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擔心張雪友這樣的大咖會出問題,不過讓彭輝沒有想到的是,張雪友竟然意外的好說話。

拍攝繼續。

如此平易近人的歌神,自然也讓整個劇組的氣氛緩和了不少。

最少第二次的時候,劉泳希的表現就已經完全值得稱讚了。

在表演結束之後,張雪友還特意稱讚了一下劉泳希彈得不錯來著。

讓少女好一陣興奮。

拍攝順利進入第二階段。

也就是面對民樂的挑釁,西洋樂的回應。

影片一開始,在一間琴房的房門視窗裡,此時已經完全變成蘑菇頭的小鞠和彭輝出現在鏡頭裡。

然而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彭輝竟然將半邊臉全都貼在玻璃上,整個人看起來怪異極了。

完全凸顯不出他的顏值。

可……

在這個鏡頭的時候,在一旁看戲的張雪友和金士傑卻對視一眼,紛紛看到了彼此眼中對於彭輝的欣賞。

這其實是一個很小的細節。

因為琴房的位置所致,所以小鞠雖然頂著蘑菇頭,但實際上整個人是全部出鏡的,也就意味著,留給彭輝的視窗本來就很小。

其次,在戲中,油渣本身就對於女主十分照顧,所以也不可能去搶鏡頭。

在不搶鏡頭的情況下,怎麼表現出氣定神閒的感覺呢?

他就想到了這一點。

雖然這樣一來,會顯得很滑稽,但也從另一方面體現出了油渣對於女主的愛護。

特意將大半個視窗留給女主,而自己卻只能用這樣奇葩的形象出現在鏡頭裡。

“沒人來啊,我就知道他們的膽比跳蚤S還小!”小鞠一臉氣憤地說道。

然而見到始終沒有人出來,小鞠有些疑惑地說道:“怎麼辦?”

“再等等,一定會有人忍不住的!”雖然形象不佳,但此時的油渣,卻如同智珠在握的智者一樣,輕聲說道。

“這位同學……是有話要說嗎?”視察領導見到面前的古箏少女始終不說話,試探著問道。

“啊誒……學音樂的孩子嘛,有些與眾不同,這可能就是……練得走火入魔了。”

就在這時,一聲清脆的開門聲,響起。

鏡頭在彭輝的示意下切換到了劉泳希的臉上。

而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入戲的劉泳希,直接抬起了眼睛,並且輕輕抬起了頭。

伴隨著張雪友和金士傑紛紛向後看去,在年輕的一男一女的推送中,一架豎琴被推了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鏡頭切到了劉泳希的身上。

直視著前方的劉泳希,做出了一個輕微松肩的舉動。

伴隨著優美的琴聲響起,豎琴手以《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回擊。

平息古箏的殺氣。

伴隨著彭輝的示意,演員們終於按續入場。

當先的,就是拿著小提琴的SNH48的黃婷婷。

而民樂這邊,也終於開始應戰。

當先的,也都是主要演員。

這裡面張雪友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西洋樂這邊,拿的都是摺疊椅之類椅子。

而民樂這邊拿的都是板凳。

當兩方人馬按照之前排練好的順序坐好之後,所有人做好了表演的準備。

這時,由西洋樂先攻。

選取的是對於西洋樂十分有利的著名管弦樂曲《野蜂飛舞》。

一開始,西洋樂就憑藉著小提琴極快的速度起音,妄圖打民樂一個措手不及。

而民樂這邊則是以有著“華夏小提琴”之稱的二胡回應,自此,開啟了中西方樂器的混戰。

大提琴與琵琶的不分伯仲,單簧管音色迅速而飽含律動,蕭笛反擊不失韻味,笙與喇叭調皮對壘。

西洋樂祭出了“樂器之王”鋼琴,而民樂則是拍出了女主的揚琴。

至此,雙方陣營均勢,樂器各有千秋,旗鼓相當。

然而就在雙方不分伯仲的時候,民樂這邊,突然間出現了一支嗩吶。

憑藉著嗩吶本身明亮獨特的音色,一下子成為整場的領導者。

伴隨著一聲急轉高調,直接將樂曲引向了嗩吶的民樂獨奏曲《百鳥朝鳳》。

整個樂曲曲風轉變,鬥樂已經成為了民樂的主場。西洋樂陣營由於對民樂的音律不熟悉,導致主提琴手潰敗停音,鋼琴強行僵硬救場,雖極力想找到民樂的律動性,無奈節節奏難以琢磨,只能停手候音。

嗩吶表達著幾聲寧靜,主場轉變,隨著幾聲鳥聲鳴叫,就好像鳳凰趾高氣昂的蔑視一般,幾句唏噓,向西洋樂發出最後的進攻之勢,猶如鳳凰衝開群蜂,爾等誰能擋我。隨著嗩吶快速的音樂再起,各民樂器重新奏響,無縫銜接迴歸西洋樂主場野蜂飛舞,讓西洋樂措手不及,雖耳聽熟悉的旋律,可是起手落後,只能望塵莫及,無力回天,眼看著民樂將整首樂曲推向了高潮。

從西洋樂開始,從西洋樂結束,民樂在西洋樂的音樂裡肆意炫技,餘音繞樑,在西洋樂的進攻主場裡,轉變局勢,快刀斬亂麻,完敗對手,酣暢淋漓。

(摘自B站某評)

自此,這一段的表演徹底結束。

在表演結束之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就連張雪友,也不由得感慨稱讚。

“謝謝彭導了。”張雪友再次見到彭輝的時候,主動笑著感謝道。

“呃,您客氣……”彭輝有些惶恐。

畢竟對方是業內大前輩,突然間如此鄭重,還是讓彭輝感到有些不安。

“不,這一聲謝,你當之無愧!”張雪友由衷地說道:“我也算是拍過挺多戲的了,卻一直沒有遇到過一部能夠帶給我如此感動的作品,這部戲……很厲害!”

“謝謝。”彭輝心中暖暖的。

因為他知道,張雪友這句話是完全的出自真心。

作為一名歌神,張雪友自然也接觸到了許多的樂器。

雖然是粵語歌曲起家的,但在近些年來,張雪友涉及的樂器領域也逐漸拓展到了全世界。

其中最讓人感到心痛的,就是民樂的沒落。

只是……

他只是一名歌者,而不是什麼救世主。

民樂的沒落,足以讓人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然而今天他才體會到了,屬於民樂的魅力!

雖然是客串,但因為某些原因,他還是瞭解過整部電影的劇本的。

自然也知道彭輝為民樂找到的那一條路。

那一條看上去沒有什麼,卻是對於民樂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選擇的路!

民樂與二次元的結合,如今看來,竟然是一個十分讓人期待的前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