯定對電影票房有著很大的宣傳推進作用的。

孫茜當天聯絡了《人物》欄目,結果不到一個小時,欄目組的攝製人員就過來了,一共4個人,兩個攝影師,一個欄目組的導演和助理。

這個節目沒有外景主持人,拍四個人過來已經算是對陳峰這個攝製物件非常的重視了。

這個攝製團隊當然以導演為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一頭齊耳短髮,顯得很幹練。

女導演在國內雖然不多,但也是有一些的。對方雖然現在給電視臺打工,但這個電視臺可是國家電視臺。也是足夠讓不少同行導演羨慕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位女導演姓張,對陳峰的態度很熱情,她比自己大了好幾歲,同樣都是導演,但跟陳峰這位創造歷史最高票房紀錄的同行,她是發自內心的佩服的。

因為這位張導演的關係,雙方經過簡單的溝通之後,就很順利的開始拍攝了。

主要就是拍攝頂峰娛樂公司的一些場景,比如陳峰的辦公室,頂峰娛樂大門。還有就是陳峰坐在辦公室裡,對自己當初一些經歷,尤其是拍攝前兩部電影遇到的一些事和人進行講述。

當天攝制組就拍了將近兩個多小時,直到陳峰下班。

第二天,陳峰又配合他們拍了幾個鏡頭。然後,在他們的要求下,陳峰帶著他們去了一趟陳峰當初賣唱的彼岸酒吧。過來之前,陳峰已經聯絡了彼岸酒吧的老闆劉金城。

劉金城一聽說是國家電視臺的《人物》欄目,他還可以上鏡上電視,當然是非常的配合。早早的就過來酒吧這邊等著了。

實際上,陳峰當初來這裡賣唱,先接觸的是酒吧經理李達,但這麼出風頭可以上國家電視臺的事情,當然劉金城更加合適。

陳峰不是忘本的人,當初劉金城對他這個駐唱歌手的態度還是很不錯的,所以,陳峰手機裡一直保留他的電話。

為了配合拍攝,彼岸酒吧這邊都停止對外營業了。當然,彼岸酒吧白天基本上也沒什麼生意。而且上午本來就是不營業的。

陳峰和攝制組就是早上過來的,陳峰和劉金城、還有經理李達算是有段時間沒見面了。兩人對陳峰的態度當然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尤其是李達,跟陳峰握手的時候,都微微彎下了腰。

說起來,兩人距離上次見面也就不過半年多的時間,但彼此境遇和身份卻是已經完全不同。半年多前,陳峰還在他們手底下吃飯。但現在陳峰卻是他們需要仰望的人物。這還真應了那句老話——“莫欺少年窮”。

相比較李達的差點跪舔,劉金城還是比較hold住的。他跟陳峰感慨了一番之後,也就沒有說太多的廢話。馬上就配合著攝制組,對自家酒吧進行拍攝,另外也按照攝制組的要求,拍了幾個講述陳峰在這邊賣唱的往事。

攝制組在這邊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結束拍攝。

中午,陳峰請了他們四人吃了一頓飯,然後各自分開。下午兩點多,按照事先約定,陳峰又帶他們去了天地影業公司,找到了張凌,當初就是他負責簽了陳峰的兩部電影在天地院線上映。

陳峰過來之前,當然已經跟張凌事先透過氣,聯絡過了。兩人都沒有說出當初是麗姐牽線的事情。只說當初陳峰親自帶著片子過來上門推銷的事情,然後他們內部觀影之後,都很認可他的影片,才籤了約。

這天結束拍攝之後,攝制組原本還要遠赴陳峰的老家那邊對陳峰父母進行拍攝。但被陳峰拒絕了。

陳峰的父母都不想在電視上露臉,免得到時候走在大街上被人認出來。當然,主要還是他們明白財不露白的古老道理。不想讓太多人知道他們是陳峰這位大明星大導演的老闆,知道他們家有錢。

