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叔的老伴孃家姓李,算是鄰村的大姓,李大娘之所以嫁到大樹村,為的是這裡有好山好水。

另外,大樹村向來有赴外經商的習慣,大多時候,家家戶戶手上多少都有些餘錢,日子過得要寬裕得多。

李大娘的孃家相對要差一些,村民們文化程普遍偏低,方方面面的觀念有些保守,種田、養魚、餵豬、養羊……是人們的主業,除非下山看病、走親戚、旅遊……一般情況下,村民們更願意待在村裡。

一年到頭,家裡但凡遇著點啥事兒,時不時地就得跟親戚朋友借錢,手頭都不寬裕。

李大娘念過高中,自幼就喜歡讀書,在村子裡算是有些文化的人。

在她看來,活在孃家多少有些憋屈。

有一回,老大娘參加別人的婚禮,偶爾結識孫大叔,感覺他挺和善,腦子還算聰明,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就嫁到了大樹村。

李大娘平時喜歡看電視,可惜,當地訊號不好,為省錢,老兩口一直也沒裝設有線電視。電視機還總壞,即便如此,李老太太一直堅持看電視,哪怕螢幕上雪花點四下散佈。

在李大娘看來,看電視是自己接觸外界社會的視窗,天南海北的,人去不了,看看也好啊!

早早地,李大娘就買了部智能手機,可惜,訊號有些弱,網速時好時壞,就這老太太一直堅持上網瞭解外面的大千世界。

夏曉數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李大娘的業餘文化生活。

電視信號極為清晰,原本已經淘汰了好幾代的電視機重新煥發出蓬勃的青春,智能手機更是24小時從不掉線。

夏曉數為李大娘開啟了兩扇遠望世界的視窗。

為此,李大娘心下特別感激夏曉數,自然也就非常慷慨地贈送了一些“芸子茹”。

現如今,夏曉數帶著一位非富即貴的女士前來求購“芸子茹”,李大娘心裡就有些不大樂意了。

“芸子茹”是由李大娘以一種半野生半人工的方式在山上種植的稀罕物,老兩口輕易不對外出售的,原因很簡單,費工費時費心力不說,產量還特少。

李大娘這手絕活是跟她父親學的,長年收看農業頻道電視節目,李大娘觸類旁通地將種植方法又改進了不少,跟老父親比起來,現如今的“芸子茹”產量有所提升。

因夏曉數的緣故,李大娘的智能手機又能全天候上網查資料了,最近這兩天,她正準備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再改進改進,儘可能將“芸子茹”的產量再提升上一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李大娘看來,“芸子茹”是合他們兩代人的心血才存活至今的,甭管別人肯出多少錢,那也頂不上他們父女幾十年的艱辛付出。

更何況,手上的“芸子茹”她得留給自己身邊最親近的親戚朋友呢!

……

“許老師,你打算要多少呢?”李大娘隨口問了問。

“您這邊如果方便的話,我想全部都帶走。”許詩芸笑著回應道。

“好大的口氣!全都要?呵呵……你這前腳一回城,回頭誰家媳婦生孩子出了岔子找我要‘芸子茹’,我上哪兒弄去?”李大娘有些生氣地回覆道。

萬萬沒想到李大娘突然變臉,許詩芸那時就愣在那兒了。

“我……這……對不住啊!我沒想那麼多。”一時間,許詩芸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見此情景,夏曉數趕緊打了個圓場:“嬸兒,您先別急,許老師也是急著給她愛人調養身心,一時情急,您老多多擔待啊!”

孫大叔一聽老伴兒話茬兒有點兒衝,心下猜著她這怕是看許女士有些不大順眼,連忙在旁邊解勸了幾句:“我說,許老師大老遠跑這一趟,又是夏先生的朋友,沒多有少,多少給拿點兒,誰家還沒個病病痛痛啊!”

一聽這話,李大娘也覺著自己說話的口氣有些失禮了,白了自家老公一眼,招呼也沒打,轉身出門上廚房料理晚飯去了。

看老伴兒這個樣子,孫大叔也不好說什麼,訕笑了幾聲,衝夏曉數客氣了幾句:“真是不好意思,她平時就這脾氣,倒也不是針對許老師的,二位千萬別介意啊!”

“沒關係,也怪我們來得不是時候,您老快吃飯吧!改天我再來拜望二老。”說著話,夏曉數衝許詩芸使了個眼色。

許詩芸也是一頭霧水,心下尋思著自己到底哪句話說得不對了,惹得老太太這麼大的反應。見夏曉數衝她示意,只好勉強笑了笑,跟孫大叔客氣幾句,就此告辭。

一路之上,許詩芸這才問夏曉數:“我到底說錯啥了嘛!她那麼大的反應?”

“應該跟您沒什麼關係,您忘了?相裕叔不是事先特意提醒了一聲?李大娘那性格只怕不大普通,來日方長,回頭我再慢慢想辦法。”夏曉數隨口勸了幾句。

“村裡好象還有一家人會種這東西,要不,我們找村長打聽打聽?”

“好吧!這會兒怕是不大合適,人們正吃晚飯呢!再晚點兒,我上村長家找他聊聊。”

“真是不好意思,給你添麻煩了。”許詩芸笑著客氣了兩句。

“瞧您說得,大老遠跑一趟,說啥也不能讓您空著手回去吧!呵呵……”

說著話,二人已經來至孫家大院門前了。

蘇家女保姆早已做好晚飯,這會兒正在灶上溫著等夏曉數他們回來吃呢!

……

晚上剛過八點,拎了一盒挺象樣的禮品盒,夏曉數前往村委會張主任家找人家打聽點事兒。

許詩芸擔心自己言語不周再得罪人,也就沒跟著一起去。

方文千見錢夫人情緒不大高,心裡猜著事情可能有些不大順當,特意陪著錢夫人在她房間閒聊。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夏曉數匆匆趕回來了。

“怎麼樣?有得商量嗎?”許詩芸關切地問道。

“真不巧,另外一家種植戶走的是人工培植的路子,產量是上去了,品質可就差多了,而且,人家早就搬到東歧市郊那邊去了,租了塊地,搞大棚種植,一年下來可是掙不少錢呢!”夏曉數解釋了半天。

一聽這話,許詩芸自然是大失所望,不過,她是個明事理的人,臉上倒也沒有帶出多少失意的神色。

“辛苦夏先生了,是我們運氣太差了,要不,我給老錢打個電話,請東歧的朋友先幫著買點吧!不管怎麼說,總比沒有強啊!”

“這……您先別急,我再想想辦法,王助理不是已經捎回去一些嗎?先用著唄,反正這種事兒也是水磨功夫,不急在一時啊!”夏曉數笑著解勸了幾句。

“那……好吧,就聽夏先生安排吧!”許詩芸笑著回應道。

知道錢夫人心情欠佳,夏曉數衝方文千使了個眼色,二人跟許詩芸客氣兩句也就下樓去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