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一中最出名的人物已經不是曾邦龍,而是王曉晨,同學們對他很熱情,包括許多之前對王曉晨有過輕視,不屑一顧的同學都搶著接近他,王曉晨面對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的熱情,有時也覺得很難接受。

他們都是曾邦龍曾經的忠實擁護者,現在也跑過來討好王曉晨。

而且王曉晨發現隨著自己的自信提高,讀者數量也很快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一直到五萬,六萬。很快就達到王曉晨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步,直接達到了六萬多,反超了曾邦龍。

王曉晨沒有過度驕傲,他知道這是因為他借了大趨勢的光,跟隨時代的趨勢,是一個人獲得超額回報的前提。進入了正確的趨勢,你就是不努力,也比差的趨勢裡那個很努力的人賺得多,而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回報就會更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本的曾邦龍就此一蹶不振,看到曾邦龍的樣子,王曉晨想要幫助他,可是很多同學都勸住他,和他說了許多曾邦龍的壞話。原本曾邦龍如日中天的時候,這些事情掩蓋在他的光芒下,沒有人會提到這些。

現在這些人一個個的反攻倒算,這讓王曉晨感覺到人心的陰暗,放學後,王曉晨找到曾邦龍,想要勸說他振作起來。

看到王曉晨過來,曾邦龍很快說道:“你來做什麼,是來看我的笑話的嗎?”

王曉晨連忙說道:“不是,我是要來告訴你,你今天的失落比我當初差遠了,離開了眾人的追捧,你應該更能明白自己的真實樣子。”

“當初我費勁力氣才能進入完美大學,可是進來後卻發現自己真的無法寸進,沒有寫作的天賦,每天不斷地碼字,可是總是無人問津,感覺我是被這個世界拋棄了。

我心裡充滿的是對於這個世界的怨恨,想輕生的念頭卻不甘心就這麼放棄。

無非怨上天不公,別人不公,最恨的其實是自己無能為力。為什麼我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援,為什麼我只能默默無聞,後來的新生淘汰賽被淘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後來方天行幫助了我,讓我獲得重新開

始的勇氣和力量。原來這世間的東西不是上天賜予,我們應得的,而是一定要努力的去爭取,與天地搏鬥,讓天地不得不把我想要的給我。

面對過去的自己,我們都會帶一些憤怒或者痛恨,痛恨自己為什麼當時不強大一些,痛恨自己當時為什麼沒有現在的見識,痛恨自己的過去。”王曉晨對曾邦龍說道。

曾邦龍感慨的說道:“可是我就是我無法放下,放不下之前的架子,放不下同學們的追捧和崇拜。”

“沒有必要放下啊,你所不能放下的只是懦弱的自己而已。方天行曾經跟我說過,打碎舊的自己,才能夠成為新的自己,新的自己一定比過去更堅強,更優秀。”王曉晨對他說道。

曾邦龍從前總是被人捧得高高在上,完全不明白自己竟然有多麼忽視那些普通人的感受,到如今真的成為了一個失去光環的浦通人,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錯誤。

“我誠摯的向你認錯,希望咱們能成為很好的朋友,一起探尋那至高無上的網絡文學。”曾邦龍認真的說道。

很多時候別人的看法會讓人迷失,看不清自己本來的樣子。只是覺得自己是別人眼中的樣子,而不知道別人的眼光很多時候都是帶著眼鏡,很多人並沒有自己的想法,多的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的。

什麼都沒有經歷,整天瞎想一通,這叫戲精。讀書只限於課本,只知道努力學習,這叫聽話。

沉迷於物質生活,以自我為中心,這叫利己主義。衣食無憂,有自己的思想,有著比同齡人高的智商與情商,以自我為中心,透過投機取巧達到自私的目的。

這不叫早熟,這叫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除了那些真正的蠢人以外,其實暗中許多人都是這樣。

很快開始班長競選,王曉晨當選班長,讓曾邦龍來當自己的副班長,兩人之間配合默契,一時傳為美談。

方天行的修行也到了關鍵的時候,那些完美大學的學生經過軍訓之後,都在刻苦的努力,提升實戰能力。在戰場上雖然是形式瞬息萬

變,但是大家都知道實力越強活下來的機會就越大。

方天行這段時間還在思考關於如何能把人們的情感意志融入到文字之中,上架層次之後,就可以把自身的一部分情感融進文字裡面,使得文字更加的靈動和有力。

每一個文字中的情感,到了出版層次,就可以擁有獨立的意志,甚至可以化作和天生生靈一樣的生命體,獨立的生活。

方天行現在還無法想象那樣的存在,文字融進自己體內,可是要怎麼樣把情感意志融入其中,方天行還沒什麼頭緒。

他也曾問過幾位師傅,五位師傅告訴他,在碼字的時候,必須要讓自己的情感濃烈到極限,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意志情感浸染到文字中。

方天行嘗試了幾次,似乎不得其法,沒有一次成功。

自己要怎樣把意志浸染到文字中,方天行還拿不定主意,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做到最完美,讓文字完美的浸染自己的意志。

方天行不斷地碼字,一邊碼字一邊思索,主角不斷地思索,最後總結出來幾套方法。

很多時候年輕人強行上比較深沉的主題,會讓人覺得有點矯揉造作,無病呻吟,許多人不理解,說什麼少年不識愁滋味,這麼年輕寫這麼惆悵幹什麼,有什麼深沉的。

這就是讀者的理解和作者不再一條線上,說這種話的讀者剛開始就帶著偏見去閱讀,當然理解就有失偏頗了。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網絡文學內容難登大雅之堂,情節大多都是圍繞著爽字展開,許多套路驚人的相似。就如當時流傳的一個笑話:所有主角都會攜血海深仇仇掉落無人谷底,險象環生一番後獲得奇遇,然後在出谷後得一位或者兩位紅顏知己,再結交或者降服幾位大人物,最終成為號令天下的人物。

當然這個劇情假如安排得當,內容考究且文筆精良,即便其內容已被人多次演繹,也不失為一篇好書,但許多作者並不會去思考這一點,其實就是偷懶,想用最少的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穫,而且也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