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真是那種人,這是那種扶不起來的劉阿斗。

以前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夠做好。

但是做了那件事之後發現其實有點難度,然後就開始慢慢的不願意做了,最後就開始放棄了這件事情。

到了最後的最後就再也忘記了這件事情,然後事後再說起來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說哎呀這件事情其實是很容易的。

我就是那種典型的劉阿斗。

生活是不容易的,但是我總覺得生活裡面每件事情都很容易。

可能在這種時刻我才能夠理解我爸以前的時候到底是為了什麼,以前的時候覺得他做得並不是特別合我的意。

但是現在看來他確實沒有把我培養成一個富二代,雖然說有些事情到現在我還沒有理解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

但是他至少沒有把我培養成莫翔初中那個模樣的人。

其實我並不是在恭維自己,也不是在恭維我爸爸,大多數的像我這種家庭條件的人,囂張跋扈的都是在誇獎他們。

確實處於這樣的一個程度的時候看不起一些人是很正常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但是以我現在的心態去理解他們的話覺得他們是很幼稚的,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我是一直都懂的。

這個世界上除非你是最牛逼的,如果你不是最牛逼的話你總會得罪一些比你厲害的,這也就是什麼叫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

打敗他們的並不是什麼所謂的老天,只是比他們更厲害的人而已,如果他們抱一夜謙虛的態度的話是肯定惹不到人家的。

有人說總有還要厲害的人還是囂張跋扈,那麼誰去把他幹掉了?

這個問題問的當然是很好的,也許你在平常的時候去愛別人別人一看你那麼厲害也就忍了,但是如果你欺壓過度的話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

他們總有一天是不會去忍得,他總有一天就不會再忍受這樣的事情了,然後聯合就把你幹掉了,這也是我們口中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那種因果當然是有關係的,其實我並不是一個神論人,我本來就是主張的無神論,但是無神論和因果關係其實是有差別的,或者是說無神論和因果關係並沒有一個矛盾。

我可以主張無神論當然我也可以住到世界上是有因果關係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佛家的一些理論,當然我並不是特別的對佛教的一些理論很瞭解。

但是我覺得因果關係好像就是佛家的一個理論吧。

說起放假的時候我又想起了一本小說了,這個小說是我初中時候最愛看的一部小說,這個小說的名字叫做誅仙。

剛開始看這部小說的時候沒有什麼太大的感悟,但是在過了幾年之後我在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就覺得寫的不錯。

然後看那個小說還特意看了好幾遍。

不過最近聽說這個小說要出電視劇了,不過一般對於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都是持以懷疑的態度。

一個理論是這個樣子的,這個理論絕對是一個很正確的理論。

如果說真的想把小說改編成一個能夠上銀幕的東西的話,首先最次最次的就是真人電視劇,然後如果想要好一點的話就是動畫片。

這個理論在我看來確實是挺正確的,因為你要是拍真人的話沒有足夠的錢還是不要拍了,無論是什麼小說他裡面都是需要有一些超強的鏡頭。

這個鏡頭沒有錢做特效那就不要想著去拍這樣的電視劇了,基本上拍了電視劇之後也會是一片罵聲。

因為每個人看小說的時候心裡總是在幻想一個東西,當你把這個東西給他打破了之後你不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的。

除非是那些沒有看過小說的人然後看了個電視劇。

其實電影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的話就堅決不要拍電影了,尤其是那些小說改編的電影。

你買個劇本最後得到的評價都比你好,那是可能你生涯之中最爛最爛的一部電影了,雖然說可能你拍的確實不錯,但是你只是得罪了大部分的觀眾而已。

我就從曾經我的書林哥聊過這件事情,他說作為一個導演其實做主的地方並不是特別的多。

花錢並不是由他做主,選演員也不是由他做主,甚至說有時候演員想演什麼都不是由他做主的。

所以說拍一個很爛很爛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不能怪導演,但是如果一個演員的演技不好那不僅僅和演員有關係了,這個就和導演有很大的關係了。

導演對於劇本的理解要遠遠的比演員多得多得多,也就是說導演在現場指導的時候必須要把自己的這種情感劃分到演員的一樣位置當中,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拍好一部電視劇或者是一部電影。

書林哥和我說了一下那個武林外傳,當然那個時候他說武林外傳的時候其實他真正的瞭解過當時的場景。

他說那個電視劇的演員的演技為什麼那麼好,首先有一點原因就是那些演員其實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拍過很多電視劇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們在一起拍的電視劇其實是在武林外傳以前有很多次了,只不過那些電視劇不火我們不瞭解而已。

