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馬車的速度很快,總體也還算是平穩,坐在裡面比起原本的兩輪馬車要舒服太多了,雖然依舊還有著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之處。

不過畢竟還只是初始的1.0版本,還有著許多的升級和改造的空間,不著急,慢慢來。

到時候,高階、奢華、尊貴、至奢版的也會有的。

對於端王、慧王和桂王的擔心,朱由楫表示那都是多餘的,經過他的一番話下來,三人頓時放下心來。想想也對,如今的大明中有多少官員底子是乾淨的,對於大明律中不許官員和藩王經商這事兒到底還有多少在遵守著?而且咱們可是還要依律納稅的。

從城外轉了一圈回到十王府後,這哥仨立刻便興沖沖的又去忙活車行的事情了。

朱由楫卻是又在心裡面琢磨開了,在任的官員經商這事兒以後要怎麼解決,畢竟在任的官員經商,和商人搞在一起,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

後世的紅色中國是如何解決這方面問題來著?

好像是有專門的立法來著吧。

看著端王、慧王和桂王三人趁著馬車遠去,隨即又想到橡膠這玩意兒還沒有解決呢,頓時有些頭疼。

若是無法解決橡膠,就無法真正解決四輪馬車的速度和舒適,也沒有辦法解決真正的釋放四輪馬車的長途貨物運輸能力,畢竟此時離著工業革命還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火車、輪船和飛機這些東西都還沒被人發明製造出來,不論是大明還是歐洲,長途運輸貨物都還是離不開水運和陸地,基本上還是靠著舟船和馬車來實現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運載能力都始終有限。

朱由楫從在車上的時候就開始在琢磨著橡膠的替代品,回到十王府後,依舊在思考著這個替代品。

朱由楫記得,反正華夏是沒有橡膠樹的,橡膠樹是生長在南美洲的原始熱帶雨林中,然後被英國探險家發現,在18世紀的時候才被帶到英倫本島上的邱園,幾年後有幾十株被運到滿剌加(後世的新加坡),然後開始在馬來半島上栽種,19世紀才傳入華夏。

因為橡膠樹屬於熱帶樹種,喜高溫、高溼、靜風和肥沃的土壤環境,所以後世的華夏橡膠主產區分佈於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和臺灣地區。此時的大明處在16世紀,離著橡膠按照正常途徑傳入大明還有著200來年的時間,橡膠樹依舊還靜靜的生長在亞馬遜的熱帶叢林中,只有殷地安人對其進行簡單的開採和利用。

其實以大明的造船水平和如今的國力,完全是有能力支援一支船隊進行遠洋航行,跨越波濤洶湧的太平洋去亞馬遜尋找橡膠樹的。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也有不小的難度。

因為這需要有遠洋航行的大海船,如今的大明也有海船,但是要想跨越重洋那危險係數太高了,在蒸氣輪船沒有出來之前,最好的海船應該是鄭和下西洋時期的寶船。

可惜的是,寶船的完備製造圖紙和技藝,卻在憲宗年間被劉大夏

連同鄭和七下西洋的所有檔案、航路、水文資料一併給焚燬了,當然也有一些史籍記載的是被劉大夏給藏匿了起來。

至於這兩種說法孰真孰假,不得而知。

再有便是要如何改變人們的觀念,讓大明的百姓或是官兵,願意冒險出海,遠渡重洋。

另外便是,即便自己有這個想法,想要推動這事情,以自己如今的影響力也是不夠的。所以組建船隊,親自派人渡太平洋前去亞馬遜雨林中尋找橡膠的這個想法只能暫時放下,轉而一心先尋找到國內能夠替代橡膠的樹種。

想到樹種,朱由腦海中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還有國家社會科學院為了解決天然橡膠資源缺乏,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有釋出過一本《杜仲產業綠皮書》來著,開發杜仲橡膠,以起到國內對於天然橡膠需求不足的補充。

他終於想起來了,國內可以作為橡膠替代物的叫什麼了。

就是杜仲。

杜仲,是華夏中醫的一味傳統藥用植物,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和《廣群芳譜》當中都有記載。後世的《中華大辭典》也有介紹來著。

杜仲樹更是華夏所特有的植物樹種,屬於落葉喬木,可以長到20多米的高度,全身是寶,樹皮和樹葉都可以入藥,葉子可以製作杜仲茶,樹幹更是良好的傢俱、農具、舟車和建築材料,在後世被作為具有較高經濟開發價值的樹種而進行人工栽培。