攝制組這邊倒也沒有強迫,見陳峰不配合,也就退而求其次的表示去陳峰老家採訪陳峰當年的同學老師。

對此,陳峰倒也沒反對,主要是反對也沒有用。他可以反對他們採訪自己的父母,但不能反對他們去採訪其他人。這是他們的權利和自由。

至於他的同學老師會說他壞話這點,陳峰是完全不擔心的。因為即使真有同學和老師這麼說了,《人物》欄目組這邊也肯定不會採納。

《人物》欄目可是主旋律的節目,不說每個報道播放的人物都是道德楷模,但肯定都是沒有什麼汙點的。

而陳峰本人便不打算跟著攝制組回老家,不過,他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就見表妹文秀派過去帶他們回老家了。不然,攝制組過去,一時間還真不好找。

按照攝制組的安排,陳峰老家那邊的採訪結束後,他們還要飛去美堅國那邊一趟,對美麗佳人公司以及蒂娜進行採訪。

這點顯然超出了陳峰原先的預料。看來《人物》欄目組對他確實挺重視,不然單單他們四人飛去美堅國的出差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而且他這期欄目,即使再壓縮剪輯,應該也不會少於30分鐘,甚至有可能會做成兩集播放。

而一般的《人物》攝製物件,也就二十幾分鍾的紀錄片,真正滿30分鐘的比較少。至於弄成兩集的就更少了。

陳峰當然也不可能跟著他們一起再去美堅國那邊,不過到時候,她會通知美麗佳人那邊派人去機場接機,並且配合攝制組的拍攝。

攝制組接下來的拍攝就不關陳峰什麼事了。他便忙著為鄧曉麗的新專輯造勢了。鄧曉麗做為三四十年前當之無愧的歌壇一姐,時代歌后,闊別歌壇二十多年後再出專輯,肯定會引起轟動。

現在《甜蜜蜜》這部電影已經剪輯完成,後期制作在經過這幾天的忙碌之後,也到了尾聲。那麼先期的造勢就很有必要啟動了。

當然,為了避免跟《瘋狂的石頭》打擂臺,自己打自己,肯定是要錯開至少一個月的時間的。

但為了起到更好的宣傳的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對《瘋狂的石頭》起到連帶的宣傳效果。鄧曉麗新專輯裡的歌曲,完全可以一首首的放出去了,漸進式的為《甜蜜蜜》這部電影造勢,讓鄧曉麗的歌迷們和陳峰的影迷們一直對陳峰親自導演的第三部電影保持關注度和期待度。

為此,陳峰親自給鄧曉麗打去了電話,一番寒暄和交流之後,陳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對此,鄧曉麗完全沒有意見。

本來她這些天就一直唸叨著,她的這張迷你專輯什麼時候面試,畢竟專輯的所有歌曲都已經錄製好了,她本人也是非常的喜歡和期待。

結果就因為陳峰這邊《甜蜜蜜》電影還沒製作完成,一直拖到了現在,前後都有兩個月了。

現在終於等到陳峰這邊要開始將她演唱的歌曲放出去,她當然沒有不樂意的道理。

得到了鄧曉麗的認可之後,陳峰就將賈勇、李大志和蘇茜三人找了過來,跟他們說了這件事。

現在公司裡沒有專門負責宣傳的主管和領導,陳峰目前的打算是讓李大志先兼著。這傢伙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初中就開始上網咖,而且電腦網絡水平也有一些功底,對網路上的一些門門道道都比較清楚,陳峰手底下也暫時太多人手,只能讓他先主抓宣傳這方面的事情。

