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界限的認知,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高階智慧,如自己和其他人或大獸或事物之間,都是互相存在的不同獨立個體,同時又存在著某種莫名的關係,卻又很難聯絡到一起...

恰如木三與靈猿之間的“兄弟情”,與龍淵劍初見時的感覺,都是這種莫名的聯絡在主導著,而金方同樣如此,他與雙股劍之間經過這樣一次深入的配合,互相瞭解過,已經建立起來彼此的信任。

所以眾人都不能理解金方不看最終結果的原因,難倒是不敢看,他們如是的猜測道,這讓金晨甚至有些自責。

可事實當然不是這樣,這種自信可能別人暫時無法理解,待到金方回到隊伍中,眾人一擁而上,爭先恐後的觀察雙股劍,才發現它竟也是毫髮無傷,果然都是神兵利器,不分勝負,厲害至極!

靈猿滿足,金晨得志,金方也中意,這樣的結果木三更愜心,至於其他的木御軍則是一絲嫉妒,羨慕加上滿懷的期望,這就是剛成立不久的木御軍所初建起的傳統,一種良性的競爭,人人都有成為焦點的機會,也人人都想擁有這個機會,在這裡,只要你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這樣的部隊氛圍如同瘟疫一般,迅速的傳播到新加入的木御軍每一個人,使其繼續壯大,無休無止。

天色漸晚,忙碌又充實的一天即將過去,斜陽餘暉,至金頂峰散發出的柔和道道灑落,將整個山坳沐浴在片壯麗的金光之中,風乍起,合當奮意人生!

木御軍林間緩緩而行,時而遮掩,時而顯露,隊伍興奮感還未散去,熱切的討論著,而木三卻未參與其中,他走在隊伍的後方,比任何人考慮的都要多,下一步該準備部隊的駐所問題了,隨著木御軍成為正式的戰場主力,還分散於部落中多有不便,所以這也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與裝備一樣,馬虎不得。

翌日清晨,天剛矇矇亮,木三一身短褐裝扮,揹負龍淵劍,與頭帶蓑帽的靈猿一起穿梭於晨露霧起的山林間,不時有夜出歸巢或是早起覓食的小獸被驚動,有的遠遠駐足觀望,有的驚慌逃竄,或許是他倆的到來,逐漸打破了這原本平靜的一切,而山林繼續著它亙古不變的日月交替。

來此地那麼久,木三還從未登頂至金鼎峰,今日趁此機會,他就是要上去看看,也為全面瞭解這裡的地形,登高望遠,俯瞰大地,才能選擇出最佳的部隊駐地,而且猶記得幾日之前,他隱隱看到前頂的移動光圈,當時他就非常好奇,今日趁此機會,可以好好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

山路難行,特別是對於以山勢陡峭著稱的金鼎峰來說,更是沒有通路,但這點還難不住木三和靈猿,因為他不再是那個第一次上山時毫無經驗的小郎了,身手也高出了許多倍不止,這得多虧山上與師生活的那一年,比這更難攀巖

的絕壁他都經歷過,與靈猿一樣,高飛高走,樹上的藤蔓能支撐的住靈猿加上黑蛇雙月戟的重量,那經住木三完全沒有問題。

人猿一前一後的盪漾在密佈的林木藤蔓中,一路行去,遇到略顯空曠的地帶,木三也可以像靈猿一樣,利用彈射力至另一棵樹上,當然他的彈跳能力天生要比靈猿差上許多,但他更善於利用身體靈活的招式,比如人在空中的腳踩梯縱,就是一招靈猿永遠學不會飛躍身法,而這些也並不是花裡胡哨中看不中用的招式,木三實踐出的結論,使得在與人對戰過程中,同樣也會發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於那些實在夠不到的距離,特別是靈猿都只能剛剛達到的地方,木三便只能藉助龍淵劍,利用其劍長和鋒刃的特點,可以輕鬆的刺入木身,穩穩的在這些達不到的距離中建立一條雙手可以夠到的通道,所以整個路程,看似兇險,實則木三又樂在其中,既發揮出了自己的潛力,又鍛鍊了最近一直沒有好好練習過的身法,使得自己的身手變得越來越靈活,畢竟這樣的機會不多,極致之中找到完美,以後上的戰場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你追我趕的相互比試,最終還是靈猿更厲害一些,畢竟它可是天生的叢林之主,這種天然的優勢很難彌補,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人猿前行了這麼久,體力方面都有了些不少的損耗,後方的地形將更加複雜,為了全力的應付,他們暫時停了下來,人猿相互背靠坐在一顆大樹的枝杈上,至此從上山為止,他們一直高來高去,還從未踏足過地面。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本來最少需要半日才能走到的路程,短短的一會功夫便已走完,木三雖然大汗淋漓,卻連呼痛快,靈猿也附和著他一起長嘯不斷。

