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問秦像是被點醒了似的,身子一震道:“不錯,這本經書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你燒了就是,反正我也能背出來了。”

伏隱當即將假經書付之一炬,然後解開了楚問秦的穴道,對他說道:“你內力充沛,拳腳功夫差幸有所長,我只不過為了試探你的內力,所以才並沒有和你比試兵器,只望你以後能用這身本領多多行善,少做壞事,更重要的一點是,你能夠練成現在這身內力,全因為你之前所練的偏陰柔之故,稱得上是因禍得福,而別人可就未必有這種運氣了,這其中牽扯到你原來內力修煉的深淺以及體質方便的問題,所以切不可將這個內力再傳於他人,否則不管傳給誰,都將會害了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著楚問秦將信將疑的神態,伏隱不知道他是懷疑自己劍法不行,還是懷疑自己所說的話,這種事不能含含糊糊地就這麼過去,否則此後必將釀出慘劇來,而這兩件事本就可以說成一件事。

當下伏隱也不再跟他囉嗦,而是抽出流螢劍,使出飛雪劍法中的一招風捲殘雪,一瞬間,在楚問秦眼前出現無數道劍影,他自己彷彿置身於漫天大雪中,別說有何行動,就算想要保持冷靜也是有所不能,劍法中夾雜著無數冰寒氣勁,就像寒雪吹在臉上手上,楚問秦從未見過這麼精妙的劍法,這才知道伏隱所言非虛,他還以為伏隱要殺他,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躲避,更不要說反抗了,霎時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伏隱當然只是想嚇嚇他,隨後他還劍入鞘,對楚問秦道:“我若是想徹底不讓假經書的內容流傳在外?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你宰了,因為死人才最值得信任,不會做出這些害人害己之事,但伏某又不是濫殺之人? 所以我希望你能夠想明白這中間的輕重,萬萬不可害人害己,言盡於此? 伏某這便告辭。”

聽到這裡,朱重陽原先還以為將伏隱擊成重傷的就是楚問秦,鬧了半天? 楚問秦根本就不是伏隱的對手? 那麼打傷他的人也就不可能是楚問秦了。

朱重陽問道:“隨後你就這麼走了?”

伏隱點了點頭? 又接著講述起之後的事。

又來到一處買了假經書的人家,伏隱在半夜將這本經書偷出? 偷到經書後? 他還沒有發覺什麼異常,只是這一次他想換個手段解決此事? 他拿著假經書來到此人大門前,想直接敲門拜訪? 跟此人說清楚假經書的前因後果? 省得自己偷偷摸摸的? 好像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似的。

他怎都沒想到? 來到此人宅院的大門前,兩扇門板上貼著白紙,看來是家中有了喪事。

這麼一來,伏隱倒也不好貿然拜訪,趁著天黑,他再次進入這戶人家,心中想著,自己剛才來偷經書時,怎的沒有發覺這裡死了人?而死的人又究竟是誰?

深夜,大宅中的人早已沉沉睡去,伏隱在這戶人家中四處探尋,想要查探到一點訊息,無奈這些人大都已經入睡,而且在院子裡也搜不到什麼棺材靈堂之類,看來不管死的是誰,此人都已經下了葬,既然打聽不出什麼,且假經書已經到了手,所以伏隱也不停留,直接離開了這裡,準備第二日再來打探。

到了翌日,伏隱來到這戶人家左近的茶館,一邊喝茶一邊暗自留神,茶館中的人議論紛紛,不少人都提起對面宅子裡的事,伏隱假裝過路人,對這件事好奇,於是讓茶倌給眾人都送上好茶,送上瓜子,然後故作好奇地問起對面究竟是何人去世。

其中一位善於言談之人,毫不客氣地吃著伏隱請客的瓜子,然後口沫橫飛地說道:“一看師傅就是從外地來的,是來做買賣的麼?”

伏隱信口胡謅道:“是來探親的,對面的人是怎麼回事?怎的諸位好像覺得很可惜的樣子?”

那人也沒有懷疑,而是說道:“唉,此事說來話長,你不知道,一個人若是……若是有福不知道享,總是追求命裡不該有的東西,早晚會出事……”

接著此人囉裡囉嗦地說起了對面的事。

由於此人說得太過囉嗦,所以等到伏隱告訴朱重陽此事時,只撿了其中要緊的說。

此人說話雖然囉嗦,但囉嗦有囉嗦的好處,那就是說得尤其詳細明白。

原來對面買了假經書的那戶人家,乃是累世經商之人,到了家主這一代,雖然其中經歷了改朝換代,但他們家還是積累了不少錢財,光是家丁就有二十多人,何等風光。

然而家主唯一的兒子對老子的買賣經營絲毫不感興趣,反而整日想著練成什麼絕世武功,好在江湖上武林中稱王稱霸,家主寵溺這個獨生子,給他請來不少教拳的老師傅來指點他,奈何不是老師傅武功不行,就是他自己天資不好,練了幾年也不過只練了個三腳貓功夫,平時和一些地痞無賴相鬥還行,遇到有些真本事的,那就不是人家的對手了。

為了尋找真正的高手來教導自己,這位富家公子爺倒也是鍥而不捨,他的一位狐朋狗友跟他說了,哪裡有什麼武功秘笈,只不過價錢賣得貴,可是人家公子爺最不缺的就是錢,費勁好大功夫,才將那本什麼秘笈買到手。

就算以這戶人家來說,花上一萬兩銀子去買一本破書,家主老爺子自然是被氣得半死。

若事情就此為止,那也沒什麼,沒想到那本花了大價錢買來的經書竟然是假的,不但不能強身健體,反而會練得走火入魔,這位有錢的公子爺最後竟練得吐血而亡。

因為這是家主唯一的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家主老爺子傷心之下,沒過幾日也跟著駕鶴西去,人都說那位公子爺是被鬼迷了心竅,非但害了自己的性命,也害了他老爺子的性命,唉,好好一個大戶人家,就此變得家破人亡,如何能不叫人感慨唏噓?

聽完後,伏隱算是明白了,看來得到經書的人命運各自不同,有的什麼也沒練出來,有的則是因禍得福,練出了更深厚的武功,而像此人這樣,則是害人害己,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只怕就算沒有伏隱偷走這本假經書,這戶人家中也沒有人再敢修煉這上面的“邪功”了。

朱重陽聽伏隱講述到這裡,還沒有講到他為何受的傷,伏隱說別人講話囉裡囉嗦,在朱重陽眼中,他比別人更加囉嗦。

正在他要催促伏隱快講正事時,伏隱也主動說起了他受傷的來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