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萬曆皇帝一起,跟朝中的文官們鬥了三十多年的鄭貴妃,終於徹底的認輸了,搬去了慈寧宮中。慈寧宮始建於嘉靖十五年,一直是作為前代皇貴妃居所,鄭貴妃搬進慈寧宮中居住政治意味很明顯。

這在朝中的許多大臣眼中,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和慶賀的事情,要不是這個時候還尚在萬曆皇帝的喪期以內,泰昌皇帝又剛剛病重昏迷不久,這麼搞不合適的話,有不少大臣肯定當即就要互相約在一起浮一大白了。

不知情的人只道是因為朝中的那些文官老爺們,如楊漣、左光斗、周嘉謨、劉一燝等人的功勞,是他們為了大明江山逼迫的鄭貴妃放棄了所有的野心,因為當日京中不少百姓是親眼看到這些人呼啦啦的一大群闖入鄭養性府中,然後不出三日,鄭貴妃便去住了慈寧宮。

但是知情的人卻並不這麼以為,比如楊漣、左光斗和周嘉謨等當日組團去威逼鄭養性入宮勸說鄭貴妃的文官們。

在他們看來,這個功勞多半還是要算在那位今年只要13歲的蘭陵身上,當時若不是蘭陵王突然直接用劍架在鄭養性的脖子上,或許那鄭養性還不見得會被他們能說動的,會那般痛快的答應於他們合作。

而且,當日朱由楫可是和鄭養性一同入宮的......

由此,也讓不少官員真正見識到了朱由楫這位少年皇子的果決和不凡。

鄭貴妃這裡的麻煩是已經解決了,但是在朝中許多人看來,特別是東林黨人看來,這還不夠,畢竟泰昌皇帝剛剛登基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就病倒了,顯然不能全賴在鄭貴妃身上。

比如楊漣和左光斗二人,以為大明江山社稷才是首位的,鄭貴妃從萬曆年間搞風搞雨到現在雖然很可惡,但是作為大明的皇帝,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才是最應該受到譴責和認知到自己錯誤的,以前是萬曆,現在是泰昌。

於是直接就寫了奏疏送進宮去,給泰昌皇帝,作為大明天子,身系大明江山社稷、天下萬民,豈能胡搞瞎搞。

賊子崔文升,不曉醫理,陛下豈宜以宗社聖人託重之身,妄為嘗試?若其知醫,則醫家於有餘者洩之,不足者補植,陛下哀毀之餘,一日萬幾,於法正宜清補,而文升反投相伐之劑。

然則流言藉藉,所謂興居之無節,侍御之蠱惑,必文升藉口以蓋其誤藥之間,冀掩外廷攻擊也。

如文升者,既益聖躬之疾,又損聖明之名,文升之肉,其足食乎?臣聞其人調護府邸有年,不聞用藥謬誤,皇上一用文升,導致若此,有心之誤耶?無心之誤耶?

有心則齏粉不足償,無心則一誤豈可再誤?

皇上奈何置賊臣於肘腋間哉?應請飭下法司嚴行審問,量罪懲處,以儆賊臣,則宮廷幸甚!宗社幸甚......

奏疏上去之後,泰昌在次日的時候,命人傳了旨意出來,命韓爌、劉一燝和南京禮部尚書朱國祚、及現禮部尚書趙秉忠並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又遣使去催

葉向高、何宗彥、沈傕、史繼偕四人加快速度入京入內閣履職,但是四人一時半會估計到不了,於是又下旨讓韓爌和劉一燝二人先行入直,因為他二人也是已經有資格可以如內閣了,而且就在京師。

這旨意一出,頓時引得朝中許多官員和百姓議論,皇帝是不是已經病糊塗,神志不清了,下的這什麼聖旨啊?

哪裡有同時存在五個禮部尚書的道理?大明朝的禮部尚書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不值錢了?

更有許多非東林黨官員的不滿。

因為劉一燝和韓爌很明顯的都是東林黨人,加上還沒有到京城的東林大佬葉向高、和東林黨交好的何宗彥,內閣中就幾乎等於快變成了東林黨的天下了。

雖然葉向高向來對黨爭不怎麼感冒,加上如今的首輔還是方從哲,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方從哲在萬曆朝幹了七年的首輔,而且還是一人獨相,就是因為萬曆信任他,他不會去找鄭貴妃麻煩,鄭貴妃也信任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這一點,卻並不受泰昌帝的喜歡啊!

