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協作的群體,單打獨鬥的力量是有限的,遇到危機很難逃脫,但當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辦法便會被想到,畢竟方法總比困難多,人聚則力聚...

木御軍的出現著實讓眾人感到了絕望,畢竟彼此之間曾經有過最直接的交戰,聯盟軍對他們的實力可是記憶猶新,沒有他們,自己怎麼可能被俘虜在此地,想要最直觀的再次交手,他們其中很多人已經鼓不起勇氣,但這恰恰是木三想要的,突破內心的恐懼,方能破而後立。

此時的聯盟軍七八百人可能無一人有信心可以成功突破,但總有人敢於嘗試,直面恐懼,本沙部的本傑,本科兄弟二人便是第一個不甘認命的人,但僅憑他兄弟二人,哪怕武力再高,也與送死無異,而且第一個動手肯定會成為木御軍重點照顧的物件,所以不能盲目,否則很難成事。

二人首先想到了自家的兄弟,跟隨自己出來,也要將他們帶出去,唯有用團隊合作的方法,集合眾人之力,才能有一線生機,二人說幹就幹,將部落所有人拉在一起,一聲的討論起來,此時他們要說服所有人,包括其中幾名害怕反對的和擔心猶豫的。

對即將失去自由的可怕猜想,總算是說服了幾人,本沙部初步達成了統一合作的意向,具體效果怎麼樣就看臨場的發揮,和大家的求生欲到底有多大了,不過畢竟大家以前就在一起戰鬥過,默契方面還是有的,配合起來不算太麻煩。

本傑兄弟二人鶴立雞群的做法,總會被一些同樣不甘此命的人看在眼裡,他們並不急於效仿,先靜觀其變,看看效果再說。

本傑兄弟二人平時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裡,重情重義,勇猛有智,他們眾望所歸的成為了這支三四十人小隊的指揮者,此刻壓在他倆身上的擔子陡然重了起來,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便是怎麼突破深坑的高度,這點都解決不了,何談直面木御軍?

現在他們手裡並沒有合適的工具,不過這也難不住他們,搭人梯便是一個最簡單實用的方法,不過搭人梯也有不一樣的方法,是一個搭一個的方式,還是一群搭一個的方式,兩者都有利有弊,一個搭一個的話,每名做為突擊手的士兵身下必須配備一名人梯,好處是靈活性比較強;一群人搭成一架人梯的話,雖不利於閃避,但可用的突擊手肯定可以更多,現在到底該怎麼選擇,他倆一時也沒了主意,只能大家民主決定。

最終大家還是選擇搭成一架大的人梯,底下十幾人完全可以承載二三十人,畢竟這樣梯上的人員多了,安全感大大增加,而且深坑邊緣看似有變不多百人的木御軍,但他們要分守各處,所以一次面對的木御軍不會太多,人多更利於突破。

只是苦了做為人梯的十幾人,其中本科自告奮勇的留下當人梯,來指揮整架梯子

,他的這一決定令人感動,本來他完全不用如此,憑藉他的身手,做為突擊手也無人會說什麼,但他偏偏選擇留下來,心甘情願的做人梯,這種以身作則的行為,為大家求得希望,其他人焉有不拼命之理,隨著他的帶動,十幾人的梯臺很快便選擇了出來,各個都是力大雄猛的青壯。

本傑一言不發,用力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隨即他便下令,開始搭建人梯,只是計劃已經有了,怎麼王搭建的梯臺最穩固,能最大限度的裝人,又讓他犯了難,畢竟以前誰也沒有經歷過,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嘗試了好幾種方案,結果總是不盡人意,不是不夠堅固,就是站上的人比較少,不能對木御軍形成威脅,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深坑之上的木御軍和周圍的聯盟軍都在好奇的看著自己,本傑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不管是為了給自己部落證明,還是透過自己嘗試的帶動,他必須要給聯盟軍提供一個可能,算是對族長本沙的行為做出一個彌補,也算對得起本沙族長的栽培之恩了。

十幾人的梯臺很快搭建完畢,用最基本的雙層站位,第一排與第二排背對背靠立,所有人挽起胳膊,防止隊形不穩,肩膀便成了站立的支點,但肩膀畢竟是有限的,人又不能單腿站立,一人站在一個肩膀上,特別是身處高點,很容易被木御軍輕易地擊潰,如果要求穩,梯臺上肯定站不開那麼多人。

