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劉蘇兒陪著康長恨和宮小青跟玄厄方丈辭別,準備向清淨庵行去,康長恨和宮小青經過這一日夜的療傷,和人動手雖不能夠,但走路爬山還能勉強為之。

臨別之時,劉蘇兒對玄厄說道:“方丈宅心仁厚,一定要小心甄始一,此人武功強橫,行事不擇手段,對其一定要嚴加防範,若是真被他們衝進寺來,方丈不妨委屈些,讓他們在這裡找上一找,他們見不到我們三人,行事也就不會做得太絕。”

玄厄方丈微笑道:“劉小友放心,我自有防他之法,你們路上倒要小心才是,路途坎坷,老衲就不遠送了,阿彌陀佛!”

劉蘇兒見他如此篤定,也放下了些心事。

三人下了翠屏山,往天峰嶺行去,幾人都知道全真弟子定然在周圍監視,因此三人並不依尋常上山之路行走,而是穿過山林,專撿那人跡罕至荊棘叢生之地行走,雖然走得慢些,但卻安全了許多,三人全都是悶不吭聲,以防被人發覺,劉蘇兒聽康長恨行走之際氣喘吁吁,爬這座山,別說習武之人,就是尋常百姓也不會這麼喘息,這自然是康長恨內傷未愈之故,劉蘇兒二話不說,將康長恨背在身上。

康長恨心中感激萬分,但嘴上卻沒說,他從舍身崖上掉落時,身子撞在突出的崖柏上,當時就昏死過去,五臟受到了嚴重的內傷,若非被懸空寺的方丈看到,指使弟子設法將他救回,就算全真弟子追不到他,他也會因為傷重而死。

從清淨庵出來時,康長恨原本就已經抑制住了心中的兇念,對以往所作所為感到後悔和羞愧,這次經玄厄方丈所救,以及劉蘇兒的不計前嫌,康長恨心中更是愧疚萬分,他伏在劉蘇兒背上,心中暗暗發誓,等他傷愈,此生一定要多作善事,以彌補自己以往的罪孽。

宮小青在兩人後面推著康長恨,怕他從劉蘇兒背上滑下,三人仔細分辨途徑,慢慢向清淨庵的方向行去。

萬籟俱寂下,忽然傳來一股隆隆之聲,此時若是在盛夏,這聲音自然不奇怪,多半會是雷聲,但此刻三九隆冬,又怎會有隱隱雷聲傳來?

三人愕然止步,向山下看去,只見遠處一道火線正向恆山湧來,這道火線是由無數的人拿著火把組成,只因離得遠了,看過去那些火把如同一條連在一起的火線,而那隆隆之聲,原來是這些人一起行走時的腳步聲,看人數,多半有一兩萬人。

恆山下,怎會忽然出現這麼多人?

宮小青說道:“難道是朝廷的大軍?他們為何晚上行軍?”

劉蘇兒想起全真教道觀中的女真人,心中打鼓,總不成現在女真人已經起事作反了吧?就算女真人造反,他們身處東北,怎會千里迢迢地來到西北?難道自己耳目閉塞至此,京城已經陷落,而自己卻不知道?

事情當然不是劉蘇兒想的那樣,等這些人來到恆山山腳下時,大部分人都留在山下,只有一百多人蜿蜒向山上行來,透過他們手持的火把,劉蘇兒看清這些人的服飾,全都是逃荒百姓那樣破破爛爛,立刻醒悟這些人是義軍,他喃喃地說道:“不是朝廷的人馬,這些人是叛軍,難道是單勤王的部署?”

三人誰都想不到這些人來恆山何事,劉蘇兒想著反正事不關己,他說道:“咱們走,現在咱們也沒有能力去詢問他們的事。”

宮小青點了點頭,三人邁步前行,除了遠處那些人的火把光芒外,他們身處之地十分昏暗,影影綽綽只能看清樹木人物的輪廓,這裡離清淨庵不過三四裡遠近,康長恨伏在劉蘇兒身上原本一動不動,此刻忽然掙扎著要下來,劉蘇兒問道:“怎麼?”

康長恨說道:“你看!”

劉蘇兒扭頭向山下看去,原本一百多人向天峰嶺醒來,可是和山下等候的人匯合後,卻一起折而向翠屏山行去,劉蘇兒手腳發冷,因為他和康長恨一樣,明白了這些人的目的。

他們的目標是懸空寺!

