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覆多次除錯,夏曉數確信“四至風候儀”沒什麼問題了,於是,小夏開始拆卸外部的大框架,分部整理整理也就該回倉庫那邊了。

老木匠張師傅一看夏先生這是打算回了,也沒多說啥,轉身去了最西邊的側房,小夏記得,那裡好象是張師傅家存放雜物的房間。

賀隊長幫著夏曉數將拆卸下來的零部件按照尺寸大小分裝在不同的塑料袋裡,此時,賀隊長這才發現,製作這套測繪工具的工作量還是蠻大的。

夏曉數隨口跟石欣花客氣幾句,想著等等張師傅,跟他打聲招呼就得回倉庫那邊準備準備上後山再行測試。

過了一會兒,就見老木匠拎著一個嶄新的薄木箱子打屋裡走了出來。

“前幾天不是坐等鋼絲了嘛!閒著也是閒著,我就用一些雜木做了幾口箱子,你們以後可以用它裝拆下來的零部件了,塑料袋不是個辦法。”

“哎喲!讓您費心了,謝謝,謝謝!”說著話,賀隊長趕緊將那口木箱接在手上。

“我呢,一共做了三口箱子,大、中、小三個尺寸,這個可以用來放置最外面的大架,小號的可以用來放置最精密的部件,其餘零部件放到中號箱子裡就可以了,我這就給你取去。”

“叔!還是我來吧。”說著話,夏曉數跟在老木匠身後,將另處兩個新木箱搬到院子裡。

老木匠選取的都是那種質地比較輕薄的木料,拎在手上,並不覺著沉重。

“叔!您大概說個數兒,我把料錢和工錢打給您!”等一切都安置停當,夏曉數提起了付賬的事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話說得……剛才不是說了嘛!那都是平時積攢下來的廢料,不值錢的,呵呵……二位仔細瞧瞧,那些木料的顏色都不大一樣呢,是不是?”老木匠堅持免費贈送。

精心打造出如此奇妙的測繪工具,對於老木匠來說,也算是了卻了自己平生一大心願,就其本心而言,他打心底是感激夏先生的。

“那……這錢咱先欠著,等以後再麻煩您的時候,咱再一起結賬。”

“不用,不用!你要這麼說,那可就太見外了!呵呵……”老木匠笑著回應了幾句,擺擺手,客客氣氣地將夏曉數和賀隊長送出院門。

賀隊長懷中抱了口尺寸最小的工具箱,夏曉數一手拎一個,二人有說有笑地朝倉庫那邊走去。

路上,賀隊長問夏曉數:“這三口工具箱的錢真不用給人家了?”

“老人家言出至誠,勉強給錢反倒弄得雙方尷尬,這一次就算了,來日方長,以後有的是機會補償他老人家。”

“也是,那咱回去準備準備這就上後山?”

“好咧!這套工具比我想象的要好用得多呢!”

“我也覺著是。”

說著話,二人已經到達倉庫門口,一抬頭,迎面正好碰上考古隊的王研究員。

“我幫您拿吧。”說著話,王研究員從賀隊長手中接過那口小工具箱,衝夏曉數笑著點點頭,拎著那口小木箱進了倉庫大門。

“哦!他也回來了?距離正式復工不還有一兩天嗎?這段時間他好象一直待在城裡了吧?”夏曉數心下暗忖道。

在夏曉數看來,王研究員似乎有點兒專門守候在大門口等著他和賀隊長的意思。

“老盧,趕快收拾收拾,咱們這就上後山去。”一進院門,賀隊長就高聲招呼了幾句。

夏曉數就看著盧研究員快步打6號倉庫走了出來,嘴上忙不迭地回應了幾句:“東西早準備好了,咱這就走嗎?”