也就是說當他們在拍攝武林外傳的時候其實他們的默契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了,這個時候所有能夠火的因素都具備了,只欠一個引子了。

那個時候劇本就給了他們這個引子。

這個劇本對於他們來說是比他們以前拍攝的電視劇要好的多,再加上導演是很專業的導演,給他們提供了很多的演技的提升。

我們為什麼看武林外傳的時候感覺特別的自然流暢,最主要最主要是他們有一種旁若無人的演技。

這種演技在很多很多的時間或者是很多很多的年代都沒有辦法去真正的拋析的,我們可以說有的演技和他們差不多。

但是說實話真正火起來的電視劇能夠上升到一定高度的電視劇也僅此一部而已。

這部電視劇當時的收視率不但很高,而且還傳到了臺灣,那個時候臺灣的收視率都很高,說句不該說的話當時臺灣對大陸其實有一種那個的意思的。

這個就是有一點點看不起的意思,但是當這個收視率上來的時候無疑打了一些導演的臉。

還有一點就是平常。

這個平常也可以說是自然的意思,書林哥仔細研究了他們的片場之後就發現,他們即使旁邊有攝像頭的時候也能夠把這個先前的推演演的相當的好。

我們如果看一下他們的花絮,也就是看他們真正表演之前的推演,我們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味道,甚至說除了道具之外我們看不出來這個推演和真正的演戲有多大的差距。

他們在每個鏡頭之前導演親自為每個人物都表演一遍,然後演員這個時候就好像一個學生一樣把導演說給他們的一種感受只需要完完整整的模仿出來。

然後就把整個劇本給演活了。

也就是說這裡面所有的角色導演都親自去扮演過,這裡面所有的臺詞導演都親自去說過。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寫劇本的人就在現場,他能夠清楚的和導演去討論他寫劇本時候說產生了一個想法。

他能夠清楚的說出來每一個人物的內心活動,內心活動其實我們觀眾也是能夠看出來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內心獨白呈現在銀幕之上,這個其實就不算內心活動了。

內心活動呈現在表情和肢體動作之上,如果說一個演員他光讀劇本的話肯定讀不懂那種內心活動。

但是這個時候寫劇本的就在旁邊就完完全全的不一樣了,寫劇本呢就在旁邊然後寫劇本的告訴導演,導演再用他的生涯的體會去表現出來。

然後就產生了一個這樣的超前的電視劇,這個電視劇可以說沒有一絲絲的特效。

唯有那兩點特效還是讓人特別的想笑,第一個特效就是在螢幕上加了幾個彩色的字,還有一個就是盜聖他娘從門口過去的時候那一個馬賽克。

以前的時候,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是透過電視看的也就是說是沒有彈幕的,但是如果現在去看那個電視劇的話有彈幕我們就會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其實好多人都看出來了。

然後他們再把彈幕發上面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特別特別的好笑。

甚至說到他們在某一集的時候把飯菜亂扔這個時候彈幕上就會說,我操這個經費在瘋狂的燃燒啊。

因為當時據說他們的錢不是特別的多,一個演員在拍一集電視劇的時候也只有3000塊錢,而且很多的道具都是反覆利用的,所以說很多的角色都是反覆利用的。

就去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錢掌櫃的他老婆不但演過錢掌櫃他的老婆,還演過那個怡紅樓的丫鬟。

還有那些根本沒有見過的人其實就是為了節約經費,比如有一次來報仇,上面有一個金銀二老,然後給這個金銀二老配音的肯定就是老白他娘還有那個公孫烏龍了。

還有一次秀才做夢的時候去打外面的山賊,那個山賊頭子的配音就是那個書生了。

反正節約的地方還不止於此。

還有那些道具反覆利用的當然還有,就比如說小郭的那個錢包,那個錢包利用了不下十餘次。

還有的就是小郭給小貝當丫鬟的時候穿的那身衣服,那一身衣服在最後幾集的時候可以看出來那個誰也穿過。

當然想過那個行俠仗義走的時候穿的衣服也有被人穿過,還有那個倚天屠龍記的倚天劍,簡直就是出現過30餘次。

還有等等的就不用多說了。

就是我覺得裡面表演最好的一個人是李大嘴。

原因很簡單的因為我看過他們的花絮,以前的時候沒有看過這個花絮,但是書林哥給我推薦了之後我就去翻了一下看了一下。

我發現李大嘴在當時推演的時候表演的真的是和真正演的時候差不多的,沒有那種絲毫的尷尬的感覺。

我們看現代電視劇的時候其實那種尷尬的感覺是很強大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看一些新的電視劇的原因。

本來新的電視劇可能演的很好劇情也不錯,但是有一些電視劇把它搞爛了導致我現在不想去分辨一些東西。

我覺得這不能夠怪我吧。

其實我感覺最尷尬的一個是一個抗日劇,看了那個抗日電視劇的時候我頭一次覺得尷尬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因為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一個日本普通兵的普通話,簡直比我還要好!