甄始一帶人準備到懸空寺中捉拿康長恨等人,卻因受到宮小青和劉蘇兒的阻攔無果,而且他們不除,甄始一始終難以安睡,因此竟勾結了叛軍,希望藉助他們的力量來剷除他們,已解決這個心腹大患。

劉蘇兒猜到他們的目的,玄厄方丈可說是康長恨和宮小青兩人的救命恩人,如今恩人有難,兩人又怎能坐視不理?但康長恨和宮小青又都身受重傷,就連走路都困難,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即便如此,康長恨和宮小青還是深情對視一眼,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說道:“大不了死在一塊罷了。”

劉蘇兒喂兩人義氣所感,連忙攔住他們:“你們兩人在這等著,你們去了只會給玄厄方丈帶來麻煩,讓他們分心照顧你們,更何況你們歷經磨難,好不容易能團聚,連一天單獨在一起的生活也沒過,你們好好在這待著,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你們活著,對了,康長恨,你知道清淨庵的位置,你和宮小青兩人過去,現在全真教的注意力都放在懸空寺,正好這裡防守鬆弛,我一個人去,要打要逃都方便得多。”

康長恨低頭不語,劉蘇兒說得沒錯,以兩人重傷之軀,前去不過是給幾人帶來麻煩,成為他們的拖累,他斷然道:“好,劉少俠去吧,你若遭遇不幸,我必全力對付全真教弟子。”他說話並沒有咬牙切齒,而是緩緩說來,更讓人體會到他那種說得出做得到的堅定。

劉蘇兒在不多言,立刻向山下趕去。

在翠屏山下,這些叛軍留下大部分人守在山下,防止有人走脫,另有數千人浩浩蕩蕩地向懸空寺行去。

劉蘇兒在山下隱秘處取回了紫竹棒,這時一陣寒風吹過,原本晴朗的夜空忽然被一片烏雲取代,劉蘇兒只感到臉上一涼,幾片稀稀疏疏的雪花落下,下雪了,雪並不大,就連叛軍們手中的火把都澆不滅,雪花在火把上空便融化,成為一陣濛濛的水氣。

劉蘇兒從翠屏山另一側上山,他展開輕功,避開叛軍的注意,攀援絕壁,搶先一步來到懸空寺,懸空寺從上之下,全都聽到了叛軍圍山的訊息,無不來到峭壁的圍欄處憑欄向下張望,議論紛紛,玄厄仍舊一副安詳的神態,並沒有露出絲毫惶恐。

見到劉蘇兒到來,玄厄問道:“康長恨和宮小青二人都已經走了吧。”

劉蘇兒點了點頭說道:“方丈,他們人多,咱們不如避一避。”

玄厄搖了搖頭:“劉小友最好也離開這裡,他們的目標是你們,不管他們來了多少人,只要找不到你們三人的下落,他們終究會退去。”

劉蘇兒知道這只是玄厄不想他跟著受到牽連,才這麼說的,且不說甄始一乃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便是他找來的這群叛軍,也都是由窮苦百姓組成,這些人豈會同玄厄方丈講什麼道理呢?這座千年古剎說不定都會在他們找不到人,惱羞成怒下一把火給焚燒掉。

劉蘇兒搖了搖頭道:“我不走,我留在這裡跟方丈共同進退罷了。”

玄厄終於露出著急的神色:“劉小友莫要讓老衲為難,阿彌陀佛,你留在這,只會害了我們。”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蘇兒不走也是不行,他四處看了看,看到懸空寺的匾額長一丈寬數尺,掛在門梁上,正是藏身的好地方,他說道:“我先在這裡躲起來,若是這些人對寺裡高僧客客氣氣的便罷,若是他們無禮,我再出來!”

說罷,劉蘇兒也不等玄厄拒絕,他一個縱身,來到懸空寺的牌匾之後,人在寬大的門梁上躺下,若非提前知道有人躲在上面,下面決計看不到一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玄厄見到劉蘇兒執意如此,無可奈何下,只能接受這個折中的辦法。

劉蘇兒剛剛藏好不久,甄始一便和一名叛軍的首領走了過來。

這次沒人阻攔,除了甄始一和叛軍首領二人外,還有幾十名全真弟子和數十位叛軍中頗有身份之人進了懸空寺,懸空寺院子不大,被他們擠得滿滿的。

劉蘇兒從橫樑上悄悄向下看去,玄厄方丈緩步走到他們跟前說道:“阿彌陀佛,甄掌教,昨日一別,你說不日便來賜教,想不到來得這麼快,這位施主是誰?”

甄始一還沒有說話,那叛軍首領主動介紹自己:“老子從不給和尚尼姑施捨,所以也不是什麼施主,我姓王,排行老二,大家都稱我為王二統領。”

劉蘇兒在樑上見他形象粗豪,出言不遜,忍不住眉頭大皺,叛軍首領,自是受到旱災或者水災的百姓,沒讀過什麼書,不懂規矩,這可以理解,但看他一副狂傲的態度,便知這是品行問題,非關學問。

玄厄對王二的無禮也不以為意,他淡淡地說道:“原來是王二統領,不知卯夜前來,有何貴幹?”既然對方不信佛,他連常掛在嘴邊的阿彌陀佛都省下不說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