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真的,我師兄您也見過,他現在去了香江,繼承家裡的產業,現在可是億萬富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過兩年,咱們多攢點錢,拜託他幫忙,把四姐和四姐夫弄到香江去問題不大!”

“這能行?”

“怎麼不行?

咱們就是去住個一年半載的,等生完孩子,直接在那邊給孩子落上戶口,咱們這邊計生辦的人也沒辦法去香江查超生不是?”張俊平笑著給大娘畫餅。

至於成不成的,先畫張餅,讓大娘心裡舒服一點再說。

晚上,張俊平跟著大爺,大娘一塊住在東屋的炕上。

大娘他們住的是張俊平家的祖宅,一套典型的京式四合院。

這套四合院的產權並不全都是大爺家的。

正房,也就是北屋,南廂房也叫倒座房,都是大爺家的,東廂房是二大爺家的,西廂房是張俊平家的。

大爺家分的房子多一些,倒不是什麼不公,而是因為之前二大爺和他們家都不在家,所以分家只是一個形式,二大爺和他父親都沒掙。

按照二大爺的意思,整個四合院都給大爺,大爺不同意,最後才如此分配。

當然,最後不管如何分配,整個四合院也都是大爺一家住。

張英傑回來,也沒回老宅,而是住在大隊給的另外一套房子。

這套房子其實也是張家的祖產,只是後來被生產隊收了上去。

八零年張英傑回來,大隊又把這套房子騰出來,還給了張英傑,算是物歸原主。

重生回來也好幾天了,張俊平發現自從重生回來,原本輕微的失眠症狀不治而愈,睡在硬邦邦的炕上,每天晚上都睡的格外香甜。

雖然沒有了手機,電腦等娛樂工具,但是他的心格外寧靜,沒有絲毫的煩悶感。

躺在炕上,和大爺大娘說了一會話,張俊平很快就睡著了。

一覺到天亮,醒來在大爺家吃了早飯,才來到家具廠。

這個時候,父親早已經到了,正在車間裡給學徒講解榫卯結構的製作技巧。

不止學徒們在聽,那些已經出師的木匠也跟著一起聽。

這是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要進行的一次公開授課。

能學到多少,就全看個人了。

廠裡有製作好的榫卯結構模型,這些模型也都是對所有學徒公開的,有心的學徒,完全可以先自己摸索,然後再來聽製作技巧,掌握的自然就會紮實。

這和上學一樣,提前預習的學生,學習成績必然比那些不預習、不複習的學生成績好。

張俊平站在一旁,也認真聽著父親講解榫卯結構的應用和製作技巧。

魯班七十二榫卯,後世發展到一百多種榫卯,其實真正核心的榫卯只有三十三種。

其他的榫卯都是在這三十三種榫卯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榫卯結構製作並不複雜,關鍵還在於如何應用上,並不是說你會製作就等於會應用。

這就像練武一樣,不是說你學會了武術招式套路,就能成為武術高手。

只學練法不學打法,練一輩子也只能是花拳繡腿,成不了武術高手。

張俊平雖然來的晚,但是在場的所有人,對張英傑講解的榫卯結構製作應用技巧,領悟最多的還是張俊平。

畢竟他有著二十四種高階榫卯製作技巧,基礎比其他人高出不是一點半點。

講完一種榫卯結構的製作應用技巧,張英傑結束了一天的授課。

開始分派任務。

張俊峰和另外一名木匠董保國,帶著四名學徒負責製作敬老院的那批傢俱。

董樂泉、董樂永兩個人也帶著四名學徒負責製作分廠的門窗。

張俊平的另外一個本家張俊輝則帶著六名學徒負責開解枕木。

從安排活上可以看出來,不要說木匠,就是真正能夠獨立幹活的木工都沒幾個。

“你們新來的學徒,自己去找下腳料練手,不允許用別的工具,只允許用斧子,給我劈一根長十公分,五公分見方的長木方出來!

這是你們當學徒的第一課,熟悉自己的工具!”張俊平搶在父親前面,對那些剛進廠的學徒交代道。

按照張英傑的想法,是讓他們跟著其他班組去做一些粗話。

但是,張俊平不太贊同這種做法,雖然學徒幹一段時間的粗話,這是歷來的規矩,可是他沒時間去等。

只能打破行規,讓所有學徒直接進入學習模式。

“虎子廠長,我沒有斧子!”

“是啊!我們沒有斧子怎麼辦?”

一連好幾個人舉手喊道。

“沒有斧子的,回家自己想辦法!