那個電視劇整個就是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一個電視劇連一個日本翻譯都請不起,你後期配音也可以啊弄的那麼尷尬你覺得觀眾都是傻子嗎?

當然這種電視劇和我們初中高中時看的小說都是一個性質,就是為了爽,我們簡稱這樣的文章都是爽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這樣的我們可以確實理解,但是你自己構建一個世界觀好不好,偏偏用這樣一個已經成型的世界觀去構建你那個虛偽的表演,這樣不得不說就是你也就是能夠播放這幾天了。

播放完這幾天之後你就會慢慢的煙消雲散了,甚至在歷史的長河都找不到你的影子,也許你最後錢都沒有掙回來。

還有一點我覺得武林外傳成形的原因和書林哥說的真是一模一樣,為什麼武林外傳這個電視劇到現在都有那麼多的人去看。

其實這個播放數量是最準確的,千萬不要看現在的一些電視劇的播放數量,那種誇大其詞簡直像我們有些可笑。

就像一些直播間裡面看到的一樣,觀看人數幾千萬笑死人。

誰沒事整天扒在你直播間門口看你的直播呀,現在的電視劇也基本上是一個樣子的,什麼播放幾十億次幾百一次。

他這個數量應該是把廣告的時候人們觀看的數量也算進去了,或者是每一集都算觀看次數一次,然後在這個人在開啟新的一級的時候也算一次,不小心退出來再進去的時候也算上一次。

基本上就是按這樣的廁所把他們的觀看次數累計起來的。

這種很爽的電視劇他們為了是一些喜歡特別爽的人而誕生的。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四五十的人特別的喜歡看這種電視劇,什麼手撕鬼子,什麼弓箭射鬼子,什麼手**炸飛機之類的。

就利用了一些國人對於日本的憎恨,這種利用確實有點可笑,是確實有點可悲。

不過名垂千古的還是武林外傳這樣的電視劇。

書林哥還和我說過為什麼這個電視劇能夠讓人看得不是那麼的厭煩,就是為什麼看了好多遍之後還是覺得想看。

他講的話其實是很複雜的幾句話,但是我覺得我還是能夠翻譯成一個很簡單的話。

首先來說,電視劇她應該一般來說是一個故事一直到最後,那麼這個故事就會產生很多的矛盾,只有情節的矛盾才能夠帶動故事的發展。

也就是說有很多其實我們不想看到的情景,這個不想看到並不是說覺得尷尬,只是說因為主人公或者是主人公的一些朋友去世了受傷了甚至分離了之類的。

這樣的情節是觀眾不願意看到的。

然後所以說觀眾在看第二遍整個電視劇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去跳過這一個片段,但是每個電視劇的矛盾是很多的於是乎他們跳過的越來越多。

跳過的越來越多最後就感覺這個電視劇其實也就是那麼一點好看的地方,或者是說其實這個電視劇也有只有一點他們那麼一直想看的地方。

比如說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分離從重好之後的那點纏綿,比如說他們旅遊浪漫史的情節。

於是乎這個電視劇就可能慢慢的不會被看很多遍了。

再一看我們這個武林外傳的話,那就完全的不一樣,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故事,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段子。

也就是說矛盾點在每一集都能夠有但是不是特別的多,也就是說想看的地方每一集都有,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武林外傳能夠被人看很多遍還想再看一遍。

但是這裡面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的,我們喜歡一個東西還是要承認他的缺點呢,你不知道我上面所說的一樣每一集。

但是我們都知道在武林外傳當中有一個好幾集演成了一個故事,也就是說很可能我們大部分人看這一部分故事的時候會跳過它。

因為這一集的故事情節很多然後矛盾點也會變得很多,剛開始的時候看第二遍看第三遍看第四遍的時候可能還有耐心去看下去,但是當我們看到第十遍第20編第30遍的時候可能就會略過這個情節。

