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實體書看起來更舒服。”那個讀者對方天行說道。

方天行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保持安靜,不干擾他們一旁的譚雨柔給方天行傳音道:“看來你挺有辦法嘛,一下子招攬了這麼多讀者。”

方天行淡然的回道:“身為網路作者,便有網路作者的責任和追求。”

這些人認真的閱讀,直到天黑了也不肯放下,方天行提醒他們道:“閱讀網絡小說雖然可以增進智慧,提升讀者層次,但是也切不可貪多,正所謂貪多嚼不爛,一定要細細的思考理解,才能最大程度的領會書中的精神,得到收穫。”

眾人這才放下書,對方天行說道:“受教了,多謝先生的指點。”

方天行讓他們出來,把門鎖好,對那些臉上還帶著渴望之色的讀者們說道:“明天再來吧,生活要記得留白,這樣每天都有新的期待,心情才能保持愉悅。”

說完方天行也離開了,原地的讀者們也逐漸離去,繼續各自的生活。

“讀者們這麼喜歡你的書,可把你心裡樂壞了吧。”譚雨柔在路上問方天行道。

方天行對他說道:“只有真正的用實力吸引來的讀者才是珍貴的,只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些許的推銷只是讓人們可以瞭解到罷了。”

譚雨柔無語的說道:“怎的說你都有理由,哪次你能不找這些至理,承認自己的失敗和不足有這麼難嗎?”

“那你能不去找別人麻煩,非要讓他承認自己的失敗和不足。”方天行反問道。

後面幾天,來方天行的推薦位上閱讀的讀者絡繹不絕,要是有門檻的話早就被踩爛了,好在方天行沒有設任何門檻,任何人都可以來閱讀他的小說,無論是老幼婦女嬬還是出家人都可以

方天行的讀者數量進一步增長,很快就達到了十一萬六千名,而且還在不斷的增長,沒有任何延緩的勢頭,因為成為方天行讀者的人都會不自覺的向身邊的人推薦。

推薦給身邊的親人,朋友,同

事,同學,等到讀者的基數變大了,讀者數量增長的動力也在不斷增加。

讀者數量不斷地增長,方天行自然是很開心,很快推薦時間結束,方天行不得不離開蓮華城,這段時間的推薦不光是讓讀者數量增長,而且也使得方天行更加貼近讀者,對網絡文學的理解越發深刻厚重。

方天行回到完美大學,他還要不斷的學習,增加自己的底蘊,每次飛躍式的提升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閱讀是一種輸入,寫作是一種輸出,可是自身的知識和靈感是有限的,必須不斷的充入更新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成就更完美的作品。

而譚雨柔也不知用了什麼手段,竟然也進了完美大學,成為了大一的新生。方天行知道這說明完美大學中也不是鐵板一塊,肯定是有人為神族幫忙,這是對方天行的警告,不過方天行並不害怕,他知道高層肯定沒被腐蝕,不然的話完美大學早就易主了。

看到方天行的進步,同學們心生羨慕,也知道要奮起直追,才能跟上方天行的腳步,不會被甩的太遠。

橫輕語也在最近剛邁入上架層次,班上的其他同學雖然差一些,但也距此不遠。到了這個學期結束,有一多半能達到上架層次,也有差距很大的,那些跟不上節奏的,很多都會被淘汰。

在大一也有不少失去進取之心的人,這些失去進取之心的人,他們也有各種各樣放棄和斷更的理由。比如入學之前沒想清楚,進來後反而後悔了,這本來不應該批判。在完美大學學習網絡文學本來應該是輕松自由的,不存在強制,學生們自由選擇,自主發展,這是社會對大學教育的共識。

可是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的教育一直存在著強迫,難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到了大學突然放開了,學生們由於思想以及見識的局限性,還無法意識到自己應該主動去做些什麼,迷茫從眾的消極面對,亦成為大學生活的普遍現象。

剛進入三大網文學院的時候誰不是豪情萬丈的說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可是

一下子進入了三大網文學院這個小社會,受到一些挫折就開始反思自己了。

於是許多人就會思考,自己一開始是不是錯了?自己該不該繼續下去?如果就算是堅持了也毫無收穫,這樣究竟有什麼意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方天行覺得現在這些放棄的人主要問題就在於耐不住長期的思考過程,因為如果能在很短時間內找到自己的目標,那很可能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最後必然會導致喜新厭舊的結果。

耐不住長期思考的過程,不能繼續堅持下去就只能放棄。

確實在大學裡不是所有拼命學習網絡文學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可是相當多的人也只是牛人的陪襯而己,根本沒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可是越不相信自己就越是難以改變自己的狀態。

方天行在進完美大學之前,曾問過自己的五位師傅:“進了三大網文學院之後,自己又該怎樣度過?”

五位師傅告訴方天行道:“找到下一個目標,踏上新的層次,繼續努力。”

有了目標,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就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能做。就知道,自己早上起來,不是鬧鐘吵醒的,而是內心的那個夢想。

要是真的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走什麼路,成為什麼樣的人,還會一天到晚無所事事打遊戲混日子?所以,楊鵬程覺得,天天渾渾噩噩,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事情才是叫混日子,不管你是在做什麼,就算很多上班的覺得自己一天都在忙,瞎忙,一樣是混日子。

只要你明白你在做什麼,想要做什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混日子。

在大一要進行淘汰制,去除一些平時寫作修行不認真,跟不上群體節奏的大一新生,有十個人可能會被淘汰出去,其中就包括楊鵬程,楊鵬程也曾紀是高中的學習尖子,他是從小到大都被人誇聰明的人,不上補習班,不用很刻苦,就隨便考到了年級前十,三大網文學院的考核的時候有些發揮失常,只是到了完美大學,他原本想去閱文大學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