這一點並未難倒本傑,他之所以選擇分為前後梯臺,就是為了能起到前後幫扶的作用,每個站在梯臺上的人是佔用一個肩膀沒錯,但別忘了梯臺上還有挽在一起的手掌提供支撐,而且等待梯臺移動至深坑邊緣,第一排的士兵完全可以一腳蹬牆,釋放足夠的空間,身手好的還可以趁機飛撲上去,這樣戰鬥的場地就會變成平地,勝率大增。

這些都是他真正實施以後才想到的,自己剛才已經陷入了一個誤區,一直認為梯臺是做為戰鬥平臺搭建的,哪知並不需要如此,因為只需要將梯臺當成一個戰鬥開始前的輸送,將突擊隊送上深坑的支點,這樣可以完全的解決梯臺不穩的情況,放下了心頭這一最擔心的點,果然一切變得簡單了許多,有時候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看似不可能完成,實際操作起來可能會簡單許多。

不過這樣,梯臺在戰鬥開始也不能解散,因為還有被打落的突擊隊,只要戰士還能戰鬥,他們必須堅守此地,將所有可戰之士都送上去為止,最後他們自己可能會再也沒有力氣,重新搭建梯臺再上去,只能被永久的留在此地。

有人期待,有人好奇,戰鬥就這樣在萬眾矚目之下打響,全場的焦點連木三都忍不住抬眼望去,這麼快能組織起人手,想到策略的隊伍值得他關注,他反而希望木御軍的將士不要太狠。

顯然他希望的情況不會出現,木

御軍各個鉚足了勁想要再給這群手下敗兵一點顏色瞧瞧,拒絕防水,要想成為自己的隊友,得拿出點真實的本領才行。

戰爭的結果向著本傑預料的方向發展,不斷的有突擊隊飛撲上深坑,與木御軍貼身肉搏,但效果並不明顯,不斷地有人被打落深坑,因為他們赤手空拳,對方可是裝備齊整,雖然都是木質武器,打在身上也是非常疼的,而且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骨架都能摔散了,就是這樣不公平的對決中,突擊隊視死如歸的衝擊,終於得到了一絲機會,讓敵人後退半步的機會。

本傑此時一直未動,他站在梯臺上,掃視整個戰場可能出現的突破口,看著一名木御軍被擊退半步,他知道機會終於來了,手勢一指,所有的突擊隊全向著那個方向衝擊,有的已經完全放棄防禦,死命的向前衝,終於將那名木御軍撞倒在地,一名突擊隊員成功的跨出包圍圈,可惜只向前邁出了半步,便被隨後趕來的木御軍一把抓住,扔了回去,其他人想要趁此漏洞再出,已經是不可能了,其他各面趕來的木御軍已經將此破綻完全的封堵上,再無一絲機會。

隨著站在深坑之上的突擊隊被全部趕下,這一輪的突擊戰便以失敗而告終,本傑暗覺可惜,就差一點就能成功,不過總算看見了希望,證明這個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本沙部以身試法,也打動了在場的其他聯盟軍,特別是一些有組織能力的紛紛將各自部落的隊員集合在一起,有模學樣的照著他們的戰術準備開始突擊,其他的一些散人也三五合在一起,暫時合作,只是他們的突擊力就要差上許多,畢竟這是需要建立在有犧牲的基礎上,很少有人願意心甘情願的做為梯臺,只做成人之美的事。

所以,現場突擊的主力都是有組織的團隊協作,散人臨時的組合想要突破出去,無異於痴人說夢,這也印證了最初聯盟軍所擔心的那樣,但沒辦法,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這就像一個死結,永遠無法開啟。

再看本沙部第一輪突擊耗費了極大的體力,很多隊員都帶傷,但他們確實距離希望最近的一方,所以每個人都好像感覺不到累,士氣高昂,最重要的是現在才是最好的時機,聯盟軍四處突擊,讓他們這邊的防守壓力也減輕了許多,肯定不需要面對像剛才那麼多的木御軍,所有人略做休整,準備新一輪的突擊。

他們的行為,遠處的木三一直看在眼裡,他有點真的喜歡了這支隊伍,跟木御軍很像,特別是指揮官,有點本事,不過他也想試試這名指揮官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隨即叫來一旁的金晨,耳語幾句,金晨聽的眼前一亮,領命而去,他早就技癢難耐,對這群他本就看不上眼的雜牌軍,他可是從不會留手的,剛才差點被突破,他就很不滿意,現在終於有機會奉命打架,怎能不讓他興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