本來蘇茜肯定比他合適,但蘇茜還是他的秘書、法律顧問和助理,實在分身乏術。

至於賈勇,他對電腦和網路都不怎麼熟。在這網絡時代肯定不能很好的管理宣傳工作。不過,若是搞外聯,出去跟人打交道套關係他還是相當擅長的。

“《甜蜜蜜》這部電影後期制作已經快完成了,我們要對這部電影開始進行一定的預熱。但為了避免跟《瘋狂的石頭》搶風頭,這種預熱當然也不能太過喧賓奪主,反而還要間接對《瘋狂》進行宣傳。因此,我決定先放出一首鄧老師演唱的電影原聲歌曲。首先我會將這首歌的音源上傳到各大音樂網站,然後在微博上家進行宣傳,另外,我已經找人給鄧老師的這張迷你專輯設計了一張海報,到時候免費派送到全國各地的各大音像店進行張貼。

海報的事情,之前就是賈勇你聯絡印刷的,就交給你來做,爭取全國各地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宣傳工作,大志你來做。你可以找小白、建林、曉燕、彬彬她們一起幫忙,反正她們暫時都沒有什麼事。至於歌曲上傳到各大音樂平臺這件事,由蘇茜你來聯絡交涉。若是有音樂平臺想要獨家授權的話,只要價錢合適可以考慮接受。”

三個人都領命而去後,陳峰總算是得了一些空閒,但他便沒有休息的意思,而是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打字編寫劇本。

這次的劇本是個連續劇的劇本,當然也是原時空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陳峰完整的看過,憑藉他現在超人一等的記憶力,裡面的劇情大部分都還能記得。

這部電視劇陳峰沒有自己拍的打算,主要還是因為他沒這個時間和精力。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的問題,他與其費時費力的去拍電視劇,還不如直接去拍一部電影。因為在他這邊來看,拍電影更加賺錢,也能更加的刷取聲望和名氣。

而且相比較電視劇來說,電影的逼格更高。那些電影導演基本上都沒有去拍電視劇的可能,相反拍電視劇的導演一個個都夢想著將來自己能拍一部電影。

而他之所以還要寫出來,當然是為了給公司賺錢,同時也是讓公司裡的人有事情做。除了李凱這位導演之外,攝影師劉乾,還有公司簽約的幾個演員也能參演這部電視劇。

這邊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後,陳峰也如約參加了京城電視臺的《說說你的故事》這期欄目。

陳峰這邊因為優先選擇拍攝《人物》,便又拖了幾天時間才來參加《說說你的故事》錄製。

對此,《說說你的故事》欄目組這邊當然沒有什麼意見,即使有意見也不能說什麼。畢竟國家電視臺的咖啡比他們京城衛視高上許多。兩個節目的影響力也相差甚遠。

《說說你的故事》雖然收視率不錯,但一般比較大牌的明星便不怎麼上,因此它邀請的採訪物件囊括了各行各業,只要有新聞熱點的就行。

陳峰如今這樣的大導演,而且都紅到了外國去。實際上參加這樣一個地方電視臺的談話類的節目,是有些紆尊降貴了。

因此,陳峰第二天下午過來京城電視臺錄製這期節目的時候,電視臺上下都對陳峰非常的重視和熱情。一個副臺長親自出面接待了陳峰一番,跟陳峰喝了杯茶,閒聊了好一陣才離開。

節目組上下更是不用說,欄目總監、導演、策劃、主持人都齊齊圍著他,跟他講節目流程和注意事項,還專門跟他對了一下主持人需要提問的問題,讓他心中有個數。而且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來。若是感覺一些問題太過尖銳的話,他們也可以進行刪改。

在這樣無微不至的關照下,陳峰這期的《說說你的故事》錄製工作想來應該很順利。

錄製的地點是在一個比較大的演播廳,有差不多300個觀眾席。陳峰過來坐在舞臺上的時候,觀眾席已經滿當當的坐滿了人。

舞臺上是一長排的弧形沙發,陳峰跟主持人一起面向觀眾席並排而坐。

在陳峰看來這麼安排座位便不是很合適。因為,這是談話類採訪類的節目,主持人要跟陳峰互動,一起聊天對話。所以,只能彼此一直側著身子,或者側著頭。讓人感覺不舒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