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和尚不過是見佛寺這座小小寺院裡一個微不足道的和尚而已,百里潛形找到他頭上,或者正是因為這一點,如果百里潛形去找少林寺方丈訴苦,那豈非自討苦吃?

而真如聽到百里潛形的話,得知他殺人無算後,先是嚇了一跳,接著開始為他用佛法開導,要他保留善的一面,而抵禦住惡的引誘。

真如和尚雖然是普通的和尚,卻也正因為他心無旁騖,所以對佛法的理解反而比寺裡其他和尚要多謝,因此在勸誡百里潛形時,有種發自內心,不容人懷疑的態度。

在經受了真如和尚的開導下,百里潛形漸漸放下了心中的執念,準備認可真如和尚的勸誡,將心中的惡給剋制住,且眼看他就要成功了,卻又發生了一件極其殘忍的事。

那是發生在百里潛形和真如和尚交談了數次之後,他去看望師父,原本是一番好意,到了最後,不知怎的,百里潛形心中的惡念又發作,將他師父一家全都殺了。

自從這件事之後,百里潛形已經瘋了,他徹底相信自己是一個好人,而所有的惡事都是他從來都不存在的兄弟所為。

每當百里潛形惡念發作,便會胡亂殺人,就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住,等到他的善念佔據上風後,他會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認為那是他兄弟所做,而不過是讓他替兄弟承擔罪責而已。

在百里潛形的心目中,他是一帆風順的兄長,而他的兄弟之所以會如此狠辣無情,也是因為他兄弟所經歷了種種磨難而已,所以他儘管痛恨他兄弟的所作所為,也會出於同情而維護他。

真如和尚之所以知道這些,自是因為百里潛形從一開始去找他的時候,一直到百里潛形最近認為他有這麼一個兄弟為止,他都知道。

一開始真如和尚當真以為他有這麼一個兄弟,直到他將自己原來承認過的是自己下手的殺人案子全都算在了自己兄弟頭上,真如和尚才明白,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他的什麼兄弟,一切都是他自己臆想出來的。

在真如和尚看來,百里潛形之所以會變成這樣,一是他孩童時的遭遇,二是他為了擺脫自己殺人後的罪惡感,想要洗清自己的罪孽,才生生想象出了一個不存在的人,替他承擔罪孽。

而至於造成這一切的起源,或者是他從孃胎裡就開始了,那時候他父親百里耀宗將懷著他的母親遺棄,讓他母親不得不在身懷六甲之際長途奔波,最終在生下他之後客死異鄉。

可以說,百里潛形的悲劇,從一開始就已經被造就,被註定了。

朱重陽等人聽到真如和尚的訴說,無不目瞪口呆,他們怎都想不到真正的情形會是這樣。

百里潛形根本沒有什麼兄弟,一切不過是他自己做出來的。

在百里潛形告訴雲如熙,他的父親是在帶著他們家人逃難的過程中,將食物之類留給他們母子吃,最後因病而死,或者正是百里潛形所希望的一個父親所具備的品格,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的父親是個爛賭鬼,誰也不希望自己和母親是被拋棄之人。

或者在百里潛形這樣的人心裡,也曾希望自己是個英雄般的人物,能夠救別人與水火之中,只不過時也命也,經歷了種種不幸經歷的他,最終將自己做下的所有罪惡都推諉給了一個不存在的“兄弟”。

無可否認的是,在他的心裡,還有善良的一面,所以他才會救下雲如熙。

想到雲如熙,幾個人都是心中沉重起來。

那一晚,在廬山深處,百里潛形對雲如熙說:“他的兄弟在召喚他,他要去見他。”

隨即沒過多久,百里潛形的“兄弟”就過來侮辱了雲如熙,當時幾人都認為那件事是百里潛形的兄弟所為,現在才知道,一切都是百里潛形自己作祟,他善良的一面還是沒能抵禦住邪惡的佔據。

伏隱從懷中掏出那已經斷為兩半的二龍戲珠的玉牌問道:“然而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真如嘆道:“這塊玉牌乃是他母親留給他的,我初見他時,這塊玉牌還是完整的,後來幾次他來找我,這塊玉牌便只剩下兩半,有時候是左邊那一半,有時候是右邊那一半,我想他當時已經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誰了。”

慕容天池目無表情,誰也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麼,他跟著朱重陽等人一路奔波,為的就是想殺了百里潛形的兄弟,哪知道世上根本沒有他這個兄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伏隱一時難以相信,他一把抓起真如和尚的衣襟,惡狠狠地問道:“你在胡說八道是不是?是否百里潛形的兄弟曾經過來威脅過你,讓你將這些事都推在百里潛形一個人身上?”

真如和尚面無懼色,口中念道:“阿彌陀佛,小僧不過是一個看破紅塵的方外之人,若是受了誰的威脅,就算無法抵抗,難道就不知道離開這裡麼?再說了,誰又能想到你們會找到我這裡呢?”

聽到真如和尚的話,伏隱心中怒火頓消,知道自己錯怪了他,便放開了他,向他真誠地道歉。

真如擺了擺手:“百里施主心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我曾想用佛法化去他的惡,去不曾想他的惡非但沒有被我化解,反而被隱藏起來,形成了另一個他自己,小僧實是罪孽深重,回去後定會面壁思過,潛心誦讀佛法,佛法無邊,本僧實是道行淺薄,罪過,罪過。”

說罷,真如和尚便轉身回了見佛寺。

朱重陽等人面面相覷,心中的震驚至今沒有平復。

事情至此也算是告一段落,但他們始終難以相信,一個人怎麼會集善惡於一身,且還能如同兩個人一般,互相推諉罪過呢?

當一個人心中的惡讓善來承擔罪過,那麼善又是否真的無辜?

離開流雲山,幾人商量著此後的行止。

慕容天池道:“世事之離奇,不如人心的波詭雲譎更難預料,我本就厭煩這種事,此後也不願再牽涉到些破事中去,聽說中原又有不少新近崛起的劍術名家,我想要去會一會,後會有期了!”

眾人都會想到慕容天池會走向他父親慕容寒山的老路,但面對離別,心中又豈能不感傷?

伏隱道:“用不了幾年,江湖上就會出現另一個劍神來繼承慕容伯伯的稱號,這個稱號有慕容兄弟來繼承,那是最合適不過了。”

朱重陽問葉乘風:“你跟他一起來的中原,他要去追尋自己的人生目標,那你呢?”

葉乘風道:“我想先跟著兩位哥哥將這件事了結,學學江湖經驗,然後去找鄭大哥,看看跟著他的,能否一起讓洪門壯大,更好地行俠仗義,到時候懲強除惡,可能就不需要某一個人,而是一個幫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就連遭受欺負的窮人也能相互結交,相互幫助,匯聚弱小的力量,來抵禦惡強的欺辱,咱們肩頭的擔子就能輕鬆許多。”

一席話說得朱重陽和伏隱二人對他刮目相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