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都是以利益為主,什麼兄弟情義,什麼同盟感情通通都是無用的,也就是赤裸裸的利用關係,大家都心知肚明,你利用別人的同時,別人何嘗不是在利用你?

“宣使者覲見!”

公孫軒轅一聲威嚴的命令,報信的侍衛不敢怠慢,趕忙下去宣使者,場中的骨幹重臣也都立馬調整好了狀態,將威嚴的朝堂氛圍調整到最佳的狀態,不管自己人私下裡怎麼爭論,在外人面前還要有所收斂,保持大國風範,畢竟雙方現在這樣的關係,還想著付出那麼多,實際上得不到的利益,最起碼在名義上要保持一定的統治力。

“參加公孫族長!”

時間不久,一名姜氏部落的青壯在侍衛的帶領下走進議事大廳,人未站定,恭敬的拜見聲先傳了出來,將姿態放在了最低,這讓有熊部落的眾人非常滿意,你姜氏部落若不是得我相助,早就家破人亡了,就應該這樣,要知道現在他們從心底上是有些瞧不起姜氏部落的,祖宗留下的基業都守不住,不配成為與他們平起平坐的存在,如果氣焰還囂張,那麼真該滅亡,幸好還算有自知之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國與國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統治隸屬關係,每個國家都是獨立存在的,現在大陸上能稱得上國家的也僅有三個,一個是有熊部落,一個是姜氏部落,還有一個就是蚩尤部落,但整個大陸並不全在三國的統治之下,南有南蠻,北有北狄,就是荒涼的西部,也大大小小的分佈了許多部落,他們都統稱為西羌,所以整個看來,整個大陸還是一片混亂的局面,並不能形成各方面的統一,文化差異,民俗習慣等等,雖邊境之處多有一些矛盾摩擦,但都未形成大規模的戰爭。

可以說,東夷這一點是走在了最前方,甚至比中原還要更快速一些,他們首先完成了統一,中原現在還是二分天下呢,至於一片混亂的其他區域,更要落後許多,最起碼接下來的許多年都不會成為中原的威脅,所以也都沒太過放在心上,首先解決東域的問題,畢竟東域雖然比不上中原繁華,土地肥沃,但好歹也處在大河的下游地區,位置也並不算差,現在的統治者又有雄心壯志,所以他才是最大的威脅。

饒是現在中原和東域在國家的統治之下,但要說全面的統治,還是做不到的,轄內還是有許多的部落都不在勢力範圍之內,要麼就是山高皇帝遠,要麼就是不值得關注的地方,總之,要算起來,統治的全部也就三分之一左右,特別是東域,地形的原因,很多地方並不可能大規模的出兵作戰,長此以往,也就不了了之,所以才會有蚩尤西征,金氏部落趁機崛起,並迅速的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援,快速的壯大起來。

從這也可以看出來,姜氏部落的使者將自己的姿態放到多麼的低,差點就以臣下之禮求見了,要知道,這個人的身份不低,他可是族長神農的親弟弟,在族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能派他前來,足以表現出姜氏部落的誠意,對他的身份,公孫軒轅是再清楚不過了,畢竟以前也是打過交道的,所以心中非常的滿意,想要談一些苛刻的條件,心中也不禁放鬆了一些,這就是姜氏部落的目的。

對他們來說,現在要面子什麼的根本沒什麼用,還不如來點實在的呢,其他的一切都是空的,當實力增強了,面子裡子全都有了,不用自己去爭取,以前自己不就是光要面子,差點滅國嘛,今天他親自做為使者前來求見,就是帶著族長的任務來的,話說他也不是一個只靠關係的人,若沒有真才實學,神農根本不會派他前來,要知道現在整個部落上下一心,前所未有的團結,以前的那些面子工程通通都已經放下,只靠關係上位的人早都被清理乾淨了。

而他今日前來,目的只有兩個,第一個是試探有熊部落的態度,第二個就是挑動有熊部落和九黎部落的戰爭,先說第一個,其實很簡單,就是玩試探有熊部落有沒有扶持的自己的意思,還是想趁機滅亡自己,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有熊部落肯定是要扶持自己的,其國內大部分王公貴族可能有亡姜氏部落的心,但公孫軒轅並不是一個短視之人,肯定不會做出這麼沒有遠見的事情,相比於現在滅亡姜氏部落,他們直接面對九黎部落,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扶持姜氏部落共同對抗九黎部落便是最好的選擇,現在就要看扶持的力度到底有多大,他需要瞭解公孫軒轅的底線,所以這個時候姿態放低一點,爭取更大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又不會損失什麼,無非是尊嚴的問題,忍辱負重,方能成就大業。

