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玉看著沉思的葉風。

那張好看的側臉,不禁有些著迷。

絲毫不知道,葉風在想著事關華國晶片產業的大事。

葉風知道,華國的晶片產業,在經過本世紀初欣欣向榮的數年之後,又一個長達近十年的寒冬,即將席捲而來。

這個寒冬,不僅屬於張如京,也不僅僅屬於中芯國際,而是屬於整個華國晶片產業。

葉風回憶著有關中芯國際的資訊。

2003年底,臺積電及其北美子公司向美國加州聯邦地方法院提交訴訟狀,起訴中芯國際侵犯專利權及竊取商業秘密。

臺積電申請對中芯國際實施禁制令處分及賠償財務損失,起訴物件包括中芯國際在中海及美國的子公司。

中芯國際赴美上市的2004年,正是和臺積電官司如火如荼之時,也因此,中芯的股價從一開始就遭受了巨大的壓力。

市場對於訟訴的悲觀預期,造成中芯國際的股價在上市首日就出現大幅破發,之後持續震盪下行。

一年後,中芯國際和臺積電達成庭外和解,根據和解協議,中芯國際賠償臺積電1.75億美元,差不多佔到中芯2003年年收入的50%。

這還僅僅是開始,2006年,臺積電再次以中芯國際不遵守和解協議為由,將其告上加州法庭,指責中芯國際在最新的0.13微米工藝中使用了臺積電技術。

漫長的官員反覆打了三年。

加州法院開庭,臺積電再次勝訴,中芯國際被迫付出更大的代價以取得和解:

在1.75億美金的基礎上,再賠2億美金,外加10%的股份。

據說,在接到律師通知的那一刻,張如果京在電話前放聲痛哭。

而和解的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條件是張如京必須離開中芯。

幾天後,張如京便引咎辭職,離開了為之奮鬥了9年的中芯國際。

這次敗訴,對於整個華國晶片行業的惡劣影響是極度深遠的。

賠款讓公司元氣大傷,基本失去了投資和擴張的能力。在股東結構上被閹割過以後,中芯對於先進製程的研發投入也大打折扣。

在2008年前後,中芯和臺積電在摩爾定律上的代差大概只有不到1代,而到了2015年,這個代差被擴大到了3代。

即在整整5年裡,中芯在先進製程的研發上幾乎完全止步不前。

也讓華國趕超全球晶片頭部玩家的腳步停滯了近10年之久。

更讓人扼腕的是中芯的存儲器業務。

中芯在2008年之前,一直在存儲器工藝上保持著業內的領先水平,富士通,英飛凌等均為中芯的大客戶。

然而在訴訟賠償中元氣大傷的中芯,又接著在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中大受打擊,中芯的大客戶從英飛凌獨立出來的存儲器業務部奇夢達,宣佈倒閉,最終徹底摧毀了中芯國際的存儲器業務,從此退出了存儲器市場。

而在幾千公裡外,另一家晶片大佬三星電子,卻將張如京最為擅長的逆週期擴張戰略,如法炮製,並在次貸危機之後,藉著智能手機興起的東風,一躍成為全球最領先的存儲器晶片製造商。

隨著張如京出走接踵而來的是中芯高層的持續動盪,中芯的董事長在沒幾年裡換了好多任,中芯管理層陷入內耗而不可自拔,中芯的股價也一落千丈,曾經最低跌破1元。

……

隨後,華國晶片史上,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2006年,一個社會知名人物,在水木大學的水木清華bbs上,公開指責中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發明的“漢芯一號”造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款“漢芯1號”,正式釋出於2003年。

據陳進說,其採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半導體工藝設計,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個集成塊上有250萬個器件,而且具有32位運算處理核心,每秒鐘可以進行2億次運算。

經過國內權威專家驗證,認為這一成果接近國際先進技術,在某些方面的效能甚至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

陳進也因此榮譽纏身。

被授予其中海科技創業領軍人物稱號,還被大學特聘為長江學者。

同時,陳進本人還身兼數職,中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中海矽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ceo,中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中海交大創奇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造假的訊息出來後,一些嗅覺敏銳的媒體很快介入,進行了艱難的追索和求證。

在舉報人和媒體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事實漸次浮出水面。

一個月後調查組得出結論:“漢芯一號”造假基本屬實。

“漢芯一號”,不過是從美國一家公司買回的晶片,僱人將晶片表面的原有標誌用砂紙磨掉,然後加上“漢芯”標誌“研製”而成。

如果說中芯國際在和臺積電的官司中敗訴是個悲劇,那麼漢芯的造假案無疑是個巨大的恥辱。

讓整個華國芯片業陷入到媒體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之中。

而雪上加霜的是,國家組織的三大國產cpu“方舟、眾志、龍芯”又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

華國晶片行業剛剛在21世紀頭一個五年得到改觀的形象,再度一落千丈。

幾年後,中芯國際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判敗訴,或許正是這一切事件的縮影。

“漢芯一號”,不僅是一個晶片造假,學術造假的案子。

它讓華國整個的晶片產業得到了巨創。

華國芯片業再度陷入了至暗時刻。

然而,

這個看似被遺棄的行業並沒有摧毀華國晶片人的信念。

雖然身在月亮的陰暗面裡,他們依舊在毫不停歇的努力。

從2006年開始的十年,是華國芯片業最伐善可陳的十年,卻又是等待厚積薄發的十年。

傳承了這個民族幾千年的傳統,華國晶片人的悟性和創造力即將爆發,並將震驚世界。

“而我葉風,將做出什麼樣的努力?”

“聯絡張如京博士,這只一個開始。”

葉風在車內微微笑著。

一股自信的氣質瀰漫開來。

“嚶~~”

姜明玉沉醉在他這股獨特的氣質中,無法自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