想學手藝,連一套工具都沒有,怎麼學手藝?”張俊平冷著臉說道。

“廠裡不發嗎?”

“自古以來,木匠這個行當就沒有師傅給徒弟準備工具的!

當年我爸,為了學木匠,十幾歲,幫人家拉了好幾個月的地排車,才賺到錢,買了一把斧子!

你們想要學手藝,如果連一套工具的錢都不捨得花,那乾脆回家算了!”張俊平毫不客氣的懟了回去。

“虎子廠長,能先借別人的斧子用嗎?”

“木匠的斧子,大姑娘的腰,你覺得外人能隨便借?

當然,你們要是能借來,我沒有意見!”張俊平笑道。

“好了,有斧子的抓緊時間去幹活,沒斧子的,抓緊去借,或者回家去買斧子去!

我可告訴你們,熟練掌握各種木匠工具的使用,是你們當學徒的第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

什麼時候完成,什麼時候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下一階段是榫卯結構的製作!

只有完成這兩個階段的學習任務,你們才能真正成為木匠學徒!

說句比較實在的話,只有成為真正的木匠學徒,你們才有工資可拿!

不然,就只能在廠裡混一頓免費的午餐!”

張俊平說完,一群剛進廠的學徒一鬨而散,有工具的,趕緊去找下腳料,準備完成張俊平要求的長木方。

沒有工具的跑去借工具,或者回家想辦法去買工具。

“虎子,你這是不是有些太著急了?

不先讓他們幹一段時間粗話,磨磨性子?”等人都走了,張英傑才開口說道。

“爸,來不及了!

都是農村人,很多還都是退伍兵,你們原來那種磨性子的做法沒啥用!

還不如直接進入正題,讓他們早一天出師!

別管是去學木地板製作,還是學榫卯加工,學披麻掛灰,還是學刷大漆,熟練工具都是基本功!

等基本功學完,就可以直接讓他們去學單項技能了!”張俊平笑著解釋道。

張俊平心裡著急啊!

他自信,憑自己的本事,家具廠絕對不會缺少訂單,但是光有訂單不行,沒有合格木匠,一切都等於零。

所以,張俊平現在只能沉下心來,苦練內功,先帶出一批合格的木匠再說。

“也是,我有點經驗主義了!”張英傑沒有因為兒子打斷自己的話而生氣,聽了張俊平的解釋,笑著點點頭。

在過去,學手藝,先幹幾年粗活,笨活,美名其曰是磨礪性子。

其實更多就是為了讓徒弟多替自己幹幾年活。

學手藝的,又有幾個不是苦出身的孩子?又豈會害怕幹粗活笨活?

當然,也不能說師傅是在剝削徒弟,你學的是手藝,是吃飯的手藝,怎麼可能輕易傳授給你?

相聲都講究,三年學藝,兩年效力呢!

同樣是手藝,學木匠不收你學費,免費幹幾年活,也是應該的。

“爸,以後你每天早上教學之後,再多唸叨幾句安全上的事!

別一個個不在乎,手藝還沒學到手,先落個殘疾!

每天班前會上多叮囑幾句,哪怕囉嗦一點,也沒什麼!”張俊平又交代道。

“知道了,明天開始,我多說說安全的事!”張英傑很爽快的點頭答應下來。

又和父親說了一會話,張俊平才回到辦公室,開始畫效果圖。

昨天在縣城裡,也沒有來得及畫,今天趁大車還沒的這段時間畫出來。

有這四套傢俱,給工人練手,他也就可以放心出去採購裝修招待所,所需要的材料了。

張俊平都有些後悔,早知道不搞那麼複雜了,真是自己給自己出難題。

為了採購齊全所有材料,他差不多要跑半個中國。

大批量採購核桃木,除了去山西太原,就是去東北。

相比去東北,他更傾向於去太原那邊。

山西那邊,核桃木市場更加成熟一些,畢竟自古以來,晉作傢俱就是以核桃木為主要原料。

年前必須要把核桃木買回來,不然時間上有些來不及。

畢竟,原木採購回來,還要進行處理,要解成製作傢俱,木地板需要的板材,還要進行烘乾。

還要去鳳陽家具廠定製床墊,去廣州採購一些裝修需要的輔材。

這個時代,資訊不發達,交通也不便利,很多材料要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採購。

看上去時間還有半年,很寬裕,可是細細一算,就會發現時間非常緊張。

……

大車抵達家具廠,卸完枕木,張俊平正好畫完兩幅效果圖,時間上剛剛好。

張俊平和二表哥又跟著大車來到縣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