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赫德鼻孔輕輕哼了一氣,做了個禮貌的社交笑容:“陳先生所言屬實,他的財富達到了富豪等級,否則我們花旗也不會派我帶他來見你們。”

裡森沒有做出見錢眼開的表現,他微微眯眼,透過近視鏡片,打量陳文。

陳文同樣也在打量他,而且在心裡快速地做著評判和分析。

雙方互相在做權衡。

前世是看電影,覺得裡森這人是個奇才,能把巴林銀行給整垮的小螞蟻,絕對是金融界的奇才。

今天見了面,近距離接觸了,陳文有了更詳細的認知,這個裡森分明就是個狂妄的天才。

嗯,此人確實有狂妄的資本。

裡森崩盤的運作,按照時間線來算,佈局開始於1994年下半年,奔潰的起點是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戶大地震,做多的裡森和巴林銀行遭遇日經指數的暴跌,慘敗給做空的對賭對手,到了2月份日經再次暴跌時,巴林銀行的損失達到了15億美刀,也就是10億英鎊,銀行的資本金無法償還全部欠款,最終因為欠債8點8億英鎊而破產。

在裡森玩毀掉巴林銀行之前,這廝是投資銀行界的大明星。陳文不管他的交易行為是不是違規,只記住一點,神戶大地震發生前,裡森做期貨像開掛一樣,買什麼中什麼,做什麼賺什麼。

當然了,陳文不打算把他在瑞士銀行集團的3億美刀也拿到巴林銀行來玩,一方面是他與拜亞、莫雷諾簽了三方協議,做人要有信譽;另一方面,陳文不願把所有資金全部交給裡森,這廝做事太膽大妄為了,陳文完全控制不了這個狂徒。

還有第三個原因,跟裡森這種人在合作的同時,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可以合作得太緊密,以免在巴林銀行破產之後給陳文帶來一些不能預計的麻煩。

反正現在把一筆錢交給裡森,肯定賺得比莫雷諾那邊的收益率高。

陳文掏出一包555,散了兩根給裡森和唐赫德,靜等狂徒開口接單。

裡森其實也在玩心理戰。

現在的裡森,已經不是1985年那個初出茅廬的高中畢業生了。

他現在是巴林銀行的第一寵兒,是全球投行最優秀的操盤手

就今天,他的新加坡分行控制的客戶委託金,遠超過唐赫德從公開渠道拿到的訊息,絕不僅僅是100多億英鎊。

陳文手裡的1點7641億美刀,裡森不是太看得起。

不過呢,這畢竟是一大筆錢,該賺的佣金也

是不小的費用。

裡森等待了超過10分鐘,他一直在等陳文忍不住又開口。

但是,裡森錯了。

一個在投行領域幾乎不犯錯的奇才,在面對人心博弈的時候,他輸掉了。

眼前的這個華夏年輕人,不是普通人,是一個從未來穿過來的重生人。對裡森的做事手法和歷史軌跡,這個人看過答案。

硬撐了10分鐘,裡森自己扛不住了,他哈哈大笑:“感謝花旗同仁的幫襯,為我們巴林銀行又介紹了一位有實力的客戶。錢先生,如果方便,我願意今天邀請你參觀我們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去我的辦公室,我們談談合作協議。”

陳文微微一笑,伸出右手,與瘋子握了下。

離開聖淘沙高爾夫俱樂部,三人乘坐裡森的勞斯萊斯,來到位於獅城核心區的一棟大樓。

在一樓大廳的牆上,陳文看見了密密麻麻的金屬牌子,每一塊牌子上面刻著一家公司的名稱,全是世界各地的投資銀行。

這密集程度,遠超瑞士蘇黎世的那條銀行街。

在裡森的帶路下,陳文來到了位於23層的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辦公地點。

全套的電腦交易系統,緊湊的普通員工辦公區,寬敞的高層領導辦公環境,還有一流的咖啡和穿著包臀裙長筒絲襪的英國女員工。

裡森告訴貴賓“錢先生”,今天雖然是星期天,但這裡仍然有少數員工在加班清點週五的交易資料。

陳文知道裡森用來作假的那個“88888帳戶”,心裡吐槽:加班?造假吧,做假資料嗎?

在期貨總經理的辦公室,裡森介紹了他的專長:印尼、馬來西亞、日本市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文也不再繞,直接表態:“我傾向於日本市場。”

雙方的意願吻合在一起,很快達成協議。

加上花旗銀行,簽了三方協議。

陳文在瑞士聯合銀行的1點7341億美刀,轉存1點6億美刀進花旗銀行,再由花旗銀行委託給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做日經指數的期貨交易。

瑞士聯合銀行的賬戶,剩下1341萬美刀 ,原本陳文打算拿這家賬戶做金融投資,今天又變了戰略,丹尼爾家的銀行賬戶變成陳文的零花錢了。

反正跟丹尼爾的關係不是特別熟,陳文也就懶得去管對方損失大額存款的心情了。

協議的委託有效期被設定為一整年。

三方協議當中,設定了許多規則。

比較重要的有幾條。

第一,在裡森的強烈建議下,加了一倍槓桿。

陳文一點也不想加槓桿。

但裡森表態:“不加槓桿的交易,我不做。”

陳文知道,協議裡寫了一倍,但實際上裡森這個冒險狂徒肯定會暗地裡繼續加倍,10倍、30倍,甚至連100倍槓桿都敢加。

好在陳文知道未來歷史,在1994年12月之前,裡森不會遇到任何麻煩,買什麼都能賺,於是陳文同意了一倍槓桿,任由裡森去胡作非為。

第二,關於收益和止損。

這兩個限值,同時設定為20個點,而不是陳文字金的百分之百。

對於這個數值,陳文知道,在裡森這個瘋子的實際運作中,也踏馬是扯淡的數字,這廝絕對不會在20個點的位置收手。

於是,熟悉未來的陳妖孽,在第三項重要的條款中,悄悄為裡森做了一點點的小激勵。

這第三,就是佣金抽成。

按照最初的標準協議版本,裡森和他的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將抽取盈利當中的20個點,作為佣金。

花旗銀行則不論盈利還是虧損,抽取2個點的佣金。

陳文在協議裡,額外加了一個階梯式的佣金方案。

超出20個點的盈利,在20到50個點的盈利幅度下,巴林銀行的佣金增加為30個點;超出50個點的盈利幅度下,巴林銀行的佣金增加為50個點。

這個條款的解讀,相當粗暴。

你們巴林銀行幫我賺的錢越多,你們拿到的佣金越多。

我投資1個億,你們如果幫我盈利5千萬,那麼你們的佣金是兩部分。

2000萬以內的盈利,你們拿20個點,也就是400萬。

2000到5000萬,你們拿30個點,也就是900萬。

如果5000萬以上,還有盈利,咱們兩家對半分!

你要是幫我賺1個億,5000萬到1億這部分,我拿2500萬回家過年,你們拿2500萬佣金!

對於陳文額外增加的這個階梯式激勵條款,裡森照單全收,吩咐秘書列印出來,加到合同裡,三方簽字畫押。

唐赫德板著俊朗的臉,用力抿著嘴,眯著眼,死死盯著陳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