這個情節就是錦衣衛和東廠之爭的那幾集,那姐姐可以說是為了故意湊情節的吧,還有一個地方就是老白還有掌櫃的發生矛盾的那幾集,也就是說掌櫃的他師妹回來了幾集。

我估計這兩個片段都是又臭又長的片段,當然也不能跟我說又臭又長吧,不過這個確實有劇本而強行給加劇情的嫌疑。

還是那句話當我們喜歡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絕不能夠去不看他的缺點。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就是當我們看第一遍的時候這些情節還是願意去看的,就和其他電視劇一樣因為我們不知道後面的情節,我們還是願意去為這個買單。

但是越來越往後的時候這個缺點可能就會顯現出來,好多人在看幾十遍的時候就會自動略過這個情景,然後繼續往後看。

因為大部分時候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故事,但是又不完全獨立的故事。

其實可能是因為邊拍邊寫的緣故,導致這個武林外傳還是有很多的bug,很多的bug其實可能是因為寫劇本的人的緣故,因為他寫的寫的劇本可能就忘了一些時間點。

於是乎這個bug就出現了,那個bug其實就是關於小貝年齡的bug,在其中一集提到小貝還只有八歲。

然後又在一集的回憶中提到小貝已經十歲了,這一集其實是比那一集的時間段還要來得早的,這是一個小bug,當然還有不少的bug。

不過總體來說這算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到目前來說位置沒有情景喜劇能夠超越他,我覺得準確的來說是沒有電視劇能夠超越的。

我們特別的希望後80回的存在,其實在我們的內心都知道你已經是不可能的,這樣的80回已經算是很好的一個結尾了。

首先就不說演員的緣故了,其次就是這個劇本就沒有那麼容易去寫了,時間不同心態不同,再也找不出我們一個能夠讓我們熟悉的劇本,再也寫不出能夠讓大部分人滿意的劇本了。

其實我也特別的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這樣的電視劇出現,但是那個電視劇真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就是當時中國的發展正處於一個起步當中,大部分的家庭都能夠購買得起電視了,然後還有小部分的人能夠買得起電腦。

地利就是當時的劇本及導演,劇本寫得令人滿意,導演也顯得足夠專業。

人和就是當時的演員都不是特別的出名,能夠真正盡演員的本分,能夠真正的做一個演員,演技也全部都線上。

所以說集合了這樣的一部天時地利人和的電視劇估計如果再想出現的話是很難很難的了,直到現在來說我還是經常的看這個電視劇。

不過就像我自己所說的一樣如果到了那兩個情節的時候我還是會選擇自動繞過,然後繞過這一個劇情去看下一集。

喜歡這部電視劇當然是因為這個電視劇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故事,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笑臉。

其實這個電視劇還出現了很多的梗,為什麼自稱喜歡武林外傳的人都是腐竹那?就是因為白展堂在武林外傳當中說了一句話。

當時知道那個平谷一點紅要過來的時候,然後大嘴就顯得特別的激動,然後就對大家說我是他粉絲呢你們不知道啊?

這個時候白展堂就說了,你還是他腐竹那!

於是乎這個梗就出來了,大多數喜歡武林外傳的人自稱自己都是腐竹。

這個不是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也依舊非常火。

至於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用一些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這個當然是有原因的,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沒人願意去做。

之所以喜歡用小說去拍電視劇的原因是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在這個電視劇拍攝之前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去吃這一套,因為這個電視劇就是因為小說改編的。

大部分人喜歡小說的人我相信也絕對去關注一下這個電視劇的,那我這個電視劇未播就有一定固定看的人群了,對於拍攝的人來說當然是很喜歡看到的。

但是這恰恰是一種走捷徑的方式,而往往走捷徑的時候其實看似走捷徑,但是往往只是繞路罷了。

當你沒有辦法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的時候那麼就是你捱罵的時候,而且這個時候其實大多數的導演是不屑去跟小說的作者去溝通的。

他們只覺得小說的作者其實是一個低端的職業而已,本來就是一個寫爽文的我人有必要和你溝通嗎?

