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成了彭輝+曉彤這樣一對新人流量情侶,和迅哥+彭玉宴+霍長卿這對組合打擂臺。其實有一說一,除去彭輝自己,其他人,甚至包括光線的王常田、李小萍也是沒有什麼底的。

迅哥,那可是80後四大花旦!

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和國際章相提並論的存在!

她的表現也足以當得起殊榮,憑藉著這個角色,她獲得了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的殊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別提一系列的影后提名了。

然並卵。

首先,這是一部根據著名的“東江縱隊”的真實事蹟為藍本改編出來的。

換句話說,這是一部抗戰片。

然而……

這部片子看完了之後,你只會感覺一個讓人很頭大的事情。

這拍的是什麼鬼東西?

而且最為關鍵的,它首先是一部香江歷史片,其次才是抗戰片。

而造成這一系列原因的根本,卻是在於它的導演。

許安華。

許導是不是很厲害?

這是必然的,知名的基情導演關景鵬是她的學生。

更是有著無數的頭銜。

然而……

這位許導擅長的就是小人物的故事。

換句話說,她更擅長的,是在咫尺之間的情感問題。

也不是說不擅長其他型別的,但她是以這種型別成名的。

然後……

很多人原本以為這會是一部那個年代下愛恨情仇的愛情片,然而問題是,這卻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歷史題材影片。

換句話說,在這部戲裡,許導最擅長的情感戲,只是一個鋪墊。

或者說,只是一個支線。

畢竟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迅哥和霍長卿差了五歲,兩人在一起的感覺,更貼向母子。

也許正是因為這部戲的緣故,才導致迅哥和霍長卿的《如懿傳》。

嘖嘖,也是讓人無奈。

迅哥的年紀,畢竟是有些大了。

作為80後四大花旦,她卻是74年生人。

只是年紀這方面,就已經不比從前,自然各方面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不是說迅哥的演技不好,恰恰相反,很好。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因為年華的逝去,那種四十多歲的女人,強行去演18歲少女的窘境。

要不是這部戲裡面的感情線不多,絕對會讓人噴死。

但也正是因為這部戲的合作,才促生了之後長達9個月的《如懿傳》。

結果……

遭到了反噬。

這樣一看,好像彭輝要躺贏了。

然而事情卻並不是如此。

實際上,哪怕有著光線的運營,此時此刻的《閃光少女》,也才得到了10%的排片。

那麼現如今正紅著的的電影是什麼呢?

由夏宇、V宋主演的《反轉人生》。

小狐狸、霍長卿主演的《逆時營救》。

還有已經上映了一個星期多的《變形金剛5》。

這其中,《反轉人生》的口碑最好,憑藉著主創們不是太過尷尬的演技,以及不錯的劇本,最終票房6935萬,這對於一部成本恐怕沒有過兩千萬的電影而言,已經勉強收回成本了。

這是實話。

V宋雖然屬於小鮮花,不過口碑很差,演技也不出眾,這戲裡面戲份很少,估計不會超過五十萬。

夏宇是影帝,但他這個影帝片酬也不高,三百萬撐死了。

佟掌櫃的片酬高一些,差不多也就三百萬左右。

剩餘的人,不是客串,就是戲份不多,加起來恐怕也不會超過兩百萬。

換句話說,這部片子的演員片酬也就850萬。

特效算一千萬。

加在一起,一共也就不到兩千萬而已。

按照一比三的投資回報率,是賺了錢的。

當然,對於彭輝之前的那一部嚇人的三十七億的《極限挑戰》是差太多的。

但架不住友軍太垃圾了啊!

《逆時營救》,號稱這些年以來,小狐狸主演的軟科幻大作。

甚至她還因此獲得了休斯頓影后。

然而那個獎項的含金量太低了,雖然也是A類獎,大概就相當於彭輝之前的情況。

剛剛到達一線,但還處於邊緣不穩的情況。

被反嘲了。

其實小狐狸已經很用心去演了。

然並卵,這戲的BUG多也就罷了,而小狐狸所謂的用心去演,也大多數都是噘嘴瞪眼。

眼神戲吧,倒是有點,但不多,更多的是鋪天蓋地的謾罵。

所以這電影撲街了。截止到上映首周結束,1.7個億。

乍一看好像很多,但是……

這部戲只是演員的片酬可不便宜。

有人預估了一下這部戲的成本,1.52億。

所以是撲街了。

這個沒得洗,帶不動就是帶不動,哪怕小狐狸的演技的確是有了那麼一點點的進步,但……

還是撲街了。

流量女王,如果非要走口碑,那不用說了,死的比誰都慘。

再加上她本身還有著各種黑歷史,自然不收人待見。

然後就到了《變五》。

《變五》的口碑徹底爛了。

然而就是架不住國人喜歡這一口啊。

《變五》的首周三天票房為8.55億,八天之後,也就是截止到七月一日,累計票房已經超過了12億。

按照夢中的情況,最終的票房差不多應該是十五億。

然而……

《閃光少女》上線了。

有一說一,經過兩次修改之後的《閃光少女》,已經達到了一個界限。

這個界限是什麼呢?

那就是在劇本邏輯上,不會出現什麼明顯的邏輯漏洞。

比如在劇中,民樂系被關鐵欄杆之後,實際上應該是少了一段的。

這一段是後來彭輝想到的。

那就是讓民樂和西洋樂之間的矛盾加深。

而不是那一個所謂的鬥嘴。

但不是說什麼打架,只是一些人跑到鐵門前嘚瑟,從而引得民樂系的情緒不滿,加深衝突,從而讓後續的民樂、西洋樂大比拼的時候,越發燃。

這是一個當年彭輝還會去犯的錯誤,也是新人導演通常會注意不到的地方。

好萊塢的模式雖然有些制式化,但不得不說,這種模式是十分出色的,也是被用的最多的。

最少經過這樣一次修改之後,最終大亂鬥的時候,現場的同學們是真的燃爆的!

拍攝效果竟然比夢中更加刺激!

不得不說,這也許就是彭輝對於這部戲為數不多的改動了。

當一名成名導演,和一名初出茅廬的導演拍攝同樣劇本的一部戲,也會是天差地別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