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還真的不能怪彭輝弄什麼少女組合。而是因為整個亞洲範圍內,少女藝人的確要比中年女藝人的市場更多、更廣。

至於說成年或者中年女藝人未來如何……

反正在鵬達,彭輝是不會虧待她們就是了。

雖然不一定會出現那種三十多歲還在演少女的情況,但是上了四十歲,去演母親的角色,也是綽綽有餘的。

沒準還是一段佳話來著。

其實在彭輝看來,只有合適與否的劇本,沒有不合適的角色。

那些一直抱怨沒有好劇本的女藝人,大多數本身並不差錢。

這是實話。

其實絕大都數的中年女藝人,如果真的願意,完全可以去出演一些母親的角色。

只是因為她們一時之間,無法轉變觀念而已。

實際上,你就算是在歐美,看似好像很多中年女藝人能夠擁有的卓越本子,但實際上相對於整個好萊塢而言,這種本子也堪稱鳳毛麟角。

真正能夠出眾的本子,還只是一些極個別的少數而已。

另外,這也得益於好萊塢本身的工業化流程。

一部影視劇的製作,製片人找的不是演員本身,找的是工會。

然後透過工會進行推薦。

這一點上,可以說和華夏的製片制度有著本質的不同。

我們是因為某部戲需要演員,然後去找業內的關係去瞭解,然後一點一點地挑選。

好萊塢也有面試,但工會還是在其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而國內,一旦在進行面試的過程中,如果經紀人或者公司不給力,就只能指望演員自己。

而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面試的結果都會很差勁。

比如華夏的某部戲要拍攝,如果這部戲不是投資人點名道姓必須用誰的話,也會開始面試。

但是這個時候,面試的訊息一般都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面試的階段就是放出訊息。

如果這部戲的幕後團隊,尤其是導演的知名度夠大,就會先引來一波公司的推薦。

經歷過這一輪之後,才會開始試鏡。

當然,這個時候主要演員其實就只是走個過場。

如果一些乾脆不掩飾的,就直接圈定某些角色。

然後就是一些配角了。

當然,除非是那種小劇組,如果是大劇組的話,除去投資方指名道姓要的角色之外,其他角色都是可以考慮改變的。

在業內就有著許多某位女演員在試鏡某部戲的時候並沒有被看中,不過卻因為表演不錯,又或者某種不可言明的關係,獲得了其他劇集的情況。

當然,一般而言,一名導演或者製片人如果和某位演員合作過之後,感覺兩人合作很有默契,那麼下部戲,還會選擇上一部戲的演員。

當然,薪酬也會提高一些。

而如果不是檔期特別不允許的話,一般演員也不會拒絕二次合作。

就比如前世的某位十分幸運的女藝人,就是因為前一部戲和製片人或者導演關係不錯,合作愉快,從而在影視寒冬之中,得到了不錯的資源。

而且與之合作的,也大多數都是當代流量。

這件事當初還在熱搜上掛了好幾天。

其實人們在一味的聲討這位資源爆炸的時候,卻忘記了一點。

這個女藝人和這些所謂的當代頂級流量合作的時候,他們還沒成名呢!

這一個明眼人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的情況,卻在某些有心人的刻意引導之下,直接消失了!

弄得這名女藝人直接成了資源咖?

也是稀奇。

這些所謂的頂流,在和她一同合作之後,紛紛開竅成為頂流才是實情!

可惜,在某些腦缺粉的眼中,她們的老公最棒。

嘖嘖。

女藝人在未來的市場和需求太大了。

男藝人也是如此。

但是男藝人本身的吸金程度,也就導致了許多男藝人很吃香。

而且還是那種越老越吃香的情況。

可女藝人只有那麼黃金的幾年,度過了那幾年之後,事業就不可避免的走上下坡路。

前世只有一位小狐狸,也只有這一位連續紅了十幾年!

一般而言,女藝人的藝術生涯只有五年到七年而已。

最多也就到達三十歲。

雖然在後來,隨著觀眾對於影視劇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女藝人也逐漸持續走紅,但是娛樂圈最主流的,還是二十五歲以下的少女藝人。

說起來也是諷刺。

彭輝曾經不止一次啟用一些因為年紀問題,而逐漸走向落寞的女星。

但是這其中能夠成功的,卻少之又少。

也只有極個別的幾個人才成功成為了明星。

如今的鵬達還在草創初期,彭輝也沒有精力和金錢去全力捧起一位女星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目前為止,少女藝人是彭輝最好的選擇。

至於說成名之後的這些少女藝人該怎麼做……

其實這很簡單。

48系其實如果真的嚴格按照這個模式進行製作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不錯的。

但可惜的是,因為種種原因,前世的斯巴不得不進行各種畫餅。

畫餅的後果就是,許多優秀成員的離去。

當然,另外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整個公司對於少女偶像這件事的忽視程度。

在草創初期,有著許多成員都因為私聯而名氣大跌。

又或者因為公司本身並不能將“餅”實現,以至於粉絲、偶像紛紛對於公司失望而出走。

結果離開了公司,她們蹉跎了歲月,而公司也錯過了更進一步的可能。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不過也真的不能怪斯巴。

斯巴成立的時候,時值13年,那個時候的斯巴,為了發展,並沒有囤積太多的版權。

這也就導致了後續音樂資源雖然跟了上來,但是卻缺少了最為關鍵的劇本資源。

在華夏,做音樂不是不可以,但是想要做音樂,卻缺少了最為關鍵的市場。

任何市場都是需要培養的。

就算是華夏的市場,也沒有說上來就是各種免費網遊橫行其道的。

更加沒有什麼盜版氾濫,正版哀鳴的。

都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培養、升級之後,才逐漸形成了如今華夏這種即扭曲,又奇怪的市場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