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值策劃也是策劃。但是相對於傳統策劃,數值策劃的作用更加有所側重。

比如RPG模式下,一隻怪應該幾刀才能夠砍死,到達什麼等級之後,應該獲得什麼樣的攻擊力。

穿戴什麼裝備之後,攻擊力又該如何。

所以說玩家在遊戲過程中的一切行為,都是數值策劃進行安排的。

所以往往某些活動之中,出現的各種BUG,都是這個遊戲並沒有一個合格的數值策劃的原因。

嚴格來說,數值策劃的地位,甚至還在玩家所知道的遊戲策劃之上。

當然一般而言,數值策劃這個職位的地位也僅次於總製作人之下。

《鬥戰神》原本的團隊,自然也是有數值策劃的。

不過當初的《鬥戰神》前項目組無奈被迫解散之後,數值策劃已經離開了這個圈子。

而且人家也沒有想著回來。

人有他志,不能強求。

既然對方不在,那自然也需要一位合格其他的數值策劃。

不過之前姬翼已經找到了一位。

但是鵬達要推出《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項目組正缺人,就將數值策劃“借”走了。

如今,姬翼自然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了。

彭輝在瞭解這一點之後,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其他辦法。

畢竟鵬達的待遇不錯,連鵬達也沒有多餘的數值策劃,自然是十分稀缺的。

只能讓姬翼一邊慢慢製作,一邊去找一下業內比較知名的數值策劃。

挖牆角也好,直接招募也罷,到時候都由鵬達買單。

在彭輝的設想中,以後鵬達遊戲的專案會越來越多。

除去一些必要的更新之外,一個遊戲項目組在完成本體的製作之後,大部分的人就會前往開發新的IP。

而原本的遊戲項目組則是只會留下部分或者少數幾位工作人員進行維護。

當然,這是針對單機遊戲而言。

如果是網絡遊戲組,基本上人員是不會出現太大程度的調動變化的。

彭輝雖然喜歡錢,但也沒有到那種為了所謂的盈利,而不管不顧的強行加重氪金的情況。

對於他而言,錢財這種東西,真的就只是身外之物而已。

也許這也是因為歷經三世,他手中的錢從來沒有少過的原因。

其實資本就是這樣。

犧牲了時間,必然會迎來更多的利益。

而竭澤而漁,那必然會遭到反噬。

三世之中,彭輝都有過開公司的經歷。

而之前兩世的時候,彭輝的公司也基本上都沒有上過市。

原因就在於此。

他本身並不缺錢,也沒有資金壓力,更加沒想到聚攬眾多的財富。

新的專案,要遠比無限的拜金有意思多了。

說白了,彭輝享受的是IP製作的過程,是一種開拓全新IP的體驗。

反倒賺錢從來都不是他的第一訴求。

不過今生隨著事業越鋪越大,彭輝也漸漸感覺到了自己賺錢能力的匱乏。

當然,鵬達現如今的財政還是盈利的。

但是說實話,以如今鵬達旗下十一個部門的花銷,鵬達每年也沒有什麼餘錢去做別的。

倒不是說鵬達的每個專案都不賺錢。

而是因為彭輝看中的都是長期目標。

就比如即將開業的塞納河,在短時間之內,就是以投入為主,想要盈利,還需要等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總決選才行。

德雲社很火。

但是目前德雲社只有靠老郭一個人撐著,他的徒弟們還沒有徹底成長起來。

想要讓他們獨當一面,少說還有五六年。

這個時間裡,德雲社也許會賺錢。

但是在經過一系列的花費、開銷之後,剩餘的錢可能都不到一百萬。

軒墨人家的漢服,受限於現如今二次元文化並沒有完全展開,還需要一筆不菲的開銷,雖然可以保證盈利,但一年也才十幾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收益很低。

至於說快遞,雖然依託於鵬達的“好兄弟”遍布全國的因素,很多地方都可以輕鬆的組建中轉站,但是目前還是以投入為主。

目前還有著十個億的缺口。

不過等到鋪設完畢,應該就可以開始盈利了。

影視劇部門就不說了。

《寶可夢》也好,《哆啦A夢》也罷,都是鵬達的熱門IP,每年全球都為鵬達帶來三億紅鈔的紅利。

這還是因為現如今鵬達的掌機剛剛在日本架設,還沒有正式鋪開。

預計等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的時候,《寶可夢》的IP就可以為鵬達帶來每年十個億紅鈔的收入!

至於《哆啦A夢》如果再算上動畫電影的話,每年破二十億紅鈔的收入不是夢想。

只是這兩個IP,到時候就可以每年為鵬達續30億紅鈔的血,造血能力可見一斑。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玩具廠和部分遊戲部分。

而遊戲部門,則是分為華夏工作室和日本工作室。

華夏工作室這邊做的是《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

日本工作室製作的卻是《寶可夢》的掌機,以及主機版本的《寶可夢》遊戲。

目光受限於投入時間的緣故,如今主機版的《寶可夢》,還只是剛剛組建一年。

按照寶可夢主機板三年到四年的製作時間來算,如今進度才完成三分之一,還早得很。

暫時就不能帶來什麼盈利了。

和華夏工作室不同,日本工作室的實力比較強勁,所以未來鵬達主機上的遊戲,就只能依靠日本工作室了。

不過彭輝倒是對於《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很看好。

在短期之內,《寶可夢》恐怕也賣不過《絕地求生》和《鵬達大亂鬥》。

至於日後嘛……

《鵬達大亂鬥》還有著鵬達宇宙進行背景補充,《絕地求生》就連彭輝也愛莫能助了。

畢竟以《絕地求生》的遊戲玩法,也不可能出現什麼優秀的電影就是了。

不過未來如果彭輝手癢了,沒準還會拍一部基於《絕地求生》題材的電影來著。

得,又給自己挖個坑。

至於其他部門,基本上也是處於勉強保持收支平衡的情況。

鵬達旗下有著十幾位藝人,而且都是那種在前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演員。

可鵬達和他們的合約都很豐厚。

隨之而來的,就是雖然藝人多,但是真正能夠盈利,或者帶來不錯效益的藝人,卻並不多。

雖說彭輝本人的唱功十分卓越,但是他畢竟是公司老闆,也沒有打算開發自己的音樂天賦。

所以鵬達的音樂部門只是在製作遊戲、影片的BGM上有些用處。

想要捧紅一名出色的歌手,實在是太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