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透露,晴風集團在3月31日召開的會議內容是什麼。

只是罕見的,所有人都見識到了葉風發脾氣。

會議開了一整天。

葉風的特立獨行,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晴風集團的一眾高管,帶著滿肚子的疑惑,步入自已的工作崗位。

有精明媒體,注意到了晴風集團的大動作,正準備採訪集團關鍵人物,深挖這次會議背後的秘密。

第二天,是4月1日愚人節。

美國政府召回了所有駐香江和粵省的非必要外交人員及其家眷。瑞士政府也禁止香江廠商參加即將舉行的瑞士鐘錶展,擔心病情會擴散到瑞士。

當天傍晚,香江著名藝人張國容在文華酒店墜樓身亡,於19時06分於瑪麗醫院去世,終年46歲。

這個突如其來的訊息震撼了整個華人社會。人們顧不得美國為什麼會撤僑,晴風集團的秘密行動再也無人追問。媒體給紛報道張國容去世的訊息。

張國容經紀人證實他患上抑鬱症,努力預防或治療年餘,但仍因病情失控而自殺。患病只是不幸,惜無道理可講,抑鬱症的患病率高達5%到10%,生活再完美的人,也無權免於生老病死的輪迴。或許已經預知黑暗隨時降臨,張國容早已立好了遺囑,捐了慈善基金,安頓了包括司機和傭人在內的一切身邊人。

他走的那晚,香江徹夜未眠。無論是媒體還是公眾,都不約而同地將他的離去視為一個時代的結束,無數人緬懷著與他一起走過的青春年華和香江最為璀璨的日子。

幾天內,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也都做了報道,甚至華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都史無前例地報道了一位香江藝人去世的訊息。

此時,正是香江“非典”病毒爆發期,香江被傳為“疫都”,居民輕易不敢出門,但是仍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幾萬名群眾冒雨聚集在香港殯儀館,只為給他的遺像送一支白玫瑰。

……

生活總要繼續。病毒仍在肆虐。

進入4月以後,官方媒體對SARS病例的報導已經開始逐漸增多,不過一般說法都是講疫情已經受到控制。

4月6日上午,為顯示已經有效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由羊城主要領導帶領,聚集在羊城天河體育中心的兩萬名群眾開始了羊城春季健身萬人長跑活動。

但是4月9日,《時代週刊》在網路發表了《京城遭到SARS襲擊》的報道,引用了華國某傳染病專家提供的資訊。

至此,公眾才瞭解到京城疫情遠比官方公佈的嚴重。世界衛生組織重新提出旅遊警告,對華國政府提出批評,再次把京城列為疫區。多家國際媒體指責華國政府企圖隱瞞疫情,導致病毒在全球擴散。華國國內也認為暴露了醫療體制中存在的眾多問題和漏洞。

4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佈非典的致病原為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並命名為SARS病毒。

隨後,全國上下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伴隨著疫情的蔓延和防控措施的升級,各項經濟活動瞬間進入到了“凍結”狀態。

……

中海。

中芯國際公司。

晶片影像加工車間。

中年儒雅的徐文揚市長一邊視察生產,一邊憂心不已。

中海這座國際大都市面臨著前所未用的疫情挑戰,他感覺力不從心。

“張博士,90nm的工藝,你們有把握嗎?”

徐文揚問身邊的中芯國際董事長張如京博士。

“徐市長,沒有問題。葉董已經安排從荷蘭進口了一臺最先進的光刻機。有了它,我們的製程能順利突破90nm。”張如京用肯定的語氣道。

他在徐文揚身邊,頭髮都有些花白了,顯然最近操勞太多。

“從荷蘭進口?我怎麼聽說,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是東洋的尼康和佳能呢?”徐文揚奇怪地問道。

畢竟,東洋產的相機,在國人的印像中,一直都是最好的。

光刻機,也可以理解成為一臺巨大的特殊相機。

“呵呵!說到這裡,我就不得不佩服葉董的眼光獨到之處。荷蘭的光刻機技術不比東洋差,但是名氣要小得多。他們正好需要打破東洋的壟斷,只要我們許之與厚利,他們就能想辦法突破《瓦森納協定》的封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哦,那就好,技術上的問題,你們是專家,我相信你們。不過,從荷蘭進口光刻機,有沒有別的困難?會不會有西方國家阻攔?”徐文楊又問。

“聽說葉董安排特殊的人才去接應。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張如京回答道:

“不過,我相信葉董的眼光。徐市長您看,眼前這個小夥子,就是葉董安排到美國英特爾學習回國的人才,現在已經是中芯國際技術總監。他改進的晶圓製造工藝,一年就能為公司節省上億資金。”

張如京指著不遠處的瘦瘦高高的宋遠亭。

“有這樣的人才,何愁華國晶片產業不興。”徐文揚高興地說。

他看著一心忙於工作,無暇他顧的宋遠亭。不但不怪他沒禮貌,反而對他的印象很好。

中海是華國最重要的城市,領導的級別一向高出半級。

他雖然只是一個副市長,但他的級別,已經是部長級。

可以參與國家的一些基本政策了。

大力發展晶片等半導體行業,這是中央對他的期許。

扶持出中芯國際這樣的公司,也是他的一大政績。

張如京回到大陸創辦的中芯國際,已經成為了二十一世紀初華國晶片行業的現象級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透過逆週期擴張,迅速成長為全球晶片代工廠的第四位,並計劃於明年年香江上市。

當然,華國的晶片行業,也絕不是張如京一個人在戰鬥。

華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十年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其中相當一部分精英,透過出國留學,以及在國外頭部公司的多年磨練,逐漸羽翼豐滿。

他們中的許多人,在2000年之後,選擇回國發展,有的進入中芯國際這樣的大型企業,有的選擇建立華國自己的晶片設計公司。宋遠亭就是其中之一。

這批學成回國的年輕人,經過在晶片行業十多年的磨練,漸漸摸清了晶片行業的執行規律。

同時華國高校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高校擴招,也為後來晶片行業的大量技術工程人員的需求提供了足夠的人才儲備。於是華國的芯片業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涅槃和蛻變。

未來華國芯片業的巨頭們,大部分都成立於21世紀初這幾年。

比如, 2000年成立中芯國際、2001年成立展訊、2002年成立匯頂科技、2003年成立中興微電子以及在明年即將成立的華為海思、瀾起科技、兆易創新。

然而,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所有正確的事情,一定都不容易。真正考驗華國晶片人的時候,才剛剛開始。眼前的疫情,就是第一道考驗。

“張博士,我對中芯國際的發展,暫時沒有疑問了。其實我這次來,是想問問你們,對這次的非典疫情,有什麼防護措施?”

徐文揚終於道出自己的目的。

“徐市長,關於這次的非典疫情。中芯國際是下了死命令防控的。前幾天,葉董專門給我們開了疫情防控專題會,提出八項防控措施。要求我們這個星期必須整改到位。”

張如京笑道:“葉董還說,他會組織督辦隊,不定期抽查,查到哪個部門沒做到位,一次通報,第二次就整個部門獎金全扣。就連我的董事長辦公室,也不能例外。”

“哦,葉董提出什麼措施?”徐文揚眼前一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