“跟夏先生說說,看看落下啥工具沒有。”說著話,賀隊長回駐地那邊取一些自己合用的東西。

夏曉數將手中的工具箱放在地上,同盧研究員核對了一下,感覺不再缺什麼了,二人商定,這就準備上後山試測一下相關的資料。

王研究員將手中的小工具箱輕輕地擱在青石臺階上,站那兒靜靜地聽夏曉數同老盧說著什麼。

看看大夥兒準備得差不多了,賀隊長背上雙肩揹包,拎起那個大號工具箱就這要出門。

見此情景,王研究員趕緊追問了一聲:“賀隊長,我也跟你們一塊去吧?”

“想去就去唄!”頭也沒回,賀隊長人已經出了院門。

夏曉數回到自己辦公室,準備了些紙筆之類的東西,隨手裝了個塑料袋就手拎著,回過頭來,小夏叮囑“旺財”幾句,順手拎起另外兩口工具箱,招呼著盧研究員和另外一位年輕些的考古隊員一塊出門。

王研究員連忙跑回駐地,隨手帶了些隨身之物,也挎了個雙肩背打後面追了出來。

一行四人走出沒多遠,就聽著小辛姑娘打後面追了上來。

“不是吧,你們上後山玩也不叫我一聲!”

“什麼嘛!我們上山是搞測繪的,你小心腳底打滑。”走在最後面的那位男隊員隨口提醒了她兩句。

“那也叫上我嘛!小夏!等我一下!你們手上拎著的那都是些什麼吶?”說著話,緊跑兩步,小辛姑娘追到夏曉數身邊。

“你慢著點兒!咱們又不急著趕路。瞧見那三口新木箱沒?那是剛剛做好的‘四至風候儀’,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或許就能拿到相關的資料。”

“是嗎?真有你的!我幫你拎一個吧。”

“算了,也沒多重,你小心腳底別摔著才是真的。”

“哈哈哈……我有那麼嬌氣嘛!”

一行五人有說有笑地就來到了山神廟廟門前,考古隊的人早就多次考察過這裡,裡裡外外的,自然一點兒也不陌生。

盧研究員從揹包裡取出定位儀器,旁邊那位男同事幫著他將三角支架架好,賀隊長也從揹包裡取出偏光儀,王研究員一看大夥兒都在那兒忙活,趕緊上前搭了把手,幫著賀隊長將三角支架調整好。

夏曉數則開啟三個工具箱,開始組裝“四至風候儀”。

“好傢伙!這是你做的嗎?看著好精緻吶”小辛姑娘一邊幫著小夏打打下手,隨口說了幾句。

“我可沒這手藝,這是請村裡的木匠大叔做的。”

“透過這套工具,你就可以大體確定那堆巨石的具體相關引數?繼而由此推算出開掘方案?”放假期間,小辛在考古隊工作群裡沒少聽同事們議論此事。

“理論上是這樣的,只是具體操作起來不知是否順利。”說著話,夏曉數已將那套測繪工具組裝完畢。

隨手從賀隊長手中接過一瓶純淨水,夏曉數朝方鬥容器裡注入了些清水,隨手再將浮標輕輕擺放好。

龍頭、虎首、朱雀、玄武分別指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檢查各部部件,看看再無鬆動之處,夏曉數開始琢磨到底以何物為座標原點呢。

“據那位石老先生所說,是不是應該以山神廟的經緯度數值作為座標原點呢?”賀隊長在旁邊插問了一聲。

“您那邊已經測出經緯度數值了?”小夏笑著問道。

“嗯!陽光偏角等數值也都記下來了,隨時備用。”

“村民們在村裡蓋房子,以山神廟為座標原點自然比較合適,咱們恐怕得另外尋找更合適的座標原點呢!賀隊長,麻煩您把望遠鏡給我。”說著話,夏曉數從賀隊長手中接過高倍望遠鏡,居高臨下,開始仔細地觀察魚鼓村的全貌。

無意間一抬頭,盧研究員發現同事王研究員正拿著手機對著那套“四至風候儀”在那兒拍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