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坐下後,楠苑先生命下人端上了茶,又將下人趕出去,等到屋內只剩下他們兩人後,楠苑先生這才問起劉蘇兒的來意。

劉蘇兒剛想直言不諱地打聽起溫都術的事,但他忽然想到,如果楠苑先生並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這麼大義凌然,自己這麼冒然說出來意,說不定會害人害己。

害人,自然是害了龍九現和崔紅煙,以及龍九現的兒子,害己倒是無所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此劉蘇兒先按下自己的來意不表,反而問道:“楠苑先生可知最近京城所發生的大事?”

楠苑先生露出有些莫測高深的一笑道:“劉大俠想要問的怕不是京城中發生了什麼大事,而是宮裡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劉蘇兒點了點頭,承認道:“明人面前不說暗話,不錯,我就是想打聽皇宮裡是否發生了什麼大事,不知道楠苑先生肯不肯奉告。”

楠苑先生露出一副坦然的樣子道:“償若是別人問我,陳某是無論如何都不肯說的,皇帝命我嚴格保密,但是劉大俠乃是陳某的救命恩人,且陳某聽說過劉大俠的聲名,知道劉大俠不會出賣陳某,所以不怕跟劉大俠坦言,宮裡出了刺客。”

劉蘇兒故作驚訝地說道:“什麼?”

楠苑先生嘆道:“劉大俠不用揣著明白裝糊塗了,我之所以屏退下人,就是不想其他人知道此事,陳某能夠想到這事多半是劉大俠所為,不知是也不是?”

劉蘇兒想不到他能一語道破,也不否認,點頭道:“不錯,我去了皇宮,但是沒有傷到皇帝分毫,反而鬧得整個京城天翻地覆。”

楠苑先生見他如此信任自己,十分高興,連忙說道:“虧得你沒有刺殺了皇帝,否則可就闖了大禍了。”

劉蘇兒問道:“怎麼說?”

楠苑先生道:“眼下皇帝雖然是女真人,但比之其他人,皇帝還算是對漢人不錯的,償若他一死,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呢?”

劉蘇兒道:“不管繼承大統之人是誰,他都是因皇帝之死而獲益最大之人,而矛盾的是,他是清白的,只不過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已? 為了洗清嫌疑? 他必定會全力以赴追查兇手,到時候漢人武林差不多會遭到血洗,為了繼承者的聲譽? 他可不管什麼無辜不無辜? 必定會牽連到許多跟此案毫無牽連的人? 中原武林只怕會因此元氣大傷。”

楠苑先生道:“不錯,不過這只是後果之一? 此後滿漢之間的隔閡定會永難消除? 除非以一方永無反抗之力為止? 這樣的影響可是深遠的? 你想想,到時候再來個應天十屠,杭州三日十日什麼的,誰能說得好漢人不會就此滅了種?”

劉蘇兒道:“楠苑先生說得太嚴重了些吧?如果女真人暴虐過甚? 正好會激起漢人的反抗,到時候誰滅了誰還難說得很。”

楠苑先生嘆道:“這是你將問題看得太簡單了,現在女真人為何能夠統治漢人?除了女真人的軍功強盛外? 他們還有一套統御漢人的手段? 只要女真人運用得當? 甚至不用自己出手,只讓漢人去殺漢人,最終都能讓咱們自相殘殺的乾乾淨淨,唉,或者是我多慮了,我整日面對朝堂上的勾心鬥角? 每日膽戰心驚,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每次上朝我都抱著回不來的心態,好在皇帝對我暫時還算信任,一時還不會對我生出殺心,但誰又說得好呢?就連我幾乎位極人臣,都活得戰戰兢兢,又何談其他人?”

劉蘇兒還是認為他有些危言聳聽了,想要將漢人殺得乾乾淨淨,簡直是在痴人說夢,不過一個整日被嚇破了膽的人,哪裡還能同他談什麼道理?

楠苑先生乃是聰明之人,明白自己表現得有些歇斯底里了,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是我說得有些過了,女真人就算需要漢人作為他們的奴僕,也絕不會留下那些本事高強的人,所以他們會讓漢人變得越來越蠢,同時不斷消弱中原武林中的實力,到時候天下沒有多少習武之人,而普通讀書人又變得十分愚蠢,那麼能夠反抗他們的還會有誰呢?”

劉蘇兒愕然道:“這怎麼可能做到呢?”

楠苑先生道:“這件事看起來十分復雜,做起來卻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劉蘇兒道:“哦?不知道是什麼辦法?”

楠苑先生道:“那就是科舉制。”

劉蘇兒畢竟是沒有多少學問的人,他問道:“什麼科舉制?科舉制又怎會讓漢人變得愚蠢?又怎會讓中原武林實力大減?”

楠苑先生道:“只要他們用功名利祿作為引子,用高官厚祿作為誘餌,哪愁漢人不上當?自古以來,天下最聰明的人莫不是讀書人,而讀書人的目的絕大多數都是為了考取功名,僅有極少數的人才會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這些,但這些人大都與世無爭,不是隱居山野,就是看破世情,沉溺於自己的文筆當中不能自拔,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光風霽月,實則內心自私自利到了極點,這種人才不會做出什麼造反的事,而其他大部分讀書人都沉浸在透過讀書考取功名的路途中,又有什麼人會想著去推翻這種制度呢?就算考不中,也只會覺得自己沒有那個水平而已,有幾個人會想到這是個陷阱呢?”

劉蘇兒聽得有些迷迷糊糊,他說道:“我不明白。”

楠苑先生道:“你好好想想,只要考取功名的科舉內容,不是讓人真正有什麼本事,而是不過是摳字眼,比文采,甚至是用華麗的辭藻來對對子,洋洋灑灑用春聯似的言語來描述事物,難道還不能讓人讀書讀傻了?到時候但凡讀書之人,都以寫出華麗辭藻的文章為榮,人人務虛而輕實幹,漢人中有些頭腦的都變成了傻子,那些沒有頭腦的,更加沒有什麼作為了,你說女真人這天下還不坐得穩如泰山?”

劉蘇兒心中一震道:“你說得不錯,可是難道就沒有人能夠看透這些麼?”

楠苑先生道:“人總會被這些名利遮住了雙眼,自己便沉浸其中,又如何看得透?再說了,看得透又如何?咱們漢人人心不齊,總是將自己的利益置於全體人之上,常言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能夠看透的人緊守的信念,而那些有血性的人,又看不破這些,所以沒有人肯做出頭鳥,除非發生重大變故,否則漢人必會被馴化出奴性出來,到時候人人膝頭都是軟的,就算有一兩個硬漢,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反而成為對那些軟骨頭殺雞儆猴的例子,這是我早就能夠預料到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