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時卻有一通電話打來,傳來孩子的聲音,小女孩說她是出去玩,讓大家擔心了。並且告訴大家和家人團聚的位置,方天行帶著小女孩來到村子附近的小縣城,約好在此和小女孩的父母見面。

小女孩的父母直接打車來到這裡,當看到孩子的時候,大家都哭了。小女孩回到父母懷裡,小女孩的家人一起,在焦急等候。小女孩撲向父母,重新回到溫暖的懷抱。

能讓親人團園是令人欣慰的事,而更令人欣慰的是不用犧牲任何人,這才是正確的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海生被交給警方,他身上揹負的罪孽可不止一樁,理應受到懲罰。而老王的兒子也被方天行帶到大江廠,這裡非常缺少做事的人。

大江廠之前日漸衰落,最核心的原因還是高素質勞動力太缺少了。那些流水線的工人,如果你願意去培養他,他們也可以熟練的用表格,執行一些複雜的工作。生產力能夠成倍的增長,但是沒有企業願意大規模的去培養。

因為沒有素質足夠高的工人,所以高階的產品根本無法生產出來。煥然一新的大江廠此刻才剛剛開始起步,之前的很多東西到了該淘汰的時候。落後就會捱打,落後的只會被顛覆,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大江廠也知道要轉型升級,大江廠也進行過嘗試,學知識很容易,但是把更好的東西做出來。可是做出來的東西讓別人喜歡,非常難。

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的放慢,大江廠必須要向精細化、集約化、技術化的方向發展。

之前大江廠的管理者天天和產線人員打交道,天天想著如何管理,這樣的事情做久了,往往會陷入一種機械化的管理。就是說,你要管理好,首先你要把工人的自主意識壓到最低,這樣才能管理好生產人員。

然而,這是和當今的時代發展是背道而馳的,這種管理把好好的人變成呆子。每個產品必須標準化生產,把他們變成沒有思維的生物。

這使得在大江廠的工作的人更加困難,幾乎時時刻刻面臨著裁員減薪的危機。由於市場受擠壓,工廠沒有利潤給員工加薪升職,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職業發展。眼看著別的行業同學在不斷成長,而自己還是在流水線上拿著微薄的收入。

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人,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選擇工廠作為職業發展方向,這就是所謂的大江廠。

可是大江廠激動人心之處,是所有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老工人永

遠不會忘記產品從毛坯變成成品時的激動心情。大家辛苦勞動創造出來的東西,如同在孕育生命一般。可惜現實是殘酷的,激動人心的時刻總是很短暫,漫長無邊的黑夜才是真正的世界。

眾所周知的原因,落後的大江廠由於市場地位的控制力和議價能力。無法真正做到按訂單生產,多數企業多多少少有些許備貨庫存。

而往往企業管理者會忽視這部分庫存的成本,因為從財務報表結構來看,庫存成本在存貨科目下屬於資產類,不影響利潤表,只有確認銷售時才變現為銷售成本,體現在利潤表上。

造成這種結果是有它的原因的,在發展初期物質需求不斷上升,促進了大江廠初期的迅速發展。大家都知道,在供不應求的階段,什麼都有人要,一車貨拉過來,一堆人哄搶,你不要或者你慢了,你就沒有了。

在這種情況下,客戶不在乎質量和售價,企業家不在乎質量只在乎生產速度與數量。不得不說過去的大江廠就是處於這樣一種環境。

隨便生產的大概能用的產品都供不應求,為什麼還要精耕細作,只要拉到客戶,然後趕緊生產賺錢唄。後來生產製造的工廠越來越多,這就有點競爭壓力了,業績不斷的下滑。

談及真正在生產線上的感受,對老王的兒子最大的衝擊力,不是生產線的薪水不高,環境很髒,甚至不是超高噪音與各型別工傷。自殺這類對於廠區來說,層出不窮,這是對青春的磨滅。

歸結於一,生產線上的工人就是做一件事情,就是代替機器所不能做到的崗位。流水線下完成自己的工序,下一道工序立馬跟上,機械地完成自己做的那幾個工作之後,扔給下一道工序。產品在流水線上行走,沒有間隔讓你想別的事,晚幾秒可能流水線就要陷入停滯。

你會變得沒有想法,你想改變嗎。是的,但是不行,因為這個可能是你能做的唯一的事情了。農村家裡還沒錢,做點小生意都不行,這些人從小成長的環境都要面對許多社會歧視的眼光。

老王的兒子無力的張嘴,他恍惚聽到工廠裡那些擲地有聲的鐵器器件,都只是自己神經中樞的控制的構件,老王的兒子感覺自己就是一個鋼鐵巨人的中心。可是過了一會,又不免覺得這想法滑稽可笑。

自己看起來似乎更像是這些器械上的一個小零件,你看起來像是在操作機械,反過來看也是像是機械在控制你。抬起頭放眼望去,老王的兒子看到的大

多數工人就是這樣的。

工人的飯量是很大的,餐盤上的米飯能蓋到裝菜區,回家可能真是就是洗洗就睡,但這不是說工人真的是累,機械化作業是不會太累的。

大型的器件沒有大型的機械操作,你想幹也幹不了,老王的兒子見到很多工人只是為重複的維護機械的正常執行。機床反覆在軌道上開來開去,不時給軌道進行潤滑。

所以,條件並不能說是嚴格的,習慣就好。很多工人都習以為常了,這是能習慣的。車間主任宋海方帶著老王的兒子到處參觀,年輕的宋海方聊得很多,讓老王的兒子印象深刻。

宋海方對他說現在必須努力,他可是自學成為優秀的工人,做工人做久了沒有注意肌膚,不免面色灰暗,可這並不代表他們是普通工人。

宋海方是技術骨幹,在大江廠裡面經歷過各個崗位的打磨,終於春暖花開,當上車間管理者。

宋海方說他可能再也升不上去了,要是他當初英語好,也不可能在這個地方。他不能流利地和外國人交談,他現在看英語合作協議都要抱著詞典。

所以其實多學習還是有用的,現在雖然大江廠不再依賴大量人工實現生產製造的現象,但是對於能熟練操作裝置的技工還是普遍需求的。

像之前在車間工作的工人每天都要填寫生產記錄,用來記錄生產過程和產品情況。但是現在公司採用生產管理系統後,員工在機器上進行資訊採集輸入。

裝置上的輸出埠就可以直接把資訊傳送至電腦裡,供後端的人檢視。前端的工人要保證資訊設定的準確、操作裝置的維護,產品質量的把關。雖然過程看上去簡單方便多了,但是對前端的工人要求更高了。

當今工匠精神備受推崇,在智慧製造的熱潮中,產業工人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的更加專注,將對個人職業生涯帶來利大於弊的效果,從而在工業效率的提升中分享紅利。

宋海方認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是現在的製造業亟待改善的方面。目前製造行業高階人才及複合型人才需求的缺口較大,無法滿足大江廠走向智能化的需要。

生存不易,年少時大家都有些理想,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可是等到長大,卻發現世上的事情從來不會順從人的意志。

在這世上能夠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只是被迫謀生,做著並不那麼喜歡的事情,卻不得不承受太多的無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