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駕崩,泰昌新君登基。

大明朝堂體制完備,在經過最初的一段時間忙亂之後,朝堂上的政治洗牌也基本上完成了,各部官員各歸其位,各司其職。

皇宮之內,泰昌帝除了在白日裡會在御書房內批閱一些奏疏外,每日夜裡便拉上鄭貴妃蒐羅送上的幾名絕色,縱情聲色。

鄭貴妃和西李選侍,也都為了各自的利益訴求而開始互為奧援。

朱由楫呆在皇宮之內,只是冷眼觀瞧。自從萬曆駕崩那日入宮,到的今日他已經在宮內呆了近半月有餘,正想著自己是不是應該出宮,回南苑去了之時,徐光啟卻為突然入宮來,為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徐光啟告訴他,李之藻、王徵與畢懋康、茅元儀,以及宋應星和孫元化這些人如今都已經到了京師,而且這些人如今還都已經被徐光啟直接引到了南苑,在南苑安置了下來。

乍一聽從徐光啟口中聽得此訊息,立時讓朱由楫喜不自勝。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李之藻、王徵與畢懋康、茅元儀,以及宋應星和孫元化,這些都是什麼人?這些人當中,有當世難得的科學家,也有當世難得的火器專家,正是他朱由楫所孜孜渴求的人才,這些人的知識和本事,才是他所有的佈局謀劃中最為關鍵和緊要的一環,而且是在已經在史書上有了明確的記載和證明的。

如今,他朱由楫日思夜想的一群當世最為難得的科學家,終於基本上都到齊了。

本就尋思著出宮回南苑去的朱由楫,當即便決定即刻出宮,回自己的南苑去,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和這些國寶級別的牛人們見上一見。

因為李之藻、王徵與畢懋康、茅元儀,以及宋應星和孫元化的到來,加上徐光啟和金尼閣、湯若望這些西方的傳教士們,此刻的他彷彿已經看見了自然科學在大明的漸漸崛起,看見了屬於這個時代的華夏的工業文明的那一絲曙光的出現,看見了各種在這個時代的工藝下能夠造出來的先進火器列裝自己的軍隊.......自己由此消滅建奴,而後掃靖整個神州華夏,復土開疆,威服四夷,和西方的殖民者們爭霸全球........

依稀看見了,三百餘年後的華夏國運,由此刻開始發生逆轉,再不會如他所知道的歷史記載的那樣,華夏全面落後於西方,被西方的列強們仗著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力量所欺侮,變成列強們爭相的搶著要衝上來撕咬、宰割的一塊肥肉,再不必在列強的利炮堅船下,變作別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了,也不虞擔心有什麼亡國滅種之危。

思緒飄的有點兒遠,想的有些多的朱由楫,一路上難免有些心潮澎湃。

要出宮回南苑去,也不必去尋泰昌帝請旨方能出宮,他朱由楫可是有先帝在位的時候親口說出的準他自有

出入宮禁的聖旨的,更不必收拾什麼東西行禮啥的,說出宮就可以立即出宮的。

不過,在出宮之前還是換了一身像樣些的服裝這才拉著徐光啟,出得宮去,畢竟是要去見大明的國寶級科學家們的,而且自己怎麼說好歹也是一位王爺,雖然只是郡王,但同時還是大明朝的三皇子呢,該有的形象還是要注意一下的。

且說朱由楫在得到了徐光啟帶給他的好消息,知道自己要的科學人才都已經到了京師,而且還已經被安排著住進了南苑之後,喜不自勝的他當即便離了皇宮,迫不及待的要往回南苑去,暫自按下不說,且將視線移回京師以外的遼東之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時,萬曆皇帝駕崩,原來的皇太子朱常洛登基為帝,並改元為泰昌的訊息也已經被京中遣人,以快馬送至。

在遼東的一眾大明文武官將,和軍士百姓們此時也都已經知道,在位48年的萬曆天子已經駕崩,朝廷已經換了新的皇帝,著實讓所有人都不免在心裡大吃一驚。

不過好在遼東的士氣民心並未有因為這個訊息而有什麼浮動不穩,在經過最初幾日對萬曆皇帝駕崩而感到些許的傷心和哀悼祭奠之後,反倒是有著那麼幾分的高漲。

這倒不是說在遼東的一干大明文武官將,和士兵、百姓們對萬曆的駕崩而感到高興啥的,而是因為隨著萬曆皇帝駕崩的訊息一起傳到遼東來的還有萬曆皇帝的遺詔,以及好大量的財貨賞賜。