有時候拍攝的情感可能就會有些偏差,即使有一些小說的作者掛一個編劇的名,那也只是僅僅掛一個編劇的名而已。

真正的來說他們絕對是不會去請這樣的人去進入劇組當中真正的指導拍戲的,他們買下這本書的版權其實就是看中了這個小說的人群。

但是我之所以說是繞後就是這個原因,其實他們真的沒有辦法去滿足大部分人的口味,而這個時候小說的作者往往也會變臭。

因為小說的作者既然得到了錢肯定是要多多的幫這個電視劇說話,然後一旦幫這個電視劇說話了那麼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買賬,都會說你失去了本心怎麼怎麼之類的。

因為這個電視劇無論拍成什麼樣子或者說這個電影無論拍成什麼樣子,小說的作者都不會去說哎呀這個電影拍的是真爛,這個電視劇拍的是真爛,是肯定不會去說這樣話的。

一方面是收了錢了,另一方面是不想混了,所以說他們即使覺得爛,最多也就是不說話而已,這方面的人幾乎就是沒有敢反駁的。

這種事情應該就不需要多說了。

話說回來就是這個誅仙的問題,這個小說簡直就是紅遍大江南北,好多人都說這個小說是玄幻小說的鼻祖。

其實說的有點兒過了吧,這個小說其實應該不算是一個玄幻小說,我們可以把它說成一個仙俠的之類的。

不過這個小說想表現的一種情感其實是其他的小說卻表達不出來的,當然這個小說也有一些老套的地方,就比如說主人公就像別的主人公一樣,天賦不是特別的好因為偶得某種門道,然後慢慢的就變得特別的厲害。

不過這個過程應該還是和其他的小說不一樣的,這個小說想表達的其中的一點就是那種無力感。

我覺得這個小說最強表達的情感可以用以下幾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世無黑白。

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黑也沒有絕對的白,這個就是這個小說想表達出來的一種情感,但是我們聽這個名字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成年人會覺得哎呀不就是這一類的小說嗎。

我覺得這是一個小說其實和另一部的小說挺像的,另一個小說就叫悟空傳。

不過兩部小說的字數是不能夠相比的,帶了兩個小說的題材也是不能夠相比的,一個是完完全全的順序論事。

悟空傳就顯得有一種不一樣的敘事方式了,甚至說有一種不是在敘事的感覺。

不過我感覺這兩部小說所表達的一種想法都是差不多的,他們想表達的想法在我看來肯定就是那種無奈感了。

如果說電視劇或者是演員的演技能夠表現出來這一點的話我相信能夠被1/3的觀眾所接受,但是有一種限制了這種方式。

那就是這個主人公的年齡,主人公的年齡也就是要求演員的年齡不是特別大,演員的年齡不是特別的大他可能就表現不出來這種自然的感覺。

然後就是選景場地了,如果說沒有特別好的特效的話還真不要拍這部電視劇,因為這個電視劇如果特效不好的話是沒有辦法提供出來小說裡面的那種磅礴的景象的。

因為小說當中提到了有三大景象,如果說特效不是特別好的話你還真不行。

眾所周知現在如果說你想要搞特效的話那你就不想要演員陣容了,如果說你不要演員陣容了可能你拍的再好也沒有人去看。

也就是說這就要求了導演在演員陣容和特效的上面做抉擇,那大部分的導演都是會選的演員陣容。

演員陣容很強就導致了有很大的一筆人會買賬,買賬的人都是這些演員的小粉絲啦,其實我嘛我也有比較覺得厲害的人,但是我覺得厲害的人是那些演技比較強大的人。

我最喜歡的一個演員是段宏亦。

既然這個抉擇已經做出來了那就表明另一個很可能就會產生一個不好的結果,我們都嘲笑國內的那些特效都是五毛錢的特效。

其實我作為娛樂圈裡面有人的人,我是知道國內的特效的。

書林哥和我說過,國內的特效真的不差,只是一分錢一分貨而已。

現在國內的一些特效公司都跑到外國去了,書林哥特意和我說了一個國內特效公司做了一個電影,這個電影是印度的一個電影。

那個就是中國的特效公司做了一個電影,然後我就去看了一下這個電影。

其實對於外國的電影我不是瞭解的很多,準確的說我對於很多的外國電影都不是特別的感冒。

也就是說我沒有看過太多的外國電影,然後我就看了一下那個印度的電影,也就是書林哥和我推薦的一個印度的電影。

那個電影的劇情是什麼我早已經忘了,但是看到那個電影之後我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個感慨。

這他媽是中國的特效公司做的電影?臥槽怎麼和美國大片一模一樣!那個特效做的真是不輸外國的好多的特效!什麼像外國的變形金剛,速度與激情,一點兒不比這個外國的特效差。

當然我們知道了一點就是其實中國的特效還是和美國的特效有一定的差距的,我說的這個特效是那個頂級的特效,至於說我們國內有些電視劇的五毛錢的特效,就不需要多說了,那不要去比了,顯得丟人。