現在他們就有很好的籌碼,相信對於九黎部落撤退留下的原本屬於姜氏部落的地盤,有熊部落肯定是非常有興趣,但既然是仁義治天下,肯定不會明目張膽的侵佔,輿論的壓力肯定會讓公孫軒轅放棄,這一點神農早就想到了,不過對於自己以前的地盤,他並不想收回來,相比於現在的有熊部落贈與的地盤,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經過一年多的經營,神農肯定是不會放棄的,如果自己收回原有的地盤,那現在的留沒有理由佔據不放,自己這麼長時間的苦心經營也就全都泡湯了,所以他絕對不會放棄的。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換過來,這樣有熊部落可以放心的佔領,他們的實力完全可以重新發展起來,而且地盤更大,誘惑力十足,有熊部落眾人肯定捨不得,這個提議絕對是雙方都受益的,哪怕公孫軒轅有所顧慮,也經不住屬下的勸說,畢竟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得勢力範圍更大,這樣以來,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當九黎部落再

次進攻中原的時候,姜氏部落將不再成為首要的進攻目標,有了自己原有的地盤做為緩衝,自己承受的損失還會更好一些,這就是發展契機,當然不派出有熊部落有能人看透姜氏部落的心思,但無所謂,有遠見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注重利益的,這樣赤裸裸的誘惑加上陽謀,他不相信有人能破。

事實果然不出所料,有熊部落的眾人聽到使者的意見,被陳境好不容易壓制的野心又增長了起來,這下沒話可說了吧,人家姜氏部落主動放棄自己的地盤,說的好聽,就是為了報答有熊部落的相助之情,這點雖然值得懷疑,但其中別的心思他們可不怕,無非就是沒有能力再次經營起來,可他們不怕,就算是一片廢墟又如何,他們有能力,而且這麼大一片的地盤,意味著每個人的實力都會大大增強,誰不想?而且當初贈予姜氏部落現在的地盤,它們可都是有所付出的,不收回來,肯定是非常不甘心的。

所以這個念頭再也壓制不住,而公孫軒轅身邊的第一謀士陳境也知道姜氏部落的心思,但他更知道有熊部落的心思,包括君主公孫軒轅也有差不多的心思,因為只要接收了姜氏部落的地盤,有熊部落的實力範圍將更加擴大,甚至不比東域的九黎部落差,以前是礙於輿論,現在對方主動的換送,以少換多,他也經不起這個誘惑。

對於一個君主來說,利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什麼財富美女更是上不得檯面,唯一經不住的只有權利,只有名聲,現在這樣一個最好的機會,公孫軒轅不會放過的,深知君上意思的陳境這個時候也無法跳出來反對,他只能通盤考慮了好大一會,也沒有發現對方有什麼陰謀,神農這招太高明了,無非就是以後要首先抵擋九黎部落的進攻,但這點有熊部落不怕,雙方實力差不多,而且還有盟友,姜氏部落也可以趁機發展起來,這不正是自己最初想要扶持的意義嗎?

這就是陽謀,明目張膽的擺在眼前,任何人也說不出什麼,甚至沒有任何的私心,而且還有重要的一點,讓有熊部落覺得佔了大便宜,有些於心不忍,那麼接下來的一些扶持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會更大,畢竟人家姜氏部落可是付出了大片的土地,看樣子更甘心成為有熊部落的附屬國,雖然沒有名義上的承認,但這就足夠了,有熊部落怎麼可能不大方點?

就是剛才一直想要趁機找姜氏部落的茬,或者羞辱一番的在場的有熊部落高層,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姜氏部落這麼大方,他們也沒理由比對方差,所以一些本來不準備幫助的東西也都毫不吝嗇的送了出去,甚至包括一些軍備武器,糧草,總之比神農最初的設想要多的多,這點有些超乎預料,不過這樣更好,他還要繼續第二條的計策,那就是挑動雙方的事端,給自己爭取時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