先帝在位時候搞的礦稅、榷稅,都已經撤了,還有130萬兩的銀子被押送至遼東,用來犒賞遼地的將士。

遼地本就苦寒,在此處從軍,無論是原本的邊軍,還是後來從關內重新調動而來的其他各處衛所軍隊,從萬曆二十年左右,各處軍伍之中,除了像四川白桿兵、浙江戚家軍這樣的少數幾支軍隊以外,便是大明最為善戰的九邊各部隊,對於拖餉、欠餉一事早就成了常事,而在萬曆三大徵之後,更是許久沒有見到過幾分餉銀拿到手裡了。

況且,自英宗朝始,這軍中將領剋扣士兵餉銀,演變到後來大規模的吃空餉更已經是軍中早已公開而又心照不宣的事情了,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不去說關內的各處衛所,也不去提同為九邊重鎮的如宣府、大同、榆林等處,單說這九邊重鎮之一的遼東之地。

本就因為一場援朝抗倭而精疲力竭的遼東邊軍,因為一場薩爾滸之戰,明軍四路大軍精銳被那虜酋努爾哈赤逮住機會各個擊破,歿與此役者數萬,朝廷在遼東可謂是元氣大傷。

原本在遼東指揮薩爾滸之戰,圍剿建奴的一眾文武將官是戰死的戰死,撤職的撤職,入獄的入獄,當時的那情勢危及的,若不是因為當時天公不作美,加上建奴自身的作戰潛力也已經幾乎是壓榨到了極限;加上朝廷啟用了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火線入遼赴遼東都司機上任,以雷霆手段斬殺逃將劉遇節、王捷等人,設祭壇躬

祭薩爾滸,及撫、清、開、鐵死事將帥軍民,更兼程冒雪,便閱形勢,招流移、繕守具、簡士馬、肅軍令。

只是固守而不浪戰,集大軍壹拾捌萬,重新在清河、撫順、柴河、鎮江等地,搶築堡壘,設定重兵,構成相互支援的防禦體系;又在這十八萬大軍之中選拔精銳,組成騎兵小隊,兼顧練兵和擾敵為目的輪番出擊,和建奴之間大搞小規模的騎兵戰、斥候戰,讓建奴疲於奔命,同時整頓步軍,使得朝廷在遼東軍心復振。

說不得,沈陽城早就已經落入了人家建奴的手中。

否則哪裡來的今歲四月之時,瀋陽在面對虜酋的兩萬餘大軍來攻之時,還能在城外與建奴有來有往的交手數個回合,還擊退了對方呢。

如今,朝廷終於潛人押運了130萬兩的銀子過來,此前欠的餉銀可算是有著落了,拿到了白花花的餉銀,士兵們一個個的自然盡都高興不已,當兵吃皇糧,給皇上和朝廷賣命,除了想要博些軍功換個出身,剩下的也就是手裡的這點兒餉銀了。

二者相互一疊加,所以萬曆駕崩的訊息並沒有對遼東的軍心士氣造成什麼打擊,反倒是因為那一百三十餘萬兩的銀子而讓軍心士氣又有了提高。

但是熊廷弼卻是依舊時不時的皺著眉頭,因為四個月以前在沈陽城下和努爾哈赤的那一戰的結果並不能讓他感到滿意。

那一戰,建奴只是出動了兩萬餘兵馬,還有半數以上的兵馬沒有出動,建奴很明顯並沒有傾權力而戰,不過只是努爾哈赤在試探自己麾下兵馬到底恢復了幾成的實力。

而己方雖說沒有完全依仗著瀋陽高大的城牆守城不出,而是出城列陣而戰,雖然也沒有拿出全部的戰力,但是以他的眼光卻是能夠敏銳察覺到,如今的遼東明軍真正可以和建奴野戰的精銳最多也不過三萬餘眾,而其餘的部隊最多也就只能依仗著堅城拒城而守,論起整體的戰力最多也就是恢復到薩爾滸之戰前的五、六層戰力。

如今的遼東,大明不過只是暫時的穩定住了薩爾滸之戰後傾頹的局勢,整體的形式於大明而言,依舊還是嚴峻的,並沒有因此而有什麼大的改動,戰略優勢和戰爭的主動權任舊掌握在建奴手中。

狡猾奸詐的努爾哈赤此戰回去之後,一定會暗中籌謀著新一輪的作戰計劃,而他的目標自然便是瀋陽和遼陽這兩座重鎮,只要能夠拿下這兩座遼東重鎮,努爾哈赤便能徹底的席捲整個遼東。

善於隱忍的努爾哈赤,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伺機而動。

如今御極大明48年的萬曆天子駕崩了,泰昌新帝登基,朝中必然會有權力更迭,屆時朝中的局勢必然會影響到遼東的穩定。

作為楚黨老將,本身又是文官出身的熊經略雖然從不參與朝中那些個什麼所謂的黨爭,但是此時的他,心中任是隱隱有些憂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