最重要的是,方從哲為了撈他兒子在薩爾滸下了一招臭棋,讓他的威信大失,現在萬曆駕崩了,在葉向高、何宗彥、沈傕、史繼偕四人已經確定入閣之後,又增加了韓爌和劉一燝兩位東林黨人入閣,其實就是在為更換首輔做準備。

但是朝中非東林黨出身的官員不滿歸不滿,這個時候倒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泰昌帝這麼幹的。

不過,泰昌顯然也是知道的,更換內閣首輔乃是朝野大事,欲速則不達,不能草率行之,其餘幾位閣臣都還沒有入京還在路上呢,就算是讓韓爌和劉一燝二人先行入閣了,也總還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的,所以做到這裡,便不再有什麼動作了,一切按部就班就好。

況且,方從哲畢竟也是兢兢業業的在首輔的位置上給大明服務了這麼多年,有些事情暫時還是必須要倚重他的,尤其是如今自己還在病中,不見什麼起色的情況下。

又過了兩日,泰昌帝突然傳錦衣衛宣召楊漣入宮,同時並召閣臣、方從哲、劉一燝、韓爌和英國公張維賢,及六部尚書入宮,不少覺得楊漣太過激進和冒失的官員,特別是一些東林黨人擔心楊漣會被泰昌帝當面斥責,給他穿點兒小鞋什麼的。

不過,楊漣並未因此而被泰昌責罰,。不過楊連倒是坦然的很,面上沒有絲毫畏懼,只是從容的跟著大家一起進了乾清宮向病床上的泰昌叩見。

但是泰昌卻沒有找楊漣什麼麻煩,只是注目視漣了許久,也沒有做什麼吩咐,遲疑了半晌,也只是宣諭眾人道:“國家事機叢雜,暫勞卿等費心,朕當加意調理,俟有起色,便可視朝。”

也不知是不是楊漣的奏疏起了作用,點醒了泰昌,又或者是他自己想通了不該詔崔文升給自己看病,害的自己肚子拉了三四十次,差點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因為拉稀拉死的皇帝。

於是隨後又下旨意,將崔文升去職,擼掉了崔文升身上的一切職務,先行收押。其次因為群臣反對,加

之鄭貴妃本人也已經派人表示了願意放棄封太后的想法,所以又下旨撤回封鄭貴妃為皇太后的諭旨。

本來還有人想要質問一下泰昌兩日前下的聖旨是幾個意思來著,但是瞧見泰昌這幅病懨懨的模樣,再有泰昌在病中還對他們這些保持了尊重,將國家事務放心的交給他們大家去處理,便也難以再指責皇帝了。

於是,入謁群臣凜慰泰昌數語,然後便各自奉旨退出了乾清宮。

越明日,泰昌皇帝朱常洛又忽然下旨召見身為首輔的方從哲,得到召見的方從哲不敢怠慢於是又火速入得宮去,叩見泰昌。

在循例行禮過後,泰昌伸出有些顫抖的手握住方從哲,“朕這幾日頭目眩暈,身體軟弱,不能臨朝,國家大事都煩先生操勞了。”

“萬歲天恩浩蕩,老臣敢不竭心盡力報效國家?”方從哲連忙扣首道:“只是聖躬不豫,又身系宗社之重,還須慎服醫藥。”

泰昌聽得方從哲勸諫,只是道:“朕不服藥,已近十多日,大約是怕洩之故。”

說完這話有些微喘了兩下,然後繼續對方從哲交待到,“朝中政事先生可代朕硃批,太子生性懦弱,也望先生扶持,後宮妻妾尚未來得及冊封,先生可依舊例與群臣商議擬定名分。”

“至於蘭陵王......罷了,他與太子情誼厚篤,兄弟恭睦,如何封賞且待以後再說。”

這兩句話泰昌帝說的有些淒涼,再配合上他現在這幅病懨懨的尊榮,無疑已經是有三分交待後事,託孤的嫌疑了,方從哲趕緊安慰著道:萬歲春秋正富,不過偶染小疾,原無大礙,望安心調養,千萬不要誤信流言,作踐龍體。”

泰昌帝只是搖了搖頭,然後又突然問道:“壽宮可曾齊備?”

方從哲感到十分為難,思索了一陣才說:“萬歲放心,大行皇帝壽宮早已齊備,過幾日便將運往定陵與大行皇后合葬......”

沒等他說完,泰昌突然皺眉打斷,說:“朕問的是朕之壽宮。”歷朝歷代,皇帝在基本上在即位之後不久就會開始著手修建自己的帝陵,基本上只要國力和財政允許,在符合風水格局的情況下想怎麼搞怎麼搞,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泰昌這話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卻是在病重的情況下問出來的,說實話委實是有些不大吉利,這不是什麼好的預兆啊!

方從哲慌忙顫聲勸說泰昌道:“太醫院御醫已稟報,萬歲目前不過是體質虛弱而已,本無大礙,只要安心調養即可,哪裡會有天崩地裂的事?”

泰昌帝卻是頗為厭煩地說:“太醫院中,盡是一幫庸醫,朕信不過。”

方從哲有些無語,心道倘若太醫院的這些御醫全都成了庸醫的話,想必這大明朝便沒有幾個合格的醫者了。沉默了片刻過後,方從哲硬著頭皮又對泰昌說道:“萬歲若信不過太醫院,臣請傳榜天下,廣召名醫。”

泰昌聞言,眼神立刻閃亮起來,直接乾脆的道:“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