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墨書店”二樓面積比夏曉數想象的要大一些,估計有60多平米,桌椅板凳、門窗、地板……全是木質結構,窗臺、四個牆角、茶几之上擺放著許多司空見慣的花卉,看得出來,古老闆應該是個喜好種花弄草的人風雅之人。

“怎麼樣?看得上嗎?”古老闆笑容可掬地問道。

“不錯,不錯!不過……您這兒看著面積還挺大的,作為一個房間使用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我們若是在裡面打幾個隔斷,您能接受嗎?”夏曉數客氣地詢問道

“這……那得看夏先生具體如何施工了。”看臉上的神情,古老闆似乎更願意維持現狀。

“這您放心,絕對不會改變您這兒的建築基礎的,為了維持您這樓上樓下的整體建築風貌,我們所用建材全都選那木質的,而且,我和我朋友們會將隔斷設施設計成那種易拆卸型的組合套件,將來退租的時候,直接拆除打包裝箱就走人了,您這兒分分鐘就恢復原貌了。”夏曉數笑著解釋了幾句。

“那就沒問題了,請問,您打算租房做何用途呢?”

“就是幫樓下我那位朋友組建一臨時辦公室,我們會在您這兒添置幾臺電腦,安裝寬頻,擺放幾個沙發,一兩個文件櫃什麼的,至於要不要設定一個休息室,那就看您介意不介意了。”夏曉數話說得非常客氣。

“怎麼會呢!樓下那位朋友晚上要住在這裡嗎?從這兒出去右轉,角上倒是有個衛生間,只是小了點,還不能洗浴,會不會不大方便啊?”古老闆隨口客氣道。

“是嗎?條件已經很好了,除非遇到特殊情況,他晚上是不會在這兒休息的,我的意思是遇上刮風下雨的,或者太困了,好歹給他弄張床迷瞪一會兒。”

“原來是這樣啊,那還挺理想的,不瞞你說,來這兒打聽租房的人還不少呢,我這兒雖說設施簡陋,畢竟地處鬧市區嘛!那……二位打算租多久啊?”古老闆隨口問道。

“先租一年吧,可以嗎?”夏曉數笑著回應道。

“好的,好的!那……什麼時候籤租約?”

“如果方便的話,現在就可以籤。”

“好的,樓下請!”

二人下得樓來,店裡這會兒來了幾個中學生,正圍攏在一起挑選玩具呢,夏曉數掃看了幾眼,發現孩子們準備購買的全是與《地鐵奇旅》相關的玩具,看來,《地鐵奇旅》還真是火了!

商憶喜是職業生意人,招呼幾個顧客自然不在話下了。

合同文本是古先生事先準備好的,夏曉數坐在收銀臺旁邊仔細翻閱了一遍,合同內容挺簡單的,看得出來,古老闆不是那種事兒特多的房東。

簽字、按手印,一式三份,商憶喜那邊也給了一份。

透過手機轉賬,夏曉數預付了一年的租金,古老闆取來一串鑰匙交給了商憶喜,並告之書店另外還有個後門,以後從那兒出入還方便些。

隨口客氣幾句,二人辭別古老闆,穿過馬路,行至街邊免費停車位,上車朝“桑家小院”駛去。

一路之上,商憶喜提出這筆開銷要不要找他姐姐由“笛措”公司給報銷一下。

“你在‘笛措’那邊有辦公室嗎?”一邊駕車,夏曉數隨口問道。

“有倒是有,就是七八個同事共用一間大辦公室,商談業務的話,私密性無法保障。”商憶喜笑著回應道。

“這不結了啊!您這剛調換了工種,人家立即就給您安排了辦公室,您如果感覺辦公室人多嘴雜,完全可以到對方辦公室洽談相關業務啊,人家沒理由給咱報銷這筆費用的,臨時辦公室是我主張的,自然得由我來支付這筆費用,您就別跟我客氣了,商大哥!那些老總們獨來獨往慣了,冷不丁地把他們撮合在一塊兒,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這事兒只要您辦成一半兒,這點兒租金真不算個啥。”夏曉數如實解釋了一番。

“那……好的,我聽你的。不知為什麼,古老闆剛才給你打了個八折,要是我出面租房的話,得多花好幾千呢!”

“是嗎?看他文文雅雅的,不象是個缺錢的主兒,可能是一見如故,看咱倆比較投緣吧!”夏曉數笑著回應道。

“跟你投緣還差不多,我可沒你那麼強大的磁場,呵呵……”商憶喜回應道。

一路說說笑笑著,二人就回了桑家小院。

夏曉數找到老木匠張頁松,跟他簡單說了說“點墨書店”二層的情況,請老木匠設計一套木質隔斷裝置。

“這事兒簡單,你幫我畫個草圖,我先琢磨琢磨。”老木匠笑著回應道。

“好的,商大哥,麻煩您跟張大叔講講你的要求,待會兒咱們草擬一份裝修方案。”

“好嘞!”說著話,商憶喜上一邊陪著老木匠商量裝修的事去了。

繪圖是夏曉數的基本功之一,沒過多大一會兒,他就把草圖畫好了。

就著夏曉數的草圖,老木匠約著商憶喜上自己辦公室商議裝修事宜去了,夏曉數則上樓檢查一下手遊的執行情況……

……

日子過得好快,一眨眼,“奇亭”診所已經晾曬得差不多了,夏曉數約上譚悅誠已經開始往那邊搬運傢俱等物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一處門面房也晾曬得差不多了,甘九冒和石久當正在那邊商量著做點兒什麼生意好呢。

眼看著快到午飯時間了,辭別孟奇亭、譚悅誠等人,一路步行,夏曉數來到另外一處臨街門面房。

“叔!您二位商量好了沒?咱做點什麼小生意好呢?”一進門,夏曉數笑著問道。

“這方面你可比我內行多了,還是你拿個主意吧。”甘九冒笑著回應道。

“我看吶,不如開家‘竹藝館’,張叔精心打造的木器、我那邊的石雕都可以拿來賣呢!我看過了,這方圓十公里之內估計就咱一家,這光華路、榆新街一帶住的可都是特有錢的人,肯定不發愁賣。”石久當在一旁笑著插了幾句嘴。

聽聞此言,甘九冒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笑了笑,夏曉數回應道:“嗯!久當大哥這主意聽著還真不錯!不過……我建議開家精品服裝店,開設私人定製業務,您二位要知道,小金姑娘的媽媽那手裁縫手藝堪稱一絕呢,沒生意也罷,一筆生意做下來,相當於其他同行忙活一個星期呢!”

一聽這話,甘九冒、石久當不由地面面相覷,都覺著夏曉數的思路總是這麼清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