我肯定不是那種崇媚洋外的人,我記得美國的一部電影好像叫什麼來著反正是80年代的電影,關於機器人的電影。

然後那個特效做的簡直不用多說了,和我們現在的比,那我們現在的某些電視劇的特效都爛得像一坨屎一樣。

不過當我看到了那個印度電影的時候我就明白了一件事情,有些事情並不是不能夠去做而是不想去做。

這兩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一個是能做但是不想花錢去做,另一個是真的沒有能力去做到。

聽說這個電影特效的錢是有五個億的,僅僅是特效的錢請了中國的團隊就需要花那些錢。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現在演員的片酬的話,根本沒有剩餘的錢去請那些頂級的特效師了。

那些特效好像是按秒收費的,一秒3萬塊錢吧,聽到這個的時候你們是不是感覺到有點震驚啊。

一秒3萬塊錢,原來掙錢變得那麼容易了呀。

一秒3萬,一個小時3600秒,當然了一部電影的特效肯定也達不到一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分鐘需要180萬,也就是說一個小時就需要上億了。

所以說那個特效為什麼要收5億元錢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書林哥和我那麼說的,我也完全相信我的書林哥。

其實可當看到那個電影特效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我就相信了,然後慢慢的看完那部電影的時候我就知道了這個特效五億真不是白買的。

而且這個電影幾乎全程就是特效,一點沒有那種很水的感覺,一點沒有那種很尷尬的感覺。

人物和特效的完美融合,光那些汽車是不存在的,就是那些看起來很真的直接爆炸的然後飛起來的汽車其實一點兒都不存在。

也就是說整個電影其實全都是由特效堆起來的,如果說拍戲的時候要用真的車的話說不定都超過這個五億塊錢了,也就是說說起來這個特效還挺值的。

需要花的錢可能還要比這個還要多。

說到最初的問題那就是我想說一下佛系的那個善有善報的問題,其實這個善有善報也不是說電視劇表達那種菩薩保佑之類的。

應該還是說有人幫助你你肯定也會去選擇幫助別人。

這個並不是報恩只是說很可能以後還要用到別人的地方。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的事情,比如說有一天你需要500塊錢,身上實在是沒有錢了。

這個時候你給你同事借錢然後去需要買這個東西,你給兩個同事借錢,其中有一個同事給你了另一個同事沒有給你。

然後你還了這個錢之後你會特別的感激的同事,然後你就請了你同事吃一頓飯。

這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吧?當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難道這還說明不了善有善報嗎?

這個肯定能夠說明得了,至於說惡有惡報那肯定也有原因的。

就比如說有一天你需要借錢,但是你另一個同事沒有給,你就把這個事情記在心上了。

然後有一天你同事特別的急需這筆錢,然後他又問你借,不過這個時候是在電話裡面的,你也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但是你沒有選擇把這個錢給他說自己也很緊張。

然後這個同事就因為這個錢的事情導致了某些事情沒有辦成,又或者是導致了某些事情的發生。

這個就是惡有惡報,我們暫且不談萬一同事不還的500塊錢怎麼辦我們就說這個簡單的事情。

當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其實總是有一個因果關係迴圈的,這個迴圈的原因只是你對外界發出的某一個訊號,在某一個訊號再傳遞回來的一個另一個訊號而已。

這種方法能夠產生了一些事情肯定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但這些事情都應該是一些很有道理的事情。

我對佛家的一些東西確實不太瞭解。

再者說回到了我爸的這個問題上,我爸沒有把我培養成那樣的富二代現在我看來確實是對他挺感謝的。

還是那句話他的某一些事情我可能沒有搞懂,但是現在看來我覺得他都是應該想把我培養成一個不是那樣的人的。

世界上父母大多數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愛孩子的方式不一樣,就比如那些富二代來說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過上一個更好的生活,過了一個高層然後能夠持續下去的生活。

那種做法可能是對的,至少來說出發點可能是對的。

但是我爸爸好像理解得比較透徹一點,他沒有把我硬生生的培養成一個高學位高層次的人,因為現在和我同齡的大多數認識的基本上都上國外去留學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像我這個層次的人只有我一個沒有上大學,甚至說應該是只有我一個。

但是我覺得擁有我現在這個心態的應該算是很少的,現在的應該雖然是劉阿斗,但是也是那種心態很好的劉阿斗。

我最希望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擁有很多層次的經歷,這個層次不能夠說是低階還是高階,我也只能跟我說次每一個層面。

我不希望說一些工種他是一個低階的工種,我也不希望說一個工種他是一個高階的工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