歇息片刻,他們終於下的樹來,因為前方再不可像剛才那樣的方式前進了,基本上這裡就是登頂最難的地方,差不多直上直下的巨石連成一整片山體,刀削一樣的光滑平整,上面只有偶爾的幾棵瘦小的獨木立於縫隙之中,倔強的生長。

看它們的樣子,木三實在不敢抱希望,它們可以成為上山的著力點,事實也確實如此,這種夾縫中生存的小樹,大都根莖太淺,可能只需輕輕一拉就會被連根拔起,更別說支撐一個人的重量和靈猿龐大的體型,所以指望它們根本不可能。

這就是金鼎峰比較突出的特點,也是與泰雲山脈其他地方最大的區別,山腳至山中地帶樹木繁茂,山勢平緩,攀爬容易,而到了山中至山頂這一段,地形卻突變,猶如一整塊巨大的山石立於其上,更可怕的是,山體猶如光滑的鏡子一般,若不是長久的歲月侵襲,可能連裂縫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地方,上山怎麼會有路?可能自古以來能登上去的也寥寥無幾,所以木三問遷移到此地許久的金氏部落族人山頂的情形,他們才會一無所知,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上

去過。

這種平整直立的山體該怎麼上去,木三一時犯了難,他的手上又沒有吸盤,可以吸附著爬上去,而靈猿也嘗試了一下,發現根本沒有手抓的地方,難道要就此放棄嗎?好不容易走到這裡,最後的這點路,不上去實在是不甘心啊!

四下找去,山形基本沒有太大的差別,這種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真的讓人倍感無力征服,木三仰望高聳入雲的穹頂,霧氣昭昭,看不真切,但冥冥中似有指引一般,他下定決心要前去一窺究竟。

現在看來,只有藉助鋒利的龍淵劍,來在堅硬山石上生開闢一處通道,哪怕只要有個落腳處或者下手的地方就可以,只是這樣下來最耗費時力,危險性也比較大,但木三既然已經決定,那他便不會放棄,試過才知道行不行,這已不僅僅是穹頂吸引力的問題了,更加上了一種勇攀高峰,不屈不撓的精神。

這裡也沒什麼要準備的,說幹就幹,木三瞅準頭頂上方的一處裂縫,遠遠看去,像是可以伸進去手掌,做為第二步向上的使力點。

他大體估算了一下距離,身形下蹲蓄力,猛的斜上躥起,眨眼就升空了一丈多高,同時雙腳連蹬石壁,身體再次向上,直到力竭即將下落之際,才將龍淵劍單手直刺入山體中。

而龍淵劍這等神兵自不會讓他失望,饒是山石堅硬無比,也阻止不了被它的輕易刺入前半段,木三就這樣單手握住劍柄,吊掛在半空,離地足有三四丈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即木三單臂蕩起,一把抓住了估算中的那道山體裂縫,同時身體貼近,穩穩的固定住身子,同時雙腳夾住劍柄,慢慢的將龍淵劍抽了出來,整個過程非常吃力,但他只能想到這個最笨的辦法,直到龍淵劍再次回到手中,總算是成功了一小步,再想向上就只能一點點的挪動了。

由於山石被龍淵劍硬力貫入形成的破壞,所以木三抽出之時,石壁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深洞,洞口處裂口極大,完全可以讓木三做為腳力的支撐點,這讓他向上攀爬的時候能節省不少的體力,而且靈猿也可以藉此輕鬆的透過,只是苦了木三這個開路者。

隨著山頂的距離不斷被拉進,離地面的高度也在不斷的升高,所以木三每向上一步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抓牢踩實才敢用力,在這樣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他可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而靈猿也在他腳下不遠的一處地方,單臂抓住石壁裂縫,略帶輕鬆的仰頭張望。

這就是自身體質的差距,相比於靈猿的輕鬆,木三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手臂有些酸脹,身體上的氣力在消失,握緊的手掌都有些鬆動的痕跡,這樣明顯失力的情況他唯有咬牙堅持,不敢鬆懈,強提精氣,以致身體裡的氣力更加快的流失,終於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後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