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幼年受了內傷,蘇子期的心臟肺腑便一直不太好,睡眠也一向很淺,經常會在半夜醒過來,再想入睡就要等好一會兒了,疲累睏乏來的皆沒有定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說顧少棠剛懂得說話吃飯,家裡人就明裡暗裡,潛移默化教她習武生存,那蘇子期能稍微記事的時候,苦藥湯子便少不得入口,針灸保養都是隔三差五的事。

憑著一身驚人的毅力,借世上難尋的天材地寶,精心用秘傳的方子養著,蘇公子苦苦熬到了今時的地位功績,他能修成今天這一身驚天武功,融會貫通百年真氣,一朝成就大宗師之境,絕不容易。

有時苦中作樂,放平了心態,倒也覺得日子過得挺不錯,除了這不爭氣的身子,他還缺什麼?眼看著什麼都有了,名聲功業,武功才學,乃至美人權勢,他一樣也不缺,等到未婚妻子進門,為自家生下嫡子,延續血脈。

蘇公子後繼有人,追隨的兄弟定下心來,此後他的意志也有人傳承。以後不要那麼拼命,慢慢養著,或許能延長些壽數,能活得久些,再多看看這江山如畫,享掙來的榮華富貴,免得落個不聲不響撒手人寰的境地。

拋下在意的人事,那是極痛苦的景況,他萬萬不想的。

可,終歸是少年之時意難平。

凡人此生不過一場大夢,誰也不知夢盡之時身在何方,魂歸冥府碧落黃泉也好,羽化登仙出入九霄也罷,如若夢中缺憾多多,到頭來總是愛念著前塵。

蘇子期自問不是那等看淡生死之人,但比起虛無縹緲的後世,他總是更想把握眼前的人,抓住自己的夢與願,做些更有意義的事。

只要不死就行,至於其他的,他沒有想那麼多,得到什麼,之後必然又會失去其他東西,難有兩全其美的道理,想多了,以後不過是空傷心而已。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矛盾的心態,才讓蘇子期始終不敢多想程靈素的心事,路上耽誤了許久,習慣性的判定她,猶疑不定,遲遲沒有說清楚。

今日頓悟一番,武功本是有所進益,蘇子期自覺身體舒坦了不少,還道來日未必不能活得長久。

誰想半夜又是一陣心悸,讓他驚醒過來,胸腔悶悶地痛,隱隱有些煩躁欲嘔,那顆心跳動如鼓,皮肉之下的血液奔流不息,凝聚如汞,旺盛如江海血龍在體內遊走,執行全身。

筋骨血肉,皮膜經脈,配合著體內的氣血流動,發起震動共鳴,催動體內的真氣。

蘇子期闔目打坐,牽動氣機,內至臟腑,外達肢節,週而復始,過不多時他周身霧氣氤氳,真氣凝化如液,緩緩呼出一口氣,腦海中好像還有悶悶的憊懶,但眼中已復一片清明。

他翻身下了床,略微整理一下鋪蓋衾被,只披上一件春衫,就走到內室東邊“半虛半實”的漏窗下,隔著窗欞,山另一邊的景色,似通還隔,若隱若現,晨夕目賞白玉蘭的圖案,氣韻驚豔,色調淡雅,素娥灑輝光,這高潔幽雅的花幾乎要活過來一樣。

這佈景深邃而優美,但蘇子期只是覺得今夜的光亮剛剛好而已。

他在窗下的小幾鋪了幾張澄心紙,拿自己最喜歡的端硯與藥墨磨了墨,執筆揮毫,信手寫了幾首詞,寫完又覺不好,揉碎扔進簍裡,復又寫了一首辛棄疾的《鷓鴣天》,還有他祖上鐵冠道人的《龍尾硯歌》

“千載後,百遍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黃琮白琥天不惜,顧恐貪夫死懷璧。”

罷了,又寫了一句李清照的小調,易安居士妙手天成,整首小調雖然名不經傳,但詞中一句“瑞腦煙殘,沈香火冷。”頗有意境,讀起來滿口生香,大可品賞玩索。

蘇子期習過顏柳唐楷,又練了楊凝式黃庭堅的技法,一手字很有幾分火候,他的外號“三絕飛神刃”,書法便是其中一絕,江湖中不見誰能比得過他,就算放在士林文海中也是少有人及。

他最愛寫的魏碑,自是筆法精妙,樸厚靈動,落在澄心紙上不失於板刻,練出自家風格以後,藏鋒更妙,筆圓韻勝,得了本朝寫意之道。

所謂:筆墨紙硯道書法,靜心定性萬事成。

心粗氣浮,百事無成。書雖小道,亦需靜定。

蘇公子自幼由名家教習,這書法本是為科舉所練,但相府人多事雜,未免紛擾煩亂,漸漸就只為靜心而寫,心不靜時凝神寫上一幅,便感覺好多了。

再後來到了俠客島上,入花間派的門牆,這些不練更是不成,他將本門武功研習盡了,力求透徹通明,又要養心練性,如此更是苦練不輟,從而又摸出些武功內修的門道。

公子用筆時緩時疾,一氣呵成,帶動真氣血脈,控制著節奏韻律,待他寫完這幾首詞,腦中為之一定,身子為之一清,心跳經脈都平緩下來,一切恢復成平時的樣子。

白天那一遭頓悟之後,蘇子期就感覺與天地溝通的更為緊密了,冥冥之中自有一種感覺伸展出去,讓他方圓百丈的環境都感知得清清楚楚,這並非是耳目的作用,真要說出是個什麼他也說不上來。

他適才凝神精心,一心書寫時,似乎能調動這股力量,作用上來,一下就舒服了許多,心神一清,莫非這就是神而明之境界的威能,只是自家還沒練到這個地步,才不能掌握?不過,這陣悸動似乎更加古怪,不似尋常的心悸,剛剛他只覺得一身血肉都好像被遠方的甚麼東西吸引了,簡直像著了魔一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