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行也知道有這種能力的池水三界也找不出第二個,這已經是在向他顯露靈山的財大氣粗了,要是自己服氣豈不是要被人看扁。

所以方天行不在意的說道:“這八寶功德池對勢力來說很有用,可是對個人來說,卻不如兩件先天靈寶管用。”

西方貧瘠之地,這麼多年來也沒能攢出幾件先天靈寶,都在那些大佬手裡,怎麼可能給一個新人。

靈吉菩薩也沒有反駁,而是帶著方天行繼續往上走,那是令人覺得有些糟糕的,只有是把自己的力量變得更加的強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怎麼的東西,只是令人覺得有些可笑的,這是如何的東西,只有是把自己變得更加的強悍,只有是把自己的力量變得更加的可怕。

只是這種東西是讓人覺得有些無奈,繼續上山才看到山頂竟然有一棵樹豎在那裡,隨著風吹過來,發出一陣陣奇妙的聲音。

無數人在樹下盤坐,似乎是在悟道,那靈吉菩薩微微一笑說道:“那是七寶妙樹,可以發出道音,而且也是一件十分厲害的攻擊法寶。”

大名鼎鼎的七寶妙樹方天行當然知道,七寶妙樹乃是西方二聖教主準提道人以其本體西方庚金菩提結合金、銀、琉璃等七寶煉製而成,為準提道人的證道法器。號稱無物不刷,全稱為七寶妙刷樹。又名七寶妙樹杖。曾用於刷走

孔宣的兩件兵器,還曾打爛通天教主的法寶。

這七寶妙樹當然是威名赫赫,靈吉菩薩也是覺得這足以震懾住方天行了,那可是頂級的先天靈寶。

方天行走到樹邊,看到幾個大和尚正在樹下悟道,那陣陣風吹過來,樹上掛著的七種珍寶碰撞掀起陣陣道音。

七寶又稱七珍。即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瑙。看到這些東西,方天行也是覺得這西方世界的人也是窮慣了,有點東西就拿出來顯擺。

這完全不符合含蓄的風格,完全是暴發戶的風格,確實是讓方天行感覺有些膩煩,這都是讓人覺得

有些可笑的。

這是一個讓人感覺不那麼開心的東西,只有是把自己的力量變得更加的強悍才行。

那又是如何的東西,只看到這些人在樹下如痴如醉的模樣,方天行毫不掩飾臉上的厭煩,離開了七寶妙樹的範圍。

看到方天行的樣子,靈吉菩薩實在是有些驚訝,就連他也沒有多少能在樹下悟道的機會,方天行竟然是棄之如履,根本不放在心上。

他追上去說道:“你作為尊貴的客人,可以在七寶樹下悟道的資格,為什麼要放棄。”

方天行不在意的說道:“站在那七寶妙樹下,我想我會忍不住吐的,感覺有些太庸俗了。”

靈吉菩薩從未聽到與人用庸俗這個詞來形容七寶秒樹這件佛門至寶。

聽到方天行的話,一旁的一個僧人過來說道:“是你再說七寶妙樹庸俗嗎?”

靈吉菩薩在一旁說道:“他是佛祖請來的貴人,不可放肆。”

那人似乎是被靈吉菩薩批評了一下,當他也不畏懼,他也是菩薩的層次,靈吉菩薩只是修為比他高幾層而已。

他對於方天行說道:“我想討教一下”

菩薩是真正的大菩薩,大菩薩為什麼要稱做十地呢?

地能生萬物,樹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菩薩以地分階位,是因地能生萬物,因地能生諸功德,登地的菩薩就快要成佛了。

菩薩的十地修行分為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菩薩從最初發心經歷十地,到此完成三大阿僧劫的修行,等著入諸佛位了。

這傢伙已經是二地離垢地的普薩了,也算是修行有道,佛緣深厚了,他當然不能容忍別人對佛家至寶的一點不滿。

方天行對於他的挑戰並不畏懼,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狂熱分子,對於自己的力量不那麼開心,只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鎮壓全世界的人。

這些東西都是讓人覺得有些不那麼的開心,只有是把自己的力量變得更加的強悍,那是如何的可笑東西。

“既然你想要挑戰我,我自然是接受你的挑戰,可是必須有足夠的彩頭,否則今後來找我挑戰的豈不是數不勝數。”方天行很快對他說道。

這樣的話說出口,當然是讓他們覺得有些無奈的,很快那個傢伙拿出一件東西來說道:“我叫石基菩薩,我的法寶是清淨竹,要是我輸了就把他送給你。”

方天行看著他手裡的竹子,也算是在功德池旁邊長出來的,餌香好釣魚,香餌釣金鰲。

”香餌“有兩層意思:一是釣魚所用的誘餌口食,一是誘惑人上當的利益圈套。

準提道人也是獨創一新,釣得金鰲,不用香餌,選用的卻是六根清靜竹。他的這幾根清淨竹自然沒法相比,也只有一根,但也算是不錯了,方天行到時打算用這個煉製一件法器。

“好,我答應你。”方天行很快說道。

石基菩薩很快說道:“那咱們就來比試,輸了你就得收回之前的話。”很快他擺下架上說道:“第一場咱們就來辯經如何。”

方天行對於那些佛教的經文不太瞭解,心想只要是對方說的經文,自己一一駁倒就是了。

是理解佛經經典的必經方式。多在寺院內空曠之地、樹陰下進行。

很快那人說道:“先由我出題,昔年佛祖割肉喂鷹可以說是大慈悲,可是為什麼不能效仿呢?”

“這個簡單,佛祖是有神通的,割肉喂鷹肉還能長好,可是普通人哪裡有這樣的能力呢。如果是模仿的話只會白白獻上自己的生命,佛祖仁慈又怎麼會鼓勵眾生這麼做呢。”

那石基菩薩很快說道:“佛祖做的不是錯的,而且很多向佛祖一樣捨己為人的也不少。”

方天行笑著說道:“汝之蜜糖,吾之毒藥,又如何能同樣的理解呢。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哪裡有防止四海皆準的道理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