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於各方勢力之中,看似多有益處,實則其中暗藏了許多危機,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這樣滿目看來處處都有好處的情況,更要小心謹慎,不可盲目自大。

首先得搞清楚自己的位置,位置很重要,這是一個勢力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自我認知能力,誰都不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在各方勢力中表現的太自大,那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被當成一個野心家,從而得罪所有的勢力,而且還會落得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下場,結果可想而知。

同樣,又不能表現得太過於軟弱,該爭取的一定要爭取,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個度的問題,把握起來很難,畢竟是與三國打交道,如同在夾縫中生存一般,哪個也不好得罪,此時的金俊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夾在中間的感覺很難受,雖然現在看來金氏部落是一個香餑餑,但這都是有各自的政治目的,而並非是因為真想與金氏部落結盟,說到底,金氏部落現在沒有資格談條件,這一切都彷彿是恩賜,而且它還不敢說什麼。

金俊也不是沒想過只答應一個的條件,他心裡更傾向於九黎部落,畢竟自己就是生活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只要得到九黎部落的支援,其他二國離得太遠,肯定管不上,就算是有一定的扶持,力度也不會太大,肯定比不上九黎部落,按照利益的劃分來說,必定是九黎部落是最好的選擇,但仔細想來,現在既然三國都這麼大力度的支援自己,沒必要非得三選一,或許是貪心,也或許不想得罪於人,總之他現在也拿不準主意,想想總有些不甘心,這個時候他非常希望木三能趕回來,幫助他一起商量對策,至於族中得其他人,還是算了吧,不說能力,就是信任也根本沒有。

現在看來,木三短時間是不太可能趕回來,著三國的使者又不能放任不理,時間迫在眉睫,已經沒有時間再繼續考慮下去了,必須得抓緊時間吾三國的使者交流一下了,既然決定分開會面,那沒誰先誰後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這也可以看出他內心的傾向,所以九黎部落的黎文便成了與金氏部落會面的第一人。

沒有三國坐在一起,統一會面,這一點三國的使者都有些出乎意料,按理說金氏部落現在是每個國家都想拉攏的物件,有驕傲的資本,應該完全可以趁機要挾,提高籌碼,雖然這樣效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最起碼於利益上還是很有幫助的,可以最大化的獲取自身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族長金俊並不是一個短視之人,不會只被眼前的小利益而動心,難怪於金氏部落可以這麼快速的崛起,果然是有兩下子,看明白了這點,對金俊的看法也高了一層,心裡有些蠢蠢欲動的挑戰欲。

其實,他們也還是有些感謝金俊的做法的,別看三國剛結束在戰場上的你死我活,現在還是死對頭

,但那是戰場,是屬於將士的地方,而不是屬於他們文人的地方,但文人雖然比不上戰場上的殘酷,但之間的交鋒同樣非常慘烈,所以現在正好有這麼一個交鋒的機會,而同場競技看似很熱血,但現在這個時期,難免相互之間會非常尷尬,情況會非常不好。

哪怕做為東域主人的九黎部落也不好處理,現在整個東域甚至中原都傳開了二國的使者到來,如果他們在來之前,沒有人知曉的情況下,九黎部落可以暗中派人將他們擊殺,但現在不行了,這樣做無異於授人以柄,表現出自己身為主人的小氣,在這個名聲為重的時代裡,這樣的做法無異於自掘墳墓,這點黎文是非常清楚的,這也是他感覺沒有十足的把握的地方,現在以勢壓人根本就是不可取的,一向以睿智著稱的黎文也不屑於用這樣下三濫的招式,文人之間更講究光明正大。

同樣,其他二國的使者也同樣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才在隱秘到達金氏部落的第一時間,馬上將自己出使的資訊散了出去,這樣以來,既保證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能讓整個談判變得儘可能的公平,當然若是九黎部落不講道義,非得以勢壓人,其實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現在來看,九黎部落並沒有如此,一向名聲不好的它們也開始注重自己的聲譽,這對談判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放到整個國家來說,這樣的改變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改變之下的九黎部落,會越來越可怕。