而它的果實、葉子和樹皮中都含有豐富的天然杜仲膠,和橡膠樹的天然橡膠化學成分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分子排列結構有所區別。

至於說,關於杜仲樹更多的知識他就不大清楚了,畢竟在重生之前既不是學習植物科學或是生物、化學之類的理科生,也不是專門從事這類工作的科研人員,能夠在腦子裡面想到這些只是,已經是全仰賴於後世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達了。

相較於目前還沒有傳入華夏,依舊靜靜長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遠在萬里重洋之外的天然橡膠樹,被後世科學家和工業證明了可以作為天然橡膠替代品的杜仲樹,就在國內的土地上長著,要尋它,難度就小很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杜仲樹相較於橡膠樹,雖然喜歡陽光充足、溫和溼潤氣候環境,但是卻能夠耐寒,對土壤環境的要求也不嚴,不論是丘陵、山地,還是平原地區杜仲樹都是可以人工種植的,甚至於瘠薄的紅土,或岩石峭壁中均能生長。

最大的缺點便是雌雄異株,杜仲樹的生長速度極慢,要生長十幾年才能夠開花結果。

不過,此時的大明比起後世的華夏來說,植被覆蓋率那是沒的說,許多的土地都還沒有被開發出來作為耕地或是工業用地什麼的,自然環境要遠甩出後世幾十條街。

以為這些原因,許多的山林依舊還處於原始狀態,這也為野生杜仲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

在大明朝,沿著長江中下游及南部各省的山林之中,包括北

方的部分地區都有分佈著大片大片的野生杜仲樹。

完全不必擔心尋不到杜仲樹。

至於杜仲樹中所含有的,豐富天然的杜仲膠,具體要如何提煉,又要如何對其進行加工製作,才能使成為天然橡膠的替代品,然後才能將之再加工成自己需要的一些東西。

朱由楫不清楚,而且也不關心。

對這些,朱由楫表示,沒關係。他在心裡面一點兒也不擔心,既然已經知道了杜仲對橡膠的替代作用,以自己的王爺身份,完全不需要自己去研究,只需要將自己知道的那些關於可以符合天然橡膠的特性寫出來,然後安排專門的人員去慢慢研究就是了。

朱由楫相信,在諾大的大明朝治下,總還是會有那麼一兩個能人能夠研究出來的,自古高手在民間,華夏古人的智慧並不低。

當然,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底氣,還在於將要入京的傳教士們,這些人有著在當世來說已經很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雖然和後世的各種自然科學知識是沒有辦法相比較的,但是把這些傳教士也利用起來,讓這些人也加入進去,只是研究一些如何提煉杜仲橡膠什麼的,想來應該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況且,他也沒有忘記,大明朝也還有著好幾位當世最牛逼的科學家,即使放在後世那也是享譽科學界的牛人。

徐光啟、宋應星,李之藻和王徵,他們也完全可以參與進來,直接任命其中一人為總負責人,然後加入歐洲來的傳教士,再從大明的匠人中挑選一些人出來組建一個團隊。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自己則只需要利用手中的權勢,在後面為他們提供一些便利即可,比如資金、場地和材料......

相信有了這些牛人的加盟助力,要解決這事兒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只要能夠將之提煉研究出來,四輪馬車的輪胎問題便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同時還可以用來製造軍靴什麼的。

雖然天然的杜仲膠溶解度似乎要比天然橡膠要低一些,柔順效能也沒有天然橡膠好,彈性也要差一些,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反正在他的心裡面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長期的使用杜仲膠,更是從來沒有想過要真正的用杜仲膠來取代天然橡膠。畢竟杜仲膠即使放在後世,科學和工業能力已經非常發大的情況下,都只能作為天然橡膠的補充使用,而非徹底的取代。

杜仲膠不過只是被他當做在天然橡膠樹成功引進華夏栽種之前的臨時替代品而已,嗯,也就是備胎!

不過,他也並沒有放棄派人組建船隊橫渡太平洋去亞馬遜雨林中尋找橡膠樹的打算,等有了天然橡膠,杜仲也就可以退居二線,繼續當它的中藥材,同時充當一下天然橡膠的備胎了。

杜仲膠的事情先不著急,等徐光啟請的人和傳教士入京了之後再說也不遲;至於天然橡膠的事情,就更不急了,等到自己封了親王,在大明的朝堂上真正有了話語權的時候在做安排也不遲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