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小姐有些生氣的問道:“我以為你們是喜歡小孩子,為什麼要傷害曉楓,你可知道他是我唯一的弟弟。”

兩人有點愣住,但是很快說道:“我們只是很喜歡曉楓,帶他去我們那玩玩而已。”

這話簡直就是騙鬼,沒有經過孩子家人的同意,把別人家的孩子帶走,就是想要帶他玩玩,這樣的話可以說是很無耳止了。

週二小姐根本無法相信這樣的話,惱火的說道:“你根本就是想要把曉楓給賣給別人,把你們交給警察,才是對更多曉楓這樣的孩子的保護。”

說完週二小姐就離開了,也算是確定了他們的命運。

黃二郎安排眾人把這兩個人扭送到警局,把他們的罪行都提供給警察,讓他們不能再害人。

經過這件事之後週二小姐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她需要一個這樣的依靠。

半個月之後,黃二郎和周小姐結婚了,他們的生活經歷磕磕碰碰,兩人同心協力渡過無數的困難,終究是堅持下來。

他們生有三個孩子,不算多也不算少,周小姐平時做的就是照顧孩子們的生活,黃二郎也是鼓勵她走出來,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她也很感激黃二郎對他的體諒,即便是身處困境之中,他從來沒有一點失落的樣子,總有辦法化解困境。

就這麼一路走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新時代也徹底來到了,過去的苦難也變得遙遠。

他們的生活還在繼續,孩子們都長大了,長大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衰老。不過這也是讓他們覺得開心的,歲月的長河緩緩流淌,人置身其中是被歲月的力量給推動著向前。

孩子們長大後都離開了,兩個老人的生活變得有些孤獨,看起來是清靜了一些,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黃二郎畢竟曾是練武之人,身體依舊硬朗,每天倒也沒事,只是到處轉轉,遇到什麼不平之事就處理一下,算是消遣了。

這位愛管閒事的大事做的事可不少

,抓小偷,對付不文明行為,漸漸周圍的人都知道這麼個人,還受到了市裡的表彰。

只是他熟悉的人們都己經老了,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黃二郎深知這一點,他從來不以自己的年長為資本凌架於別人之上,而是真正的平等的看待年輕人,幫助他們面對生活的困難。

只是黃二郎終究只有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有限,有許多人走在路上,很多時候當他們走投無路,就會來向黃二郎求助,黃二郎擁有聽取心聲的能力,自然是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幫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碰壁之後只能離開,偶爾會有想要撞運氣的人前來,不過也只能敗興而歸。

黃二郎開啟自己的信箱,不出意外又是許多的求助信,給自己的信箱裡放求助信是黃二郎最近想到的辦法,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的自尊,也能讓自己處理的效率變得更高。

翻閱這些求助信,也是瞭解他們面臨的困境,再確定自己能給他們怎樣的幫助。

只是黃二郎也有自己的原則,不要負擔別人的命運。

簡單點就是,對方沒有要求,或者沒有必要幫的,自己不會出手吧。

不然就是你負擔了別人的命運,壟斷了別人為自己負責的權利。

不用靠自己走出困境,他會把對命運的依賴轉嫁於你,你一旦滿足不了他,他會恨你的。

畢竟,是你自己要負擔起救世主的角色,你給了別人的期望,然後又讓別人失望...有救急,對方才會記住你。而且救急是短時間的幫助,不是長時間的幫助。

俗語“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你救急,別人會感恩你,你救窮就是滋養對方的貪婪。你把人犯賤的一面培養起來了,他未來好了不會分你半分利益,也不會說你半分好話,只會覺得你不配。因為他覺得自己牛逼,不會想到當初別人幫過他。

其實黃二郎不期待別人感恩,但是如果是對方絲毫沒有那種感恩之心的話,也會讓他覺得有

些不開心的。

這樣的事情常常會發生,黃二郎選了一個求助者,那是一個年輕人,他覺得有些迷茫,這些年輕人不斷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如果不努力、不競爭就會落後、淘汰、出局……

但他們一直在同一個水平上,像一個陀螺被敲打,卻沒有突破。

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很累,覺得自己重復性的投入沒有形成突破,看不到意義。

黃二郎知道這都是因為內卷,其實,內卷和劇場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有人站起來了,大家為了更好的看演出,都爭先恐後的站起來,但看戲的效果卻與大家都坐下時並無區別,甚至更糟了。

也有的年輕人反而是太閒了,兩年多沒有工作了,都在玩,沒覺得哪裡不對,壓力主要來自身邊人互相對比後尋找的定位和長輩的傳統觀念……人大可不必如此,

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他最後總結道。

他的發言在網路上獲得大量轉發,作者也被獲封躺平學大師。只要我躺得夠快,資本就剝削不到我,社會險惡,先躺為敬,許多人紛紛這樣附和。

該現象也引起了社會對躺平學的爭論,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主流媒體對躺平學的嚴厲批判和反對,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就將躺平斥為可恥,鼓勵年輕人只有奮鬥的人生的幸福的。

其實黃二郎並不批判年輕人推崇躺平學,事實上,躺平並非哪一國特有的現象,而是世界各國都會面對的社會問題,很多時候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這些年輕人在基本物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動選擇避開了競爭,放棄了去追逐所謂成功的機會,願意去過一種低慾望的簡單生活。

所以說簡單粗暴的否定這種社會現象,顯然沒有什麼實質意義,我們要探究躺平學誕生的土壤,分析其形成背後的原因,只有剖析躺平學誕生的原因,去設身處地的思考青年群體的難處和困境,才能客觀全面看待躺平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