這就是文人之間考慮問題的方式,永遠不會只看中眼中,舉一反三,可能要看清以後得很多步,才能提前想到該怎麼應對,現在九黎部落的改變,他們沒辦法阻止,只能從自身找原因,既然人家學習了自己的優點,那麼同樣要學會他的優點,九黎部落的優點是什麼呢,那就是軍事力量強大,現在其他二國也開始重點培養自己的軍事人才,這點儲備上,相信用不了多久,實力就會追上九黎部落,畢竟他們是有強大的底蘊。

當然,這些問題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成型,暫時也不用太過於擔心,眼前的事情才是迫在眉睫的,必須要想法解決的,金氏部落雖然實力不強,但它是一顆棋子,用好了還會成為一顆釘子,一把利劍,現在既然九黎部落已經反應了過來,看來最初制定的對金氏部落的方式需要有所改變了,明目張膽的不行,那就只能背地裡搗亂,由明轉暗,一樣可以達到擾亂東域的目的,只是該用什麼樣的代價才能讓金氏部落答應呢?

不再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兩國的使者也能更靜下心來冷靜的思考問題,這樣以來,不僅不用擔心有人會害自己,就是九黎部落也得親自派人保護自己這些人的安全,直到平安的離開東域,萬一出點什麼事,蚩尤苦心經營的聲望就會一落千丈,甚至比以前還要糟糕,

現在可以靜下心來考慮該用什麼樣的代價打動金俊。

現在看來,一切金俊的態度決定了一切,三國使者都在翹首以盼,看他會先跟誰會面,這不僅是先後的問題,而是最重要的態度問題,看似一切好像沒什麼大的實際作用,但卻是非常重要的,金俊也明白這一點,他心裡更傾向於九黎部落,但要說完全傾向九黎部落,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沒有辦法,冷靜的思考下來,他忽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說先會見誰就是一定傾向於誰呢,這一切並非那麼絕對的,文人可能會自動往深了想,而換做另一心機沒有那麼多的人,可能就不會那麼想。

反過來說,也就是三國使者,都是要見的,也都是要分先後的,先見誰,後見誰,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在文人心目中可不是這麼想的,順序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一來,先去見,對方一定會認為心裡是更偏向自己的,這樣三國交鋒隱秘就會佔據一個先機,但當事人是怎麼想的,就不好說了,就像金俊先去見黎文,那他就一定是希望與九黎部落合作嗎?答案也並非那麼肯定的,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

金俊能想明白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他並非一個深謀遠慮得文人,不會向他們那樣凡事都喜歡多一層考慮,可能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時間久了,成了一個習慣,凡事都喜歡往這個習慣上找答案,自己可能就會挖個坑將自己埋進去,現在不就是這樣嗎,金俊就是用用他們這樣自己瞎想的習慣,來讓他們自己猜測金俊的意圖,所以三國使者的首輪交鋒中,他們都是輸者,勝利者卻是金氏部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有了決定,金俊第一個來到了便是九黎部落使者的住所,可以看出黎文見到金俊第一個到來,心裡很是高興,同時又多了一些早該如此的表情,一切果然沒出他的預料,這樣以來,對金氏部落的態度也緩和了許多,甚至可以直接得到來自九黎部落的各方面支援,要將金氏部落打造成一個泰雲山脈最強大的部落聯盟,地位甚至要超過泰雲聯盟,可以說這是九黎部落最大限度的扶持,再加上黎文心情大好,口頭沒有那麼緊,力度比來時蚩尤給的要更大一些,畢竟當時蚩尤是想扶持金氏部落,但也不會超過泰雲聯盟。

而一旁的金俊面對這一切卻笑而不語,既不答應,也不反對,說實話,他很動心,但冷靜下來細想,這些口頭上的約定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無非就是一個承諾,就是你可以崛起,崛起的程度達到泰雲聯盟那樣就可以了,這過程九黎部落不過問,至於能不能達到,那就看你自己了。

這是什麼條件,不說別的,就是泰雲聯盟會眼睜睜的看著,雖然泰雲聯盟可能打不過自己,但老牌勢力東域十三盟會讓一個新勢力來攪局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