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論多麼繁忙,夏曉數每天都會監測手遊《地鐵奇旅》關鍵性資料。

公司初立,得想辦法掙大錢,再用積累所得的資本去夯實“妙微”各項基礎,如能順利地走到那一步,“妙微”公司才算在麗石有所立錐之地。

“始仲”公司董事長助理王禺冬之所以有所擔心,不是因為網路資料變差了,相反,是相關資料看起來太過良好了,已經非常接近“資料井噴”的臨界值了。

王禺冬手上的監測軟體在演算法上不同於夏曉數自編的軟體,在王禺冬看來,一旦出現“資料井噴”現象,物極必反,勢必有可能引發“資料雪崩”的危險,到那時候,以“妙微”公司的人力、物力、技術應變能力……鐵定是手足無措的局面。

夏曉數個人技術再強,到底還是年輕,缺乏相應的應對經驗,稍有差池,《地鐵奇旅》特有的遊戲體驗勢必大打折扣,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客戶群雪崩”,到那時,不出一個月,這款曾經紅極一時的手遊則成為曇花一現過往雲煙。

王禺冬當然不願意看著“妙奇”公司走到那一步,姐夫魏渙語的後半生到底如何度過,直接決定了姐姐王禺夏的未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禺冬姐弟倆感情相當融洽,王禺冬希望姐姐幸福,連帶著,王禺冬自然一心盼著姐夫魏渙語在事業上蒸蒸日上。

作為“妙奇公司”的首創遊戲,《地鐵奇旅》可謂是爆款,王禺冬希望它走得安安穩穩的,慢慢地從同業市場裡“擠”出一條生路來。

因此,王禺冬希望夏曉數主動開啟收費模式,將鐵桿粉絲理智地“圈”起來,專心致志地為這幫人打理遊戲,有的放矢、細水長流地掙大錢。

……

夏曉數手上正用著的監測軟體與“始仲”公司所用的軟體大相徑庭,夏曉數技高一籌,他自己編制的監測軟體可以相容“始仲”公司正在使用的相關軟體,它們之間的差異並不僅僅是演算法不同那麼簡單。

夏曉數看到的資料趨勢自然要比王禺冬所看到的更加真實、準確、直觀。

夏曉數之所以願意考慮開始收費,乃是因為兩個原因:其一,“妙奇”公司人手奇缺,遲早會出現技術“崩壩”現象。

俗話說得好,人到一百,形形色色。

那……人到一億呢?三億呢?

那是怎樣的遊戲體驗需求?!

就算減去一半,那還一億五千萬的呢!

《地鐵奇旅》的遊戲行程越拉越長,雖說自己搭建的技術框架在理論上講是可以做到永不重複的,但是,具體每一個遊戲細節都得由魏渙語、林女士、胡先生去完成,業務最為吃緊的時候,夏曉數也得放下其它業務,一幀一幀地去琢磨新的遊戲內容細節。

短期之內,夏曉數不可能僱請更多的遊戲軟件工程師加盟到“妙奇”公司,夏曉數手上的資金無法長期供養這些技術人員。

更何況,就目前的公司前景規劃而言,夏曉數更傾向於籌備“智慧城市”資料大工程項目,在遊戲業務上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時間……還是不划算吶!

如果慢慢開放收費模式,有效註冊使用者就會大幅減少,夏曉數相信,沉澱下來的都是黃金遊戲使用者,夏曉數建模模擬過,就按最悲觀的比例遞減,那也足以滋養《地鐵奇旅》這款手遊了。

當然,這種想法只能悄悄悶在腦子裡,不能跟別人講。

袁葭敏、謝婷毓也不例外。

“妙微數理”理論研究目前已經進入第三層級階段了,經過反覆論證,夏曉數個人認為都是成立的,經得起任何專家學者的質疑。

然而,這些理論定理具體理解起來頗為費勁兒,與其反覆解釋無果而終,倒不如從一開始就隻字不提。

其次,夏曉數還有另外一層擔憂:來自同行的忌恨。

做生意,你活得好好的,也得讓別人有存活的機會和空間。

自己手上掌握的這些遊戲技術眼前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前瞻性了,同行們真若打算追上來了,那可得花費不少時日呢!更何況,至少有七成的同行恐怕在未來三十年之內也還摸不到夏曉數的背影呢!

大夥兒都在收費,偏偏你開發的類似遊戲搞全程免費,大量的註冊使用者紛紛改投在“妙奇”公司名下玩耍,久而久之,你還讓不讓別人活了?!

一旦逐漸開啟收費模式,相信那些一直緊盯的同行們肯定會大大鬆口氣。

“打賞”是一種比較溫和的收費模式,只針對經濟優渥、看重遊戲體驗的中高階遊戲使用者,它對於底層玩家幾乎不會產生什麼具體的影響。

夏曉數相信,只要看到“打賞”收費專案已經被啟用,絕大多數同行都會長長鬆口氣的。

到那時,同行間的緊張關係自然就會減弱許多。

至於其它收費模式,夏曉數暫時還不做考慮。

想明此節,噼裡啪啦敲打鍵盤老半天,夏曉數起草了一份遊戲開啟收費模式計劃書,輕點滑鼠,將這份計劃書發到王禺冬的郵箱裡。

袁葭敏、謝婷毓那裡也發了一份。

忙完這事兒,夏曉數覺著有些疲倦,起身活動了一會兒,隨即坐到書桌前開始起草一份新的規劃。

過了一會兒,甘九冒端著一盤水果拼盤走了進來。

“正忙著呢!吃點水果吧!”

“叔!您請坐,咱爺倆聊會兒。”說著話,夏曉數起身敬請甘九冒落了座。

“啥事兒?”

“叔!‘智慧城市’大資料工程項目您已經瞭解不少了,您可曾想過,類似的數字工程遲早也要下鄉的,將來,‘智慧鄉鎮’、‘智慧鄉村’專案想必也會如雨後春筍般四處開花呢!”

“哦!你打算琢磨琢磨這事兒?”甘九冒笑著問道。

“是的,我一直認為,失去‘智慧鄉村’的支撐,大都市的‘智慧城市’大工程慢慢地有可能陷入‘技術孤島’的尷尬處境,久而久之,活力漸失,‘智慧城市’大工程的實際收益可就大打折扣了。”夏曉數笑著解釋了一番。

“嗯!有道理!聽你這意思,打算在大樹村這邊做個類似的資料實驗?”甘九冒隨口猜測道。

“不!等咱回去,我打算在魚鼓村試點一下,大樹村距離咱們那邊有些距離呢,來來回回的不大方便呢!”夏曉數回應道。

“我就說嘛!幹嘛非要捨近求遠呢!呵呵……”

隨後,夏曉數將自己事先草擬好的一份關於“智慧鄉村”的設想找出來拿給甘九冒看。

看罷良久,甘九冒心下不由地大生感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