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薌蘭考慮問題要成熟得多,對未來的評估也比較現實。

鑑於謝婷毓這一動直接影響到大家的生活格局,只要得空,管薌蘭就約著夏曉數、謝婷毓出去喝喝茶、聊聊天。

經反覆磋商,謝婷毓漸漸意識到大家的利益現如今已然結成一個整體,自己得學著有點大局意識。

只有維護更大格局的利益,自己的生活理想才有可能得以實現。

於是,謝婷毓欣然同意接受管薌蘭的安排。

趙容金非常欣賞謝婷毓的才幹,一直想正式聘請她擔任自己的助理,後來發現,小謝姑娘寧可開車兩頭跑,也不願輕易從“歧寶堂”辭職。

閒聊的時候,趙容金就此事詢問過謝婷毓幾次。

謝婷毓視趙會計為師,自然實話實說了。

聽聞謝婷毓真誠的解釋,嘴上雖然沒說什麼,趙會計開始反思自己這前半生為啥過得如此狼狽了……

幾十年如一日,趙會計一直認為自己是麗石城中最優秀的會計師、經濟師,根本沒把其他同行放在眼裡。

最近這段時間,與夏曉數多次合作,趙會計逐漸意識到自身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出色。

跟夏曉數比起來,自己唯一的優勢僅在於豐富的專業經驗,至於其它方面,他深信,只要夏曉數樂意,不出半年就啥也會了。

但是,夏曉數早已掌握的那些高深應用數學原理自己卻知之甚少,而這些東西全都跟自己的專業直接正相關。

依照夏曉數設計的工作方案,工作效率奇高不說,還極少出錯。

另外,只要倆人需要,夏曉數敲敲鍵盤就能編寫出稱手的實用小軟體,驚奇之餘,趙會計對夏曉數是心服口服。

此外,憑直覺,趙會計隱隱約約覺著在數理純理論方面,夏曉數似於還有自己的獨創之見。

有一次,在“妙微”公司自己辦公室閒聊,管薌蘭好象提過一個叫什麼“妙微數理”的純理論系統。

趙會計心下猜測,所謂“妙微”數理應該是夏先生的獨創。

私底下查證了半天,趙會計確信夏曉數擁有“妙微”數理絕對專利。

驚詫之餘,聽謝婷毓那麼一說,趙會計發現自己連管薌蘭都不如。

管薌蘭的生活格局如此之大,跟人家比起來,自己倒象個小腳老太太。

第一次,趙容金深感慚愧。

同時,趙容金對自己家三代人的未來開始深懷戒懼之心。

經過幾個晚上徹夜反思,趙容金終於放下心頭一文不值的“架子”,開始慢慢自覺融入到“妙微”公司的圈子裡……

老木匠驚奇地發現,趙會計最近變得越發有禮貌了,工餘時間也知道幫著自己澆澆花草、收收快遞、聊聊天了……

……

張式奎早就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在麗石城收一輩子廢品。

在他看來,那是一條沒有希望的末路。

張式奎的人生非常簡單,進城先在工地從事泥瓦匠的工作,錢沒掙到多少,人還幹得煩了。

送快遞、進廠當簡單操作工、當保安……張式奎先後換過十幾種工作。

折騰好多年也沒能積攢多少錢,稀裡糊塗地張式奎開始走街串巷收購生活廢品。

還不錯,多少掙了些錢。

自由自在、不用看人臉色、滿街溜達著還鍛鍊了身體……張式奎就不想改行了。

自打結識夏曉數之後,張式奎心底又開始起漣漪了……

孟奇亭大夫最落魄的時候混成啥樣兒,張式奎比誰都清楚。

結果,機緣巧合,撞見了夏曉數,從此,孟大夫開始轉運了。

現如今,孟大夫身體完全康復不說,月收入早已過萬,當下的麗石城,只是提起孟奇亭,少說也有三成的人知道這是一位醫術十分了得的名醫。

成天走街轉巷,張式奎心裡比誰都清楚,麗石城可是人口過千萬的大都市,孟大夫這就算是混出頭了。

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夏曉數先生給的。

於是,有意無意地,張式奎開始關注夏曉數的日常過往……

慢饅地,張式奎意識到誰跟夏經理走近交朋友誰轉運!

張式奎自然也想跟著沾沾“光”。

因此,只要跟夏經理沾邊的事兒,張式奎都樂於參與。

這一天正值週六,張式奎起了個大早,簡單吃了幾口,匆匆趕往“歧寶堂”文通路分店。

張式奎今天要幫著夏曉數搭建簡易觀測房。

譚悅城早早地就到了,張式奎登上屋頂的時候,譚悅誠正幫著夏經理在那兒丈量著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店員小關也在,估計也是特意上來搭把手。

“張大哥!您來得真夠早的!還沒吃早飯吧?廚房那邊有現成的,咱下去隨便吃點。”說著話,夏曉數招呼著張式奎下樓用點早餐。

“來時已經吃過了,咱先瞧瞧設計草圖吧!”張式奎笑著回應道。

“不急!咱這估計可得忙活大半天呢!早餐可得吃紮實了!我們幾個也都空著肚子呢!您就當陪我們好了。”夏曉數笑著客氣道。

譚悅誠、小關也在旁邊勸讓了幾句。

盛情難卻,客套幾句,張式奎也就跟著眾人下樓進了小餐廳。

丸子湯、八寶粥、葷素兩種餡包子、茶蛋、點心、小菜……“歧寶堂”文通路分店的早餐還真夠豐富的。

眾人剛落座,孟大夫打門外走了進來,老熟人了,往張式奎旁邊一坐,孟大夫熱情地招呼張式奎吃飯。

石辛芹、楊雨鄴跟張式奎不是很熟,走至桌前非常客氣地打聲招呼,這二位上另外一桌吃去了。

感於眾人真誠相待,略微客氣幾句,張式奎也就大大方方拿起筷子就餐了。

長年從事體力勞動,張式奎飯量著不小,不大一會兒,不論葷素,五六個包子、兩碗丸子湯早已下肚了。

見其吃得挺對口味,夏曉數起身上廚房又給張式奎添了兩樣時鮮小菜。

說說笑笑著,張式奎已經吃得飽飽的了。

“自打進城以來,這還是吃得最舒心暢快的一頓飯呢!”張式奎心下暗忖道。

四周環視幾眼,張式奎是真心喜歡此處的人文環境。

街頭巷尾的,張式奎在麗石城也混了好多年了,今兒還是頭一回感受到如家般真誠相待,這令張式奎心下十分感動。

飯罷,略事休息,說說笑笑地,眾人上得樓頂開始研究搭建方案……

孟大夫上午要出診,也就沒跟著上樓瞧熱鬧。

當簡易觀測房的主體框架初具規模的時候,夏曉數發現張師傅其實是個挺有本事的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