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戶外依舊是狂風大作的天氣,孟奇亭所住那處平房是否安全,夏曉數心裡還真沒什麼底。於是,小夏下樓上孟大夫住的地方瞧了瞧。

還好,平房那邊已經熄燈,門窗什麼的看著一切還算安好。

一陣狂風呼嘯而過,院中梧桐樹被吹得發出巨大的聲響,地上跌落了幾截斷樹枝,小夏走到跟前兒將其一一收拾到牆根處放好。

抬頭看了看遠處的天空,夏曉數估計一會兒可能會天降暴雨,於是,回店裡拿了一把手電筒備著,萬一要是下起雨來,自己還得上倉庫、地下室檢查檢查,可別因為漏雨再把藥材給淋溼了。

回到宿舍,斜坐在窗前,眼看著窗外高高低低的景觀樹在風中搖曳,小夏的內心也有些起伏不定。

很明顯,順著林其豫老先生的思路,自己還真有可能賺到一筆頗為可觀的收入。

不過,自己也會就此捲入一場前景不明的商界紛爭。

“動態拼裝小人”玩具銷售前景非常樂觀,“始仲”那邊很快就會知道這種只要輕輕按一下可以蹦蹦躂躂的精奇玩具是自己研製的,“始仲”公司那邊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新款測繪儀一旦投產,勢必再次對“始仲”下屬公司的同類產品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到那時,“始仲”公司那邊又會如何看待自己?

錢一家錢總會如何看待自己?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始仲”太大了,這點兒小業務的細微影響根本達不到驚動錢一家錢總的程度。

“但願我想多了,不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夏曉數心下暗忖道。

窗外,大風已過,側耳聽了聽,動靜可是小多了,小夏知道,待會兒就該下雨了。

此刻,夏曉數想起了自己離職前後那段日子……

費教授主持的科研課題少不了要用到一些數學程式,這些數學程式都得科研小組自己實踐推導,現成的公式幾乎無可尋覓。

當時,“東歧大學”數學系的石憶嶽老師受費教授邀請擔任了該課題小組的副組長,夏曉數當時是組員之一。

石憶嶽老師學術水平相當高,反覆實驗、反復推敲之後,石老師提供了許多效率極高的數學程式,為此,夏曉數非常欽佩石教授。

過了段時間,一次偶然的機會,夏曉數實驗室做試驗發現,幾組測試數據表現得非常不穩定,一開始,小夏還以為是自己操作不當的緣故。

後來,經過反覆改進、比對,小夏慢慢地發現,應該是數學程式的一些邏輯細節出現了問題。

於是,他將這個問題及時反饋給費教授。

聞訊之後,石憶嶽老師上實驗室求證過多次,最後,石教授認定是實驗裝置的精度不夠好,由此而產生的實驗數據誤差應屬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敏感。

夏曉數自然也就沒當回事兒,繼續按部就班地認真做好自己手邊的工作。

沒過多久,小夏發現應該不是裝置的問題,為此,他還特意聯絡了相關的生產產家。

產家那邊派來幾位工程師,大家湊一塊兒研究了幾周,最後認定是計算方法和程式邏輯框架頗多不合理之處。

參考相關的討論結果,夏曉數寫了一份實驗報告交給了費教授。

反覆求證多次之後,費教授認為夏曉數提供的資料是比較嚴謹的,於是就邀請老友石憶嶽一起探討了段時間。

不承想,石憶嶽拒絕修正自己提供的數學程式,同時聲稱,夏曉數如果真發現了所謂的邏輯漏洞,不妨讓他先拿出一套更為高明的數學程式出來。

當時,雖說夏曉數的數學水平已經相當了得了,不過,到底還是年輕,經驗嚴重不足,無論如何,他是無法提供更加有效的數學程式的。

於是,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後來,實驗組組長大師兄尚鬱金也察覺到資料有些異常,他找到夏曉數,二人反覆求證了好長時間,最後認定石憶嶽老師提供的數學程式的確存在一定的邏輯漏洞。

於是,尚鬱金建議費教授再找好友談一談。

結果,石憶嶽固執己見,拒絕修正。

沒過多久,石憶嶽推說數學系那邊公務繁忙,乾脆直接申請退組了。

如此一來,弄得費教授頗感尷尬。

不管怎麼說,石憶嶽的學術水平在那兒擺著呢,離開他的幫助,後續課題攻關就有些難辦了。

夏曉數也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想著石老師物理系、數學系地兩頭跑,是挺辛苦的,退出就退出吧。

沒過多久,夏曉數驚奇地發現,大師兄尚鬱金精心構築的實驗框架存在技術性缺陷,一開始不覺著有什麼,隨著實驗專案的突然增多,相關的麻煩開始逐漸增多。

經過反覆測試和推導,夏曉數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子框架,這套子框架相當於大師兄尚鬱金設計的那套實驗框架的一個“補丁”方案。

一開始,尚鬱金還挺高興的,試運行了幾周,他發現小師弟設計的這套子框架效率還是蠻高的,欣喜之餘,尚鬱金還慶幸自己遇著一位聰明絕頂的小師弟,自己這往後做起事來還真是省心多了。

沒過多久,費教授誠心誠意邀請專家評定小組提前檢視一下自己的課題研究,費教授的初衷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省得將來再返工,耽誤功夫不說,還白白浪費大量的科研經費。

專家們在論證評定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兩份非常有價值的修正方案,方案的作者正是夏曉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有幾位專家特別指出,費教授負責的這項課題研究最好重新梳理一下相關數學程式的邏輯細節,同時也應該重新構築一下整體的實驗架構方案。

訊息傳出,在物理系和數學系引發了不少的議論。

夏曉數壓根兒也沒把這事兒當回事兒,每天開開心心的,該幹嘛照常幹嘛。

石憶嶽心裡就有些不大舒服了。

尚鬱金對小夏也開始心存了幾分特別的看法。

費教授也沒考慮太多,多次安排安宴請石憶嶽、尚鬱金、夏曉數到家中做客,席間,費教授真誠地希望他們三位精誠團結,互通有無,爭取將整個課題研究的數理構架搭建得更加趨於完美。

早日完成課題研究可是費教授多年以來的心願啊。

飯桌上,大家說得都非常客氣,彼此也表現得開開心心的。

不過,飯後,石憶嶽和尚鬱金從未主動找小夏探討過任何問題。

相反,尚鬱金似乎跟小夏還有些疏遠了。

對此,費教授也是無可奈何。

課題研究終歸離不開石憶嶽老師的幫助,尚鬱金更是課題研究的中堅力量,花費了不少心思協調了好長時間,大家似乎都不買夏曉數的賬。

完全依靠小夏吧,他又無法拿出更加全面更為高效的方案,到底年輕,沒那麼豐富的經驗,另外,小夏這邊幾乎沒什麼人脈,校內校外的,依靠他一個人也辦不成個啥事兒。

一時間,費教授就有些頭大了。

再後來,校園裡就有了些議論。

夏曉數是個聰明人,考慮再三,最終選擇了離職。

為此,費教授還難過了好長時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