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命人廠衛肅清道路。

半個時辰後,入奉天殿稟報。

“陛下,可以出宮了。”

劉健和李東陽相視一眼,躬身:“臣想隨陛下前往。”

京城不安定,怕白蓮的與餘孽潛入京城,關鍵時候,還能用身子給陛下擋一刀。

最重要的是,想看嚴成錦這個傢伙做什麼。

弘治皇帝頷首,表示准許。

到偏殿換上一身青白色的儒裳,披上暖和的大氅。

從皇城西邊的偏門出宮,兩輛馬車朝良鄉急駛而去。

京城一路走來,閉門停業的商鋪有上百家,冷清寂靜。

到了官道上時,弘治皇帝撩起馬車簾子:“車馬比平日,少了五成。”

劉健三人一同坐在馬車中。

謝遷寬慰:“入冬了,雪埋膝頭,車馬難行,車馬自然會少一些,陛下不必擔憂。”

蕭敬暗怪嚴成錦。

也不捎個話,房山大如半個京城,上哪兒去找他去?

“陛下,咱們要去房山何處?”

弘治皇帝懵住了,回想了一遍:“嚴卿家未在信中提及。”

李東陽暗自思忖,嚴成錦請陛下出宮,定是為了取締鹽引。

“去房山的南康,臣猜,他應該在酒坊。”

良鄉的制酒工坊,這是嚴成錦唯一可能會去的地方。

可是,讓陛下去酒廠做什麼?

一個時辰後,馬車停在一座酒坊門前。

還未下車,弘治皇帝就能聞到一股臭味。

嚴成錦站在酒坊前,微微躬身:“臣嚴成錦,見過陛下。”

張賢和王守仁等人紛紛躬身。

弘治皇帝不悅:“朕依你的信而來,你讓朕出宮做什麼?!”

信中說,來房山可以解惑,他才出宮。

奉天殿前,亂成一團,士紳關閉門鋪,彈章和疏奏堆積如山。

鹽政,事關朝廷和天下無數百姓,事關大明興衰存亡。

他實在無閒暇出宮微訪。

這裡除了忙碌的工人,和臭的刺鼻的味道,什麼也沒有,不由失望。

嚴成錦道:“陛下想要的答案? 就在眼前。”

不論會不會侵犯士紳的利益,陛下要的,只是盛世。

弘治皇帝抬頭望去,村民們將白麵和黃豆倒入鍋中? 再往大鍋新增柴火。

空地上,這樣的大鍋很多。

投放的煮料有麥子和白米,白霧滾滾升起? 忙忙碌碌。

看得出來,在製作各種豆酒、白酒。

“你讓朕看什麼?”

“盛世,道理就蘊含在釀酒中。”

弘治皇帝再看過去? 也沒看出來什麼由頭。

李東陽不解? 就憑這樣的幾句話? 想要陛下取締鹽政,毫無可能。

可嚴成錦從不做無備之事啊?

王守仁陷入沉思? 時而看向嚴成錦。

嚴成錦道:“這些村民食不果腹。

良鄉建了酒廠? 每月可領半兩銀子,他們能買耕牛? 糧食和鐵具。”

大明有的是地,沒有耕農和鐵具? 無法耕種。

這個道理他們早就明白。

“你讓陛下冒險出宮? 就為了看這個?”蕭敬埋怨。

弘治皇帝蹙眉:“可這和鹽引有什麼關係?”

“臣還不能說? 去了良鄉? 臣才能說明白。”

鹽引沿襲了百餘年,想要說服陛下廢除,並不容易。

要廢止,需徹底讓陛下明白才行。

若陛下執意要取締,百官就算跪上三天三夜,也無力阻止。

坊間雖然有鹽商抵抗。

但良鄉蓄力兩年,能穩定大明的商業局勢,有一丟丟力量可與晉商的鹽幫抵抗。

鹽商雖多,卻只佔大明經濟支柱的四分之一。

還有絲綢、茶葉和古董,這些商人不會抵抗。

就算鹽商不賣鹽,良鄉也有製鹽的技術,能讓天下百姓吃上鹽。

李東陽三人垂口苦思,好奇嚴成錦究竟要向陛下說什麼。

到了良鄉,街道依舊熱鬧非凡,商人興高采烈召呼工人,將貨物搬上馬車。

嚴成錦說出謎底:“正是鹽引,阻止了大明盛世。”

弘治皇帝一頭霧水,李東陽幾人已經有點生氣了,你這傢伙到底在說什麼?

“陛下和諸公且看,良鄉有各種買賣和貨物,為百姓提供需求,所以繁盛無比。

未建立工坊前,良鄉是一片荒土,百姓無以裹腹。

若將天下比作良鄉,買賣多了,天下會如何?

不錯,正是繁盛!

可天下士紳和官員,霸佔著鹽引生意,不願開拓其他的商業領域,才令大明如此。

不論是為了穩定鹽價,還是期望盛世,都需廢除鹽引。”

士紳喜歡做販鹽的生意。

但這門生意沒有創新和競爭,導致大明的經濟結構十分單一。

盛世是百家爭鳴,各領風騷。

這樣的經濟道理,雖然淺顯。

可還在大明還未形成理論,嚴成錦也是經歷了後世,才堪堪懂得一些。

弘治皇帝心口砰砰直跳,似乎被利劍刺中,震驚到無以復加。

他也知道,良鄉漸漸變得繁盛,是由於商人變多了。

可卻從未反思過,背後的道理。

劉健和謝遷結合良鄉的蛻變,瞪大眼睛。

此子,是個經商的天才啊!

王守仁一副恍然狀。

嚴成錦心裡在想,下一步是不是該鼓勵生育,增加人口了……

望著繁盛的良鄉,弘治皇帝心中有了決斷。

廢除鹽引,不僅能讓朝廷收上白銀,還能穩定鹽價,令天下愈發繁盛。

他深吸一口氣:“回宮。”

李東陽三人相視一眼,上了馬車。

紫禁城。

百官仍跪在奉天殿前,口乾舌燥,昏昏欲睡。

嘴中卻唸唸有詞。

朱厚照溜達走過,興高采烈:“諸位師傅別跪了,父皇早就出宮了。”

馬文升和熊繍幾人面色發緊。

百官目光望向朱厚照,張鶴齡急了:“厚照啊,告訴舅舅,陛下出宮做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厚照想了想,樂了:“老高想了計策,父皇回來,就會廢除鹽引。”

百官露出不屑的笑意,你又想騙人!鹽引豈是嚴成錦說廢就廢?

馬文升和熊繍皆在對方眸中,看到深深的惶恐。

嚴成錦這個傢伙,沒有把握,他是絕不會諫言的啊!

莫非……

這時,奉天殿門開啟。

蕭敬抱著浮塵走出來:“陛下召百官進見!”

一群小太監衝過來,將百官扶起,或拖或背入大殿中。

嚴成錦穿著官衣,站在王守仁和王越身旁。

弘治皇帝端坐在正殿上,百官站定後。

一道渾厚的嗓音響徹大殿:

“朕決意,廢除鹽引!”

猶如有一道看不見的雷光劈到大臣頭上,先是僵在原地,隨後,有人倒在地上抽搐起來。

馬文升和熊繍不知所措,欲要諫言。

“陛下,百官難道不如嚴成錦一人?!”

“不可偏聽偏信啊!”

嚴成錦很無辜,你們勸止的理由,是違反祖制,本官勸諫的理由,是能給陛下盛世。

勸諫這東